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董相机“很给力”

时间:2022-08-23 09:39:13

收藏古董相机“很给力”

对大多数人来说,收藏是由重新发现自己过去的梦想开始的。那些当年实在买不起的心爱之物,在有条件之后越发想尽收囊中,便不知不觉迈开了收藏的步子。比如说照相机,虽然如今早已普及,可在几十年前却是稀罕物品。笔者的一位朋友姚先生因为儿时对照相机的渴望,后来花了十几年时间收藏了近500部各种品牌的老相机。

儿时酷爱照相机

上世纪60年代,照相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件挺大的事情,家里要是有一部照相机更是非常体面的事情。老相机藏家姚先生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去公园看表叔帮人照相的情景:“当时家里穷,买不起相机,去看表叔帮人照相能亲手摸摸相机,从那时起,我就十分酷爱相机,梦想能拥有一台照相机。”姚先生说,如今他已经收藏了近500部上世纪40-70年代生产的老相机。

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常有古董相机的身影,比如那些像个木箱子、闪光灯会冒白烟的照相机让人印象深刻。姚先生说,照相机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且有不同国家生产的各种品牌,技术上也是逐渐创新提高。如果把古董相机当作收藏品,收藏领域是相当丰富的。姚先生收藏的老相机年代距今几十年,其外型与如今的相机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不同,让人看了感觉新奇不已。比如说他所收藏的年代最久远的相机,是一部德国产的皮腔折叠式照相机,生产时间在上世纪40年代,这部相机收缩起来的时候像个扁扁的长方体盒子,镜头是隐藏在相机里面的,弹出来后的样子有点像手风琴。还有另一种外观也颇奇怪的照相机,其体形与现代小巧轻便的数码相机相比显得特别笨重,机身上有一大一小两个镜头,此外还有一个需要从相机里的取景器,据介绍这是双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姚先生说,他所收藏的老相机,主要分为折叠机、单反机、双镜头相机、平视相机4类。

“别看这些老相机好几十岁了,如有合适的胶卷照样能使用。”姚先生说,北京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照相机收藏组织,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成立了照相机收藏研究会。姚先生谈到,如今的国内照相机市场早已经是数码相机的天下,而且以日本品牌居多,其实日本照相机崛起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藏友们追求的几种老牌子是德国的蔡司、徕卡、禄莱福来克斯以及美国的柯达等。

国产老相机背后的故事

姚先生的收藏品里,有不少上世纪生产的国产相机,品牌命名也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像海鸥、长城、红梅、友谊、牡丹、珠江等。上世纪40年代,我国也有过零星的照相机生产,比如有的收藏者手里就有上海在当时生产的一种简易照相机,单片镜头、单刀式快门、胶木压制机身的“万林”牌照相机。

“万林牌照相机仿的是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产品。放眼世界,中国人的起步已经晚了许多。不过,进入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照相机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姚先生说。当时我国生产的一些相机品种,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级收藏家追逐的对象,一些稀有品种还在世界照相机拍卖会上大放光彩。比如上海牌“58-1型”照相机,最初生产于1958年1月,由刚刚成立的上海照相机厂生产,镜头为四片三组天塞型、加膜,横走式布帘快门。这部相机最初是仿“苏联老大哥”的“佐尔基”牌,而“佐尔基”本身是仿德国徕卡的产品,后来又直接仿徕卡机了。这部相机之所以被藏家们重视,主要是其机械部分很精致,里面一些小部件是手工制作的,整个机身用手工装配、逐机校正。姚先生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上海照相机厂试制组的技术专家仅用几个月时间就拿出了样品,后来投入小批量生产,产量大约在1100台,到1961年就停产了。

在收藏圈里人气很旺的还有“为人民服务”照相机,姚先生介绍说,像“海鸥”501型、“北京”SZ-1型,这些照相机不仅机身上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其生产制造的指导思想也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个主意是谁提出的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上海的“海鸥”501型是最先“为人民服务”的,生产时间为1968年,是新成立的上海照相机五厂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产品,产量为3万部左右,是一种简易型照相机。但是,因为其结构太简单粗糙,反应并不好,因为照相机毕竟是一种实用工具,简陋而缺乏相应功能就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了,后来没多久就停产了。说到这里,姚先生又拿出一部更为简陋的照相机,拿在手上轻飘飘的,打开里面乍一看还以为是个“空壳”。姚先生说,这个“跃进”牌照相机,也是一部国产的极简易相机,机身是木胶压制的,里面就一个镜头一个快门。姚先生谈到,这些国产的老相机背后都有自己的历史故事。与对老相机感兴趣的人士聊起这些,也挺有趣的。

老机械相机最具收藏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有换过几部相机的经验。如果是收藏相机,从现在开始起步是否来得及?对此,姚先生的观点是,老相机之所以成为受欢迎的藏品,主要是因为其内部的机械构造精密,只要保养得宜,年代久远也能使用。而目前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所以作为收藏品来说,还是应该有所选择。

姚先生也收藏了少量早期的数码相机,他觉得最好玩的是一部日本产的美能达数码相机,此相机的镜头可以与机身分离,用手拿着镜头,可随意在相机不动的情况下拍四周的景象,他说,收藏者的喜好各有不同,只要是自己喜欢都可以作为收藏,但是要讲究一定的收藏和经济价值的话,眼光则要另当别论了。姚先生曾经从事过电梯安装方面的工作,经常出差到全国各地,他的老相机既有在旧货地摊买的,也有在广州、香港等地淘到的。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梧州的一些旧货市场,因为当地水运发达,早年与外界交流频繁,所以有不少外国牌子的老相机。姚先生介绍,这些老相机根据品牌和品相来定价,早些年的时候因为市场上许多人不懂其价值,有时候几百元就能买到很好的老相机,但是现在收藏热兴起后就难有“捡漏”机会了。

“不仅如此,近年来老相机的升值潜力挺大。”姚先生说,目前收藏市场上有两部国产老相机是身价过10万元的。一是上海照相机二厂于1973年生产的仿德国徕卡M3型的平视取景式照相机“红旗20型”,这是技术工人们在当时资源薄弱的情况下,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花了数年时间研制成功的经典高级照相机,生产数量为271部,上有手书“红旗”二字。另一部是1969年上海照相机厂以瑞士哈苏勃莱德500C型120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蓝本,独立自主开发出来的“东风120单反照相机”,镜头可更换,后背也可以更换,其产量不超过百部。姚先生说,这两部相机不仅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更因为其精致的机械构造而价值不菲。

“红旗、东风相机对广大的收藏者来说是奢侈了,但是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姚先生说,收藏老相机要综合考虑年代、材质、技术、是否有人文故事、品相等因素。

老相机保养有诀窍

善于收藏还得善于保养,老相机收藏尤其要重视保养。姚先生说,要密切关注自己收藏橱窗里的湿度表,更换防潮剂,湿度太高时还要抽湿,以防止老相机的一些金属部位生锈、发霉。

姚先生介绍,古董照相机、老相机的保养与普通照相机不一样,讲究还挺多。淘到老相机要先“整机”,将照相机的金属外表、皮革装饰、镜头等逐一进行清洁,最好是用棉花沾上牙膏对照相机的金属顶盖和底盘进行擦拭,清除掉牙膏残余后再上一些机油,使得这些部件发亮;许多老相机的机身中间部位都用皮革作装饰,时间长了皮革会变脆甚至变形或脱落,处理皮革部分可用棉花沾些温水来擦拭。如果清水解决不了问题,可用酒精来擦拭,千万不能用锐器来刮,避免弄巧成拙。清洁工序完成后,还可在皮革部分涂上液体蜡来保养。

老相机的镜头和暗箱也要进行清洁。姚先生介绍,可用吹灰刷把灰尘吹干净,然后对相机内部的镀层金属进行清洁。镜片、取景器玻璃等关键部件要用小毛刷轻轻刷去浮尘,并用棉花仔细擦拭,注意别让棉絮纤维粘在这些部件上面。姚先生说,这些清洁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定期做一次全面清洁,这样才能延长老相机的寿命。照相机除了平时放在玻璃橱窗内欣赏外,对其进行保养也是收藏的一大乐趣。通过“整机”,藏家能增加对照相机本身的了解,此外还要定期翻动老相机,如按按快门、转动转动镜头的对焦环、拨动一下光圈等,让相机的各个部位都能通通风,运动一下。

专家还特别强调,想要收藏老相机的人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准,因为收藏老相机要多跑、多看、多问、多摸。也就是说多在市场上走动了解行情,多问问有经验的藏家,提高收藏知识。此外,这“多摸”就要有技术才行了,市场上有些拼装古董相机,外观看上去是一部名牌照相机,可内部机械被拆散过,有些零件已经不是原配的,其收藏价值自然也大打折扣。对于收藏人士来说,如果本身对机械不熟悉,没有一定的相机技术知识,就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上一篇:生肖金银币,真牛 下一篇:中国式音乐剧走在“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