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生感激的诗歌老师卞之琳先生

时间:2022-08-23 07:10:18

我终生感激的诗歌老师卞之琳先生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每当深夜,我离开电脑打字键盘,拉起帘幕面对窗玻璃时,眼前就浮现了这些诗句,怀着深沉感激之情,怀念卞之琳老师……

二十几年前,我在北京语言学院担任外国留学生系讲师,想要开设一门“中西文体学比较”的课程,着重讲中西诗歌的比较和翻译。这是一门选修课,而且比较冷门。我在备课时,努力搜集欧洲各国诗歌的资料,越来越感到任务艰巨繁重,甚至恐怕力不从心。这时候,想起最好能够请教两位精通外国诗的老师――卞之琳先生和冯至先生。但他们都已八十高寿、身体欠佳,我犹豫着:这样繁重的题目,怎能冒昧去占用老前辈们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呢?

正巧这时卞之琳老师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是亲友告诉他中关村某粮店正在出售一种“黑糯米”,卞老师叫我替他买几斤。我说我马上就去买个十斤给您送到家里来吧!他说:“那么多?那么重?你怎么送呀?”我回答:“很好办哪,我今天立马就骑自行车给您送过来!”卞老师在电话那头笑着连声道谢。我趁这机会说:“卞老师啊!我送这十斤黑糯米给您交学费,请您多少教我一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原文呢……”然后讲了我备课的困难。

没料到卞老师表示非常感兴趣,主动说:“太好啦!我一定尽全力帮助你!不光谈莎士比亚,还要全面讨论十四行诗的历史……明远你经常到我家来谈谈啊,我要跟你一同备课!”并且表示:“那我就收你给我当‘在职研究生’吧!我正想找个像你这样热爱诗歌的晚辈,多谈谈心里话呢!”

卞之琳老师性格很内向,平时不求人知,不爱多交际,也好像不善于言谈。然而一旦决定指导我备课“中西诗歌的比较和翻译”,就特别认真,让我终生不忘!

在他家里不仅给我详细讲授莎士比亚,还满腔热诚教我英文和法文的诗律,特别是十四行诗的文体和发展史……。

甚至我的“中西诗歌比较”讲稿,卞老师都非常认真地帮助我修改。加上冯至老师教我德文的诗律,在他们热心细致的指导下,我讲授了一年的“中西诗歌比较和翻译”课程,受到中外同学们的欢迎,听课的人越来越多,获得很大的成功。

虽然我并没有正式成为什么“在职研究生”,但是卞之琳和冯至两位老师对于我的教导,够我受用一辈子的。

后来,卞老师临终前不久,写了讨论“十四行诗中国化”的文章提起跟我的谈话内容。卞之琳老师还对我讲解了他自己的诗,如《旧元夜遐思》《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以及堪与李商隐媲美的《无题诗》等等。这些缠绵婉转的诗句表达特别曲折,里面蕴含着多少深情啊!

论者评述卞老师个性“是个极认真的人,他的‘自我’似乎始终处在他身上同时存在的‘超我’的相对于一般人而言更为严格的注视、牵制、监控和反省之下,这就使他气质中的内倾因素显得特别突出,譬如沉潜、内向、多思、矜持、顾虑重重、犹疑不决等等,促成了他的诗对于他要表达的情与事,具有一种‘距离的组织’,也使他对自己诗作的叙述,能够保持比一般的作家自述更多一些的理性、客观和审思,也成为一种‘距离的组织’……”

令我惊讶而且深深感动的是,在这期间卞之琳老师对我断断续续坦述了他的恋爱故事!因为卞老师知道我曾随同周有光老师学过“比较文字学”,而周师母的妹妹――淘气的“小红帽”,就是卞老师的心上人啊。张家姐妹都一直称呼他“卞诗人”的……

痴迷的诗人恋情――一曲难忘

卞之琳老师一辈子迷恋着心上人――张家四姐妹的小妹张充和。这痴情挚爱,在他心底深藏66年。他活着的时候,几乎不为人知,也不愿人知。当他近80高龄、指导我编写“中西方诗歌比较”讲义时,慢慢对我揭开自己所作诗歌的谜底,在家里陆续对我透露了这个珍藏的秘密。同时,我又从知情者――另一老师周有光、张允和夫妇那里,听说了这一段长远的恋情。但我当时答应“嘴巴咬得很紧”不曾泄密。如今诗人节即将迎来诗人卞之琳百年寿辰,学生就在这里叙述这段佳话吧。

这佳话要从70多年前说起。当时,卞之琳刚23岁,在北京大学攻读英文。他和同学何其芳、李广田都爱诗、写诗,合作自费出版了一部诗选《汉园集》,由此他们得到“汉园三诗人”的雅号。

卞之琳在北大做学生时,以“文字交”认识了前辈巴金、靳以,和崭露头角的“湘西乡土作家”沈从文。

沈从文的恋爱故事,如今广为人知了。夫人张兆和是著名的徽苏大家闺秀“张家四姐妹”的三姐。他们由月老胡适撮合成婚,这时刚在北平西城达子营28号安了新家。正好小妹――妙龄少女张充和从苏州老家来到北平,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念书,于是投靠新婚的三姐、姐夫。

“惊艳”的一幕,就在1933年初秋沈从文家里发生了。诗人卞之琳随同巴金、靳以在此小聚。刚入学的北大中文系新生张充和,作为“小主人”――张家四妹,迎接了学兄卞之琳。姐姐对她介绍说:“这位是卞诗人――你们不但是同学啊,还是同乡呢,就在这里同坐吧!”小妹大大方方地拉着卞之琳的手,轻轻叫一声:“同学,又同乡,双同啊!就跟我同坐吧,这样子就三同啦!”

张充和是一个热诚活泼爱说爱笑的小姑娘,绰号“小红帽”。她这一拉手、一“近乎”不要紧,倒把汉园诗人卞之琳羞得满脸通红,由此一见钟情!

刚20多岁的卞之琳、张充和同在北京大学念书,同来自江南,交谈之下,又发现同爱好文艺和昆曲。年青诗人卞之琳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跃,感觉到彼此有相通的“一点”――心有灵犀。卞老师晚年回忆当时的心境:“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却似一颗朝露罢了。”

“一面一点”彼此相通,“小红帽”张充和的身影,萦绕于卞之琳心底。

交往两年后,小妹张充和因病辍学,回了苏州老家。1936年10月,卞之琳由于母亲病逝,回老家奔丧;事后,他由家乡海门专程去苏州看望张充和,在张家还住了几天,张充和陪他游览了苏州风景名胜。

不过,卞之琳不像沈从文那样交好运。他性格过于内向,精勤于写作而不善言谈。他晚年回忆说:“多疑使我缺乏自信,文弱使我抑制冲动。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开花不会结果。”

痴爱的哀愁在诗人内心激荡,在卞之琳笔下化为婉约的诗句――

《旧元夜遐思》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

“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

诗中“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原来是俏皮的“小红帽”张小妹,设想以后一旦结婚同床共枕时,对卞诗人调侃的玩笑话。哪里知道这一句玩笑却引起误会,让痴情的卞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了!

闻一多先生曾夸过卞之琳,说他是“年轻人中少有的不写情诗的”!卞之琳也曾得意地回答,他不写私生活。然而,敌不过“小红帽”张充和一旦闯入卞之琳内心,就使卞诗人变成李商隐了。后来在《〈雕虫纪历〉自序》里面隐约透露:

“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

比如卞之琳诗《无题四》,深情缠绵婉转九曲十八弯――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因为痴情挚爱,看到“小红帽”张充和胸前的饰品,竟然异想天开要去研究交通史!

他在1933年“惊鸿一瞥”之后,诗歌创作的风格变得更加深沉隐晦曲折、多重联想典故隐喻层出不穷。而这种痴心妄想梦幻联翩而又含蓄锤炼的诗法,在卞之琳名作《鱼化石》中达到难以企及的极致――

《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这四行诗句是罕见的精辟,而《鱼化石后记》则是罕见的冗长。诗人自述:第一行化用了保尔•艾吕亚(P.Eluard)的两行句子“她有我的手掌的形状,她有我的眸子的颜色”,并与司马迁的“女为悦己者容”的境界相通;第二行蕴含的情景,从盆水里看雨花石,水纹溶溶,花纹溶溶,令人想起保尔•瓦雷里的《浴》;第三行“镜子”的意象,仿佛与马拉美《冬天的颤抖》里的“你那面威尼斯镜子”互相投射,马拉美描述说,那是“深得像一泓冷冷的清泉,围着镀过金的岸;里头映着什么呢?啊,我相信,一定不止一个女人在这一片水里洗过她美的罪孽了;也许我还可以看见一个的幻象哩,如果多看一会儿”;而最后,鱼化成石的时候,鱼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这也是“生生之谓易”,也是“葡萄苹果死于果子,而活于酒”。可是诗人又问:“诗中的‘你’就代表石吗?就代表她的他吗?似不仅如此。还有什么呢?待我想想看!――不想了。这样也够了。”

……

1953年,卞之琳南返江浙,参加农业合作化的试点工作。秋天的一个傍晚,卞之琳来到苏州,恰巧被接待住进了张充和的旧居――过去熟悉的她曾独住的一间楼室。“秋夜枯坐原主人留下的空书桌前,偶翻空抽屉,赫然瞥见一束无人过问的字稿,取出一看,原来是沈尹默给张充和圈改的几首词稿。”卞之琳视同至宝,藏在身上。

卞之琳老师苦恋张充和,适逢战乱,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劳燕分飞。

直到1955年他已经45岁时才终于成家,娶了34岁的青林(文怀沙前妻、因厌恶文怀沙而与之离异)。

2000年2月2日卞之琳老师90岁时悄然去世。就在卞老师被送往八宝山的第二天,他的女儿青乔遵照父亲遗愿,将他1937年8月于雁荡山大悲阁为张充和手抄的一卷《装饰集》及一册《音尘集》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珍藏。

上一篇:攀登悬空寺 下一篇:知青石公正:我看饺子美过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