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与保护

时间:2022-10-29 01:51:25

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与保护

在相关的史料和文献中有许多关于苗鼓的记载,较早的可见于唐代《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述。说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严如煜(清代)在所著的《苗防备览・风俗考》中云:“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田女善歌者,皆衣优俗王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疾徐应节,名曰:跳鼓藏”。这是记述苗族“椎牛”时的打鼓形式。

湘西苗族“椎牛大祭”,历时四天三夜。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有详细的记载。在这一宗法事中,人们(包括巫师)对宗教几乎淡化,尤如歌舞艺术的表演,全场是以鼓为中心的歌舞晚会,可以说:鼓不仅是一门艺术,已成为一种文化。近代,鼓在脱离宗教的期间(但宗教离不开鼓),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表演门类,但最典型的是鼓乐和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古时多用在苗族祭祀活动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

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数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这些舞蹈特点鲜明,表演者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动作舒展大方。猴儿鼓舞灵巧多变,风趣诙谐;花鼓舞温婉妩媚,身态柔美;男女鼓舞多为屈膝矮桩,动作豪放刚健;女子鼓舞步伐灵活,含蓄抒情;团圆鼓舞场面宏大,激荡活泼。

一、苗族鼓舞传承与保护的意义重大

苗鼓是湘西苗族人民的圣物,鼓舞蕴涵着苗族人民虔诚的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传承、保护和开发好湘西苗族鼓舞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种族迁徙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宗教活动中的文化(艺术)现象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时,有一件神具在各类宗教法事中显得十分耀眼,甚至是使人震憾,那就是鼓(古称神鼓)。鼓帮助了宗教,宗教促进了鼓的发展。

面对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虽然无法抵抗和战胜,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靠自身的力量来阻止外来势力的侵入,并与外来势力的争斗也连连不断。特别到了明朝,由于对当时朝廷政策的不满,被迫多次揭竿而起,反抗朝廷,据史料记载,苗民起义大大小小有近百次,其中历时最长的一次达十六年之久,明朝廷调集京城及四省十余万兵力的征剿就有数次,像明朝修建的湘西南方长城就是直接镇压、限制苗族的历史见证。苗族人民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朝廷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去形成强大的战斗集体,才能使他们这个民族生存下来,在这样的民族力量凝聚的过程中,他们以鼓声来传递信息,穿山越岭,唤醒那沉睡于深山壑谷的古老苗寨,鼓舞勇士的士气和斗志,去面对、抵抗和战胜外来之敌。苗族鼓声与苗族人民的心脉跳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苗鼓见证了苗族的兴衰与发展。

历史上苗族鼓舞产生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常与傩歌、傩戏交替表演或联合表演。更深入地对苗族鼓舞进行发掘抢救,将对中国民族舞蹈、中国民族音乐、中国傩文化的深层次研究,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波兰、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地区曾邀请苗族鼓舞进行演出,很多国内舞蹈专家观看苗族鼓舞表演后都认为,这种独特的击鼓表演是舞蹈瑰宝。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由于苗族鼓舞的表演朴素、热情、大方,深受游客的喜欢,成为很多景区的表演项目。在吉首市的德夯、凤凰县的山江苗族鼓舞已经形成了品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苗族鼓舞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传承与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着很多困境,失传、濒危状况十分严重。

1、现代文明的冲击。随着时展、社会进步、民族融合,很多民族的特有文化艺术和民俗现象正在遭受冲击,有的甚至日趋消亡,湘西苗族鼓舞同样如此。现在的苗族青年人,讲的是汉语,唱的是流行歌,跳的是现代舞;尽管传人还在,由于电视网络的高度发达,人们的审美趋向、娱乐方式、生活习俗随之改变;又因为受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苗族舞这种传统的艺术和娱乐形式被人们渐渐淡忘和疏远,对其承传极其不利。

2、鼓舞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要特征是“口传心授”,传承人年事已高,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从中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分析,中小学生白天上课,晚上自习作业,有些学校还要补课,苗族地区相对而言,经济比较落后,学生放学后还要帮父母做些家务,哪有时间学鼓舞,条件好的家庭要学也会是其它的艺术门类。学生高中毕业后,除少部分学生上大学,大部分年轻人,为个人前途或生计在外闯荡,很少有人安心留在家里学技艺。鼓舞从传承人的源头上看断流随时可能。

3、资金严重缺乏。湘西州列入部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十多个,还有省级和州市级的保护项目,国家、省、州及相关部门虽然有一定的经费,但分给苗族鼓舞的专项费用远远不够。要加大对鼓舞的保护力度,首先要加强对传承者及传承队伍的保护。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传承人年事已高,或逐年增高,他们的身体状况、传习条件都不容乐观,需要给予他们必要的生活资助和传承保障。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介于目前地方财力不足现状,需要开拓更广泛的资金来源。

三、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

针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政策,在全国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大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2005年以来,国务院还两次下文告戒全国“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苗族鼓舞如何传承保护,特别提出动态保护与静态保护,探索其保护的对策。

动态保护

1、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舞蹈、音乐专家,各级文化部门的有关人员等,在湘西苗区进一步开展湘西苗族鼓舞的普查工作。运用文字记录、采集数据、音像拍摄,抢救将要流失的湘西苗族鼓舞的鼓种。最主要的是保护好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人,关心他(她)们的生活,鼓励一些能够开办培训班的苗鼓传承人,把精湛的技艺传承下去,第二代鼓王石顺民,在吉首开办了一所“顺民苗鼓培训班”。要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苗族舞的传承广开绿灯,保驾护航。

2.创新湘西苗族鼓舞表演。时代在变迁,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湘西苗族鼓舞的表演也应该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扬弃。运用苗族鼓舞的传统发展方法,吸收本地、本民族的其它表演形式,丰富苗族鼓舞;如吸收苗族武术的“拳鼓舞”等。此外,苗族鼓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采用其它舞蹈艺术表演形式,使苗族鼓舞得到新的升华。如:吉首市文化局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剧《远山鼓谣》,以苗族鼓舞为基本表现手法,贯穿到一个苗族女青年鼓手的爱情故事,探索了民族鼓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将苗族鼓舞搬上了舞台,让更多的外族人民了解欣赏这种鼓舞艺术。也起到向外界推广、介绍苗族鼓舞的作用。

3.开展群众性的苗鼓表演活动是湘西苗族鼓舞最广泛、最有效、最简便的动态保护措施。湘西苗族规模最大的民俗活动是“苗家三月三”、“苗家四月八”及“苗家赶秋节”。其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苗族接龙、苗族椎牛、苗族赶秋等形式中的民族鼓舞表演。充分利用各种民俗活动来展示苗族鼓舞这种艺术形式,达到宣传、交流、提高、普及之目的。

4.充分认识苗族鼓舞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加紧音乐方面的抢救性的收集整理工作。

5、 充分利用苗族鼓舞丰富的艺术资源,改变、创作更多的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歌舞剧等),使这种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赋有新意和时代感,让它有形无形地溶进、寄生于其它的艺术形式之中,这是一种对苗族鼓舞积极的保护措施。

静态保护

湘西苗族鼓舞源于苗族民俗活动中的“椎牛”。我们也可以借鉴学习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名录博物馆”的静态保护办法。通过文字、绘画、图片、音像、实物等介绍苗族民俗及鼓舞的传承表演,给人们对湘西苗族鼓舞有一个静态了解窗口。如:苗族民俗“椎牛”的祭祀仪式,包括完整的程序(许愿、买牛、开门等12项),还有巫辞的内容包括苗族史诗“创世纪”、“部落迁徙”、“家族谱系”等,可在苗鼓民俗厅中进行简单介绍。像在吉首市德夯建立的“鼓文化博物馆”,是从静态上对苗鼓进行的传承保护。

此外,湘西苗族鼓舞在静态保护方面,还应设立专门研究机构,通过对苗族鼓舞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传承谱系、重要传承人、濒危状况进一步调查,全面研究其艺术特征、艺术定位,达到合理开发利用。

面临苗族鼓舞的传承与保护,要做的事很多,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湘西苗族鼓舞也会与我国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上一篇:少儿舞蹈教学浅见 下一篇:将大众带入高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