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服饰文化艺术杂说

时间:2022-08-23 10:28:38

湘西苗族服饰文化艺术杂说

[摘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湘西苗族人民在服饰文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湘西苗族古老、淳朴、神秘、奇丽的特质。

[关键词]湘西 苗族 服饰

[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77-01

苗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其服饰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服饰是走动的文化,服饰自产生起,就不仅仅具备御寒的实用与伦理功能,而且具备一种文化的符号意义,它反映着民族风俗、观念、审美、性别乃至心理等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湘西苗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苗族服饰图案代替了文字,从而使没有文字的苗族在服饰文化这部“史书”中找到了自己特殊的文字,使服饰艺术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中提到:苗族有100多个分支,每一个分支一种服饰。也就有100多种服饰。下面就湘西地区苗族服饰做一些研究。

湘西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湘西苗族历史的发展过程和文化沉积,集中反映了苗族人在与自然的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湘西苗族人依山而住,居住的环境奠定了苗族人对山中事物由感性识别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也直接体现了湘西苗族人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湘西苗族服饰在各个不同时期有着细微的变化。古代湘西苗族男女服饰大同小异,几无区别,一律是“色彩斑斓布”: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自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府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苗族服饰明显地吸收了汉族的特点。苗族男子的服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脚打青色绑腿。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了使人羡慕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边钮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细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与苗族男子的简单服饰相反,湘西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而复杂。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用花帕,包在头上,层层相叠,有如峨冠秋菊。若遇到严寒常幼儿包短帕一截,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花垣等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叠整齐,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吉首境内的苗族妇女头帕较杂,与凤凰相接的地区是花帕,与花垣县相邻的包黑帕。泸溪、古丈和吉首东部地区的苗族妇女则包白色头帕,帕上绣有四对青色花蝶,美观,独具风韵。所谓“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白帕。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袖口之大,约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习惯要滚边,绣花或数纱,并要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间,有的还需在开岔和放摆前后两面的边缘剌绣挖云钩。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裤子较短,裤脚较大,裤筒边缘的滚边、绣花或数纱与衣服相同。制作一套苗族妇女的衣服、缝工、绣工精致的,需工日数十。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满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

苗家姑娘生来个个眉清目秀,丽质盈盈。特别是盛装打扮的“苗家新娘”:头戴青帕银凤冠,苏山耳环吊两边,颈围银项圈,身挂银披肩,满襟绣花又滚边,还配银铃银链银牙签,更加娇艳妩媚。苗家女子喜佩的服装饰品――银饰,全由苗族银匠精心设计,手工制成,不仅造型精美,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使人交口称誉。那重达三、四斤的大项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活像青藤缠树,是苗族男女青年相爱相依的象征,因此项圈是苗族青年男女结婚时的必备之物。银冠和牙签的工艺尤为精巧。一副银牙签是由多个薄得透明的牙签和若干个小银铃还有四到八条小银链组成,而细小的银链又是由数百个直径不到两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其图样常见的有表现男女爱情的“鸾凤交颈”“双凤朝阳”“并蒂桃”等;有赋予人们愿望的“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还有表现生活情趣的“针筒”“猴子喜桃”“狮子滚绣球”等,一副牙签同时具备了形美、声脆、色明、情深、实用等优点,实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艺术总与一定时代社会的实用紧密纠缠在一起,也总与各种物质的或精神的需求内容相关联。湘西苗族服饰作为物质的,可以作为抵御严寒酷暑,作为精神的,可以使人从中领悟到苗族历史文化缩影和艺术类的享受,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人们现代绘画艺术、装饰艺术极大的启发,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民族美术文化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2]吉首大学报――湘西苗族.1982年第3期.

上一篇:吉林省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保护状态分析 下一篇:浅谈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