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20 05:06:20

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陷胸汤煎剂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硝酸甘油耗减量、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硝酸甘油耗减量、调节血脂代谢、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柴胡陷胸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柴胡陷胸汤;硝酸甘油

中图分类号:R541.4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806-0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个类型,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近年研究证实,在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是其重要发病机制。2003年6月-2005年8月我院采用柴胡陷胸汤配合常规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并设28例纯西医治疗者为对照组,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ACC/AHA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按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

1.2 一般资料:入选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均为湖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02年6月-2005年8月收治的住院病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43岁~79岁(63-25岁±3-6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对照组28例,男19例,女9例。两组年龄、性别、伴发病、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间断吸氧,对照组用螺内酯(鲁南欣康)片40 mg口服,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 mg~25.0 mg,口服每日2次。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心肌缺血严重加用硝酸甘油5 mg,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10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有合并症者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陷胸汤,组方:柴胡10 g,黄芩10 g,半夏10 g,人参10 g,黄连5 g,瓜蒌25g,丹参15 g,九香虫10 g,白芍20 g,炙甘草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治疗期间心绞痛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持续时间、每日发作的次数及诱发原因。记录治疗期间硝酸甘油用量和缓解时间。中医证候评定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采用半定量计分法,主症无为0分,轻为2分,中为4分,重为6分,次症无为0分,轻为1分,中为1分,重为3分。证候疗效采用尼莫地平法,显效:证候全部消失,积分为0或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分率≥66.6%者,有效.治疗前后证候减分率≥33.3%,而<66.6%;无效:治疗前后证候减分率<33.3%;加重:治疗后症状积分超过治疗前者。治疗前后各描记静息心电图1次。治疗前后空腹采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HL-C);分别于治疗8周、12周和6个月时随访。调查监测两组ACS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及缺血事件(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及心绞痛恶化需住院治疗)。治疗期间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一般性安全检测,如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2.2 两组硝酸甘油耗减量。

2.3 两组血脂比较。

2.4 两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

2.5 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胃肠道反应及口干、眩晕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和血生化均未发现有明显毒副反应。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并具潜在危险的临床状态,约15%~35%的病例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机制与冠状动脉内斑块破溃、出血、部分性血栓形成以及冠状动脉持续性痉挛缺氧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管腔阻塞等因素有关。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表现为气虚、阳虚、阴虚及气阴两虚或气阳两虚的本虚证,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的标实证,且血瘀是普遍存在的病理特点。加之近年来随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内生痰浊瘀阻发生胸痹心痛病人日益增多。痰瘀互结,易阻滞气机,致肝失疏泻,郁久化热,进一步加重病情,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故治宜以和解清热、祛痰开痹为主,兼以行气活血。

柴胡陷胸汤(柴胡、黄连、黄芩、半夏、瓜蒌、人参、生姜等)出自《通俗伤寒论》,作为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的化裁,此方兼备二方之长,具有和解兼开降之效,能泄能开,能降能通,有清热祛湿、化痰消痞、宽胸开膈、和解少阳之功,兼能疏肝解郁、透解外邪,而又无苦寒伤正之弊。本方结构严谨,配伍精当,只须略施加减,对切合本方病机的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笔者在原方中加入丹参、九香虫活血通络止痛;白芍、甘草柔肝止痛,更助开痹止痛之功。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柴胡陷胸汤在缓解症状,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调节血脂代谢,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谢宇峰等采用柴胡陷胸汤化裁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故柴胡陷胸汤用于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至于其中医和解化痰与西医扩冠、降脂、稳定斑块等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

上一篇:ST-T改变的高血压病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下一篇: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黄芪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