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

时间:2022-08-23 07:13:58

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

摘要:目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与正常人群对照,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yW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选4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及45名体检正常者,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夫心法(ELISA)测定血浆、YF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含量。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人yWF及hs-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中,随着年龄增大,yWF含量增高;7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较女性升高无明显(P<0.01);各年龄段按高血压分级,yWF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yWF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物,hs-CRP是组织损伤、炎征反应的标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内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程度与年龄、病情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可能与yWF及hs-CRP升高相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810-02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yon willebrand factor,yWF)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重要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reactive protem,hs-CRP)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的标志。退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及体检正常人群血浆yWF,hs-CRP含量检测,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人yWF,hs-CRP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可能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以我院体检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体检筛查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组45例和正常人群组45名,均获知情同意书。原发性高血压组纳入标准:原发性高血压一、二级者;年龄18岁~75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合并心、脑、肝、肾、血管、眼底等相关临床情况以及糖尿病、痛风、风湿、精神病病人。正常人群组纳入标准:经我院体检排除心、脑、肺、肾、肝、血管、眼底等相关临床情况及其他系统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风湿、精神病);年龄18岁~75岁。原发性高血压组,男23例,女22例,病程0-5年~100年,年龄41岁~75岁(59-44岁±8-58岁);按年龄段分组,40岁~59岁25例,60岁~69岁14例,70岁~75岁6例;按血压分组,原发性高血压一级21例,原发性高血压二级24例。正常人群组中,男26名,女19名,年龄42岁~74岁(60-04年±8-27岁),按年龄段分组,40岁~59岁20名,60岁~69岁19名,70岁~75岁6名。

1.2 方法: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置于含有1/10体积的0.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液的硅化管中,颠倒混匀,3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层液,置于无菌Eppendarf管中,-70℃冻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yWF浓度,试剂盒购自上海太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1 h左右至实验室离心(3 000 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20℃冻存待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试剂盒购自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上海基恩科技有限公司经销)。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方差齐、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人群组血浆yWF,hs-CRP水平比较。

2.2 原发性高血压组各年龄段yWF与性别、血压分级的比较。

3 讨 论

yWF是一种大分子多聚糖蛋白,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并贮存于胞质内的Weibel-palade小体中。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因素在血栓形成之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当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储存于Weibel palade小体中的yWF将被过度释放出来,引起血浆yWF含量升高,因此,yWF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血浆yWF水平与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程度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浆yWF含量增多,可通过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而使机体有血栓形成倾向。高血压病病人血浆yWF水平增高,其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血压的轻重。hs-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蛋白,主要由细胞因子刺激肝脏产生,是反映炎症存在及活动的重要指标。hs-CRP在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心血管危险评估的“金标准”。hs-CRP是重要的炎性反应标记物,近年来逐渐认识到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演变,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hs-CRP还是最有力的预测将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观察结果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与正常人群组对照,血浆yWF及hs-CRP均显著升高;且随着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年龄增高,病情加重,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增加,yWF水平电随着升高,70岁以后男性尤为明显。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可能与yWF及hs-CRP升高相关,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动态脉压及血压变异性... 下一篇:脑心通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