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鼻饲患者防治便秘的应用

时间:2022-08-23 12:49:56

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鼻饲患者防治便秘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鼻饲患者防治便秘的应用。方法:将102例神经外科鼻饲患者按鼻饲医嘱执行顺序,单双号分成两组,双号鼻饲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实施便秘预防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单号鼻饲患者按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便秘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循证护理 干预 鼻饲 便秘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66-02

神经外科需要鼻饲的患者较多,鼻饲的物质比较精细,加之因卧床制动、活动障碍,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弱,如果不早期采取护理干预,很容易导致病人便秘。而便秘可使腹压升高,从而导致血压及颅内压升高,造成颅内再次出血,或诱发脑疝,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便秘代谢产物滞留,细菌作用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有害物质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1]。由于患者呈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尤其是高蛋白分解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2]。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便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科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收治102例鼻饲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收治102例没有明确的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损伤前无便秘习惯鼻饲患者,按鼻饲医嘱执行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双号为实验组,单号为常规护理组。

1.2 方法。

1.2.1 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51例,实施穴位、脐周按摩、饮食指导、温水足浴疗法、协助患者早日床上活动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常规护理组51例:实施常规饮食指导、常规腹部按摩,2~3天未解大便者给予缓泻药物或开塞露;4天未解大便者给予利索灌肠。

1.2.2 鼻饲时床头抬高30°,鼻饲前后30min不宜翻身拍背,每次鼻饲前回抽胃液观察色和量。

1.2.3 观察两组患者第一次排便的时间和排便情况,排便≤2次/周,大便干结为无效;排便>2次/周,大便成型为有效。

1.2.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循证护理

2.1 问题的提出。

(1)粪便从肠内排出体外须具备的条件[3]:①有足够产生正常肠蠕动的肠内容物;②正常的肠神经反射,包括正常的直肠反射;③提高腹内压的肌肉(腹肌、膈肌、骨盆底肌)的功能正常;④无妨碍肠蠕动的任何器质性因素。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因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以及严重的应激反应。

(2)神经外科鼻饲患者便秘的原因:①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水分被大量吸收使大便干结。②使用甘露醇脱水剂和控制输液总量,使肠道处于相对脱水状态,肠道因水分减少以及肠液分泌减少大便变得干硬。③管喂病人不能进食谷物及纤维类食物,流质饮食比较精细缺少粗纤维,机械性刺激对肠道不敏感。④环境及排便方式改变,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引起便秘[4]。⑤脑损伤后脑功能受损,直肠对内容物膨胀的感觉性减退,使正常的排便反射被破坏[5]。

2.2 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应用互联网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根据提出的问题,找出相关资料,将所获证据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

2.3 循证护理干预。将所获证据与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适合病人的护理计划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2.3.1 健康教育。①帮助患者家属获得便秘的知识及预防措施,正确认识正常排便的重要性。②解释长期使用缓泻药物会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6]。

2.3.2 饮食指导。①饮水量保持1000~1500ml/d,纤维素摄入≥25g/d,保证体内充足的水分及纤维素摄入,可达到软化粪便的目的[7]。②将蔬菜、水果等食物榨汁从胃管注入。③将蜂蜜30g,精盐3g,加入凉开水调匀,每天早晚各服用1次,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8]。④饮食中可适当搭配脂肪食物,油脂可润肠,如花生油、芝麻油等,适当给予15ml/次。⑤给予150ml鲜梨汁2次/日[9]。

2.3.3 指导并协助运动。病情稳定情况下采取床上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锻炼,既锻炼了肌肉和关节,又促进了胃肠蠕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2.3.4 温水足浴。用40~45℃温水足浴,泡洗15~20min后以足心做环形顺时针足底按摩,20~30次/min,10min/组[10]。

2.3.5 按摩法。用拇指按揉支沟、三阴交、天枢穴,每穴1min,有酸胀感为度[11],然后予脐周按摩法[12]:用手的大小鱼际肌在病人脐周顺时针方向按摩(使腹部下陷1cm),每次10~15min,再用手掌横擦八穴,以透热为度[11]。

3 结果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循证护理组便秘发生率比对照组底,经统计学分析X2=6.35,P

表1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有效无效实验组5140(78.4)11(21.6)常规护理组5128(54.9)23(45.1)X26.35P

4.1 梨汁中含有山梨醇和乳果糖,山梨醇和乳果糖是不吸收的糖类,经结肠细菌降解成低分子酸类,从而增加粪便的渗透性和酸度,使水分摄取增加。

4.2 脐周按摩疗法能行气导滞,和肠通便,三阴交能调治脾胃虚弱,支沟穴生风化阳,能刺激肠蠕动,增加小肠及大肠推进型节律收缩,减少肠道对水分的重吸收,天枢穴功能作用募集大肠经的气血物质,使粪便软化易于排出。

4.3 中医讲足阳明胃经,通经络行气血,温水足浴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

循证护理的实践过程是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循证护理的实践中,树立研究指导实践的理念,针的对便秘发生的原因,实施预见性、针对性、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同时使护士在护理中有章可循,激发了护士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不断更新观念,提高了责任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护理能力,丰富了临床护理护理经验,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参考文献

[1]范怡.便秘的治疗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7):1149~1150

[2]张瞿璐,吕健,戴芳德.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54-165

[3]陈文彬.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

[4]邱燕飞.脑出血病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J].内科,2008,3(1):144-145

[5]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93

[6]奚淑平,岳英,刘慧丽.急性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10B):2663-2664

[7]阴淑琴.循证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便秘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7):70

[8]金跃军,孙海鹰.饮食细节决定健康[J].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86-87

[9]苏永静,张小燕,吴婉玲等,引用鲜梨汁对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80-681

[10]鲁桂鸣,黄淑芳.顽固性便秘中药治疗及辩证施护[J].护理学杂志,2000,15(12):737

[11]于立军,李艳娟,王清平等.运用穴位按摩护理习惯性病人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3,17(2):146-147

[12]冯秀珠,黄春燕,苏海丹等.脐周按摩治疗老年人便秘效果观察和护理干预[J].护理进修杂志,2005,20(4):347-348

上一篇:烦人的眼“倒毛” 下一篇:美容术:那一场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