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8-23 10:03:07

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482.4文献标识码:A

烟嘧磺隆被杂草吸收后,2-3天停止生长,4-5天出现中毒症状,心叶变黄,失去绿色,叶鞘紫红色。一般情况下,一年生杂草20天左右死亡,6叶以上阔叶杂草受到抑制,停止生长,高剂量可致死。正常条件下,玉米的3-5叶期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最强,它能够快速代谢所吸收的烟嘧磺隆,使其分解失去活性,所以此时对玉米最安全。在特殊条件下,玉米就会出现药害,轻者影响正常生长,重者减产或死亡。

一、药害产生的症状

施药5-10天后玉米心叶开始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有的叶缘皱缩,叶片卷缩成筒状,心叶不能正常抽出或成牛尾状。玉米正常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有的产生丛生或出现次生茎。药害轻的6-7天后可恢复正常生长、严重的影响产量。

二、药害产生的原因

1、制剂的用量不正确

误认为加大用药量就可以提高除草效果,结果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2、用药时期不准确,用药部位不正确

烟嘧磺隆在玉米苗后的最安全时期是3-5叶期,2叶以下或6叶以上,安全性就降低了,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药害。 在3-5叶安全期内施药,正确喷雾就可以了,一般不出药害。2叶以下定向喷雾,不能喷在小苗上,6叶以上定向喷雾,不能喷到心叶中。

3、施药技术不科学

洗喷雾器。喷过有机磷农药、喷过其它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的喷雾器,如果没有清洗干净,用它喷施烟嘧磺隆,就会产生药害。喷雾器性能不良,喷头出水不均匀,严重的跑药、冒药、滴漏药,造成局部喷药量过多产生药害,喷药时喷雾不均匀,喷雾前后重叠,局部药量过大产生药害。使用弥雾机喷雾,经常出现药害。喷头与叶片距离太近,药液喷流了也会产生药害。

5、防治的玉米田品种不正确

个别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敏感,甜玉米、粘玉米、爆裂玉米、登海系列玉米以及玉米自交系不能使用烟嘧磺隆。

6、没有正确使用农药增效剂

为了让杂草很好吸收或粘着药剂,喷雾时常加入有机硅、洗衣粉、尿素或氮酮。此时如果不考虑温度和用药量,就会因药效提高的太多或温度太高而产生要害。

7、用药时间不正确

气候条件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大气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风向是喷药时必须考虑的。高温干旱、低温多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玉米的生命力较低,不能及时分解所吸收的药剂,就会产生要害。

总之,不掌握科学的施药技术,不考虑合适的施药时间,不区分玉米品种,就会产生要害。

三、措施

1、正确计算用药量

通常情况下,使用烟嘧磺隆时,一定要按照标签规定剂量用药,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在高温干旱或高湿条件下,使用低剂量,添加增效剂时,使用低剂量;气象条件适中,草情严重时用高剂量;另外,要准确计算用药面积,准确稀释制剂,均匀喷雾,不漏喷,不重喷,不能随意加大药剂浓度和喷施次数。

2、严格掌握用药时期

玉米田苗后使用烟嘧磺隆,最佳的用药期是3-5叶期,此时,一定要抓紧时间,及时准确用药,争取良好的防效。如果在3叶前并且杂草严重时,也可提前施药,但要定向喷雾,不能喷在小苗上;如果因为其他原因错过了3-5叶期,草龄较大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严格定向喷雾,严谨喷到心叶中,否则影响玉米穗分化,进而影响产量。

3、熟练掌握除草剂知识和使用技术

除草剂的使用技术比杀虫剂、杀菌剂的要求都高,使用前应认真阅读标签上的说明,了解产品性能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施药前要清洗喷雾器,特别是喷过大豆田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的喷雾器,必须及时彻底清洗干净,喷过有机磷杀虫剂的喷雾器更要清洗干净,最好是喷雾器专用。及时淘汰性能差的喷雾器,使用高效低成本新型喷雾器。喷药时做到均匀、不漏喷、不重喷、不喷流,杜绝人为性药害的发生。

4、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

在玉米品种中,甜玉米、粘玉米、爆裂玉米、登海系列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不能使用。玉米制种田的自交系经过多代自交,生命力比较弱,不能使用烟嘧磺隆。如果要在新品种上使用,一定要先试验后推广。

5、合理使用增效剂

使用增效剂是为了提高除草效果和节约用药成本,按标准规定使用一般不会产生药害。如果加大增效剂用量,而不减少制剂用量就会产生药害。在高温高湿、低温干旱条件下使用增效剂也会产生药害。所以增效剂不能随意加大用量,并且要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是否使用。

6、准确安排施药时间

准确的用药时间是玉米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一般上午8-11点,下午2-5点,此时应抓紧时间及时用药,避开中午高温、早晨和傍晚的低温。如果遇上高温干旱、低温多雨、阴天光照不足的天气,就要提前或推迟用药,避免药害的发生。

上一篇:对监理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的相关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