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范文

时间:2023-12-07 22:51:36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篇1

中,《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我身边的小能人,小学生小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双越

渐渐地,那东方的雾气先有些微红,在、这红色越积越浓,便突然划出一线鲜红,那鲜红里突然跳出一个通红的光轮。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双越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三唑仑片三唑仑

春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技在群山上。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的机器人,给老师的毕业赠言,

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李阿姨快四十岁了,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显示着青零星的活力。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篇2

海浪一层又一层地赶来,碰撞着卧在海面的礁石,溅起了水花又落了下来;冲湿了我的脚丫,还顽皮地带走了我留在沙滩上的印记,作为它永久的珍藏。看着大海时时奔来,好象永远不知疲倦;听着大海刻刻喧腾,似乎永远都那么快乐。立在海边,海潮在拥抱着我,和我一同嬉戏,与我一样那么开朗,活泼。

久久站在大海面前,好象一切都静止了,云不再飘,心不再动,只是顿时觉得我们是如此渺小。凝视着这无垠的海,我的心也开阔了不少,觉得自己能包容一切。有句伟大的名言: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从城市挣脱出来,望着那奔腾的大海,你不由得想张开双臂,迎上去呐喊,扑上去拥抱。这时候,就会觉得胸襟豁然开朗,大有包容整个世界的宽广。

我终于见到大海了!在看见大海的一顺间,我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过我在此同时,我看到地平线那儿,水天相接,分不清海和天。就在这时,我对海的那边的好奇心远远的超过了海这边的好奇心——海的那边又是什么呢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海就像一位身着蓝纱裙的美丽姑娘,海风吹着浪花的声音,就是她的迎客曲。看那海边的金色沙滩,在朝阳的照耀下,仿佛每一粒细纱都闪着光。沙滩上面,有许许多多大海送来的礼物:小巧玲珑的贝壳,背着小房子的寄居蟹,长满硬刺的海刺猬,像小口袋似的水母……撒满海滩。这都是退潮时掉队的,等海水一涨,它们还要回到大海的怀抱。像那无边的大海望去,还蒙着厚厚一层雾,隐隐约约有一些捕鱼的船只在水中雾中移动,时隐时现。海风阵阵的吹来,浪被撞击在礁石上,溅起了洁白的水花,它涌到岸边,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海浪一层一层从远处轻盈地荡来,给沙滩勾勒出一道白色的“裙边”,像给浩瀚的大海镶上了闪闪发光的银框,使大海更加迷人。太阳升高了,海上的雾渐渐散去,露出了大海的本来面目。?当傍晚涨潮的时候,大海却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它变得像一个无边的战场。海风吹着尖利的号角声,海浪似乎是千百乘铁骑,向海岸猛烈地进攻着,发出隆隆的怒吼声。岸上百斤重的大石,给它轻轻一拂,就淹没到海底去了……

这就是美丽而神秘的大海,我爱它,因为它是生命的摇篮,是诡秘的魔术师,是无尽的遐想……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篇3

就在不久前我们到第五军校军训。在那里又是站军姿,又是周正步,这都是我从小到大没有吃过的苦。就在炎炎烈日下站军姿的时候,我想到了《水浒》中有这么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僬。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当时我多么想要一把扇子来摇一摇,多么想见到大海啊!因为大海能给我带来一丝丝的清凉。

就在我们坐车回来的时候,在高速公路上,我 终于看到了大海。心里感到一丝丝的清凉。就想在茫茫大漠中找到了绿洲,就想在无助中找到了依靠。

大海我的家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篇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_勒”,是以自传的形式,描述了她在盲、聋、哑世界中的感受和经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1】提到海伦·凯勒和她的那本不朽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许很多同学都不陌生,在许多的报刊、书籍中都对海伦·凯勒及她的这本书,给予或多或少的介绍。

我在这里想谈一谈自己读完这本书以后的感受。

现在,有许多同学都感到英语难学。的确,我们缺乏必要的英语环境,很难自觉学英语。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海伦·凯勒从小就听不见,看不见,但是她在上学时一共学会了多少门语言呢?有五门之多——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又难能可贵的是海伦·凯勒在根本看不见的情况下靠用直的和弯的铅丝做成几何图形的办法学了几何,并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学克利女子学院。

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又一感受是我的眼睛比以前更明亮了,我的耳朵比以前更灵敏了。海伦·凯勒在书中谆谆教导我们,不要对我们周围的世界熟视无睹,要睁大眼睛去发现,张大耳朵去聆听我们这个世界的美,更要勇敢地去发现和探索我们周围的一切。所以,我现在特别喜欢看,特别喜欢听。海伦·凯勒曾经这样说过:“我要把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

同学们,读了我的上述读后感之后,你还畏惧英语吗?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对灵敏的耳朵,是不是很幸福?美好的世界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还犹豫什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2】寒假期间,大家一定看了不少书吧!我也不例外,如《上下五千年》、《小桔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等,其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最深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也是她的自传。1880年海伦降生于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可当她还是一个一岁半的小娃娃时,却不幸地生了一场大病,让她从此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不过热心的沙利文老师就如天使般来到了海伦那黑暗沉寂的心中。在老师的悉心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下,海伦渐渐学会了如何摸盲文,拼单词,虽然沙利文老师教会了她这些本领,但海伦仍然起早贪黑的勤学苦练着。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甘霖,以致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伦不仅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还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呢,真是令人惊叹不已啊!

海伦正是通过这种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才做到了普通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这让我深感赞叹,敬佩之心犹然而生。作为一名学生的我,出生于一个幸福的家庭,且身体健康,就更应该努力向上,好好学习。海伦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凭借自己的顽强和坚持能做到的,我相信我也一定做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3】暑假里,我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本好书。

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我觉得海伦·凯勒十分的坚强。在我心中,看不见已经十分恐怖了。但是,她却不仅看不见,还无法说话,甚至听不见。我闭上眼睛,闭上嘴巴,捂住耳朵。眼前一片黑暗,仿佛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去路,感觉随时都会摔倒在地。我感到十分恐惧。却无法想象到海伦·凯勒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孩是怎样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这本书就是赞扬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乐观博爱的高尚品德。

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南部。有一次,她生了一场重病,这使只有一岁半的小海伦变成了一个既聋又盲又哑的小姑娘。但后来,在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的教导下,她竟然考上了哈弗大学。这是一件多么惊人的事呀!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孩完成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的所有课程。这是沙利文老师的教学成果,当然也有她的勤奋努力。

我读完了这本书后,不禁想起了我在平日的学习态度:作业总要错几道题,考试基本上很难考到95分以上。数学是我最差的科目,也是我最讨厌的科目。每次遇到数学难题时,我总是不想动脑筋去想办法去克服它,只会不停的去请教爸爸,让爸爸指导一下我。所以,我每次我都考不到很好的分数。如果遇到了一些数学难题时,我就会泄气,就会气馁,不想办法去解决难题。

海伦·凯勒是一个面对着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沉寂的女孩,她却能那么认真、努力地学习,最后学有所成。而我们却生活在那么幸福的环境里,既有老师的教育,又有同学的关爱,还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却不能像海伦·凯勒一样,那么勤奋地去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时每刻,要热爱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一下海伦·凯勒那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4】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你一定会被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的坚强奋斗,乐观和勇气深深感动,海伦·凯勒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她要看人,她想看看长久地凝视着她的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孔,看看她往日的朋友,往日的事物,往日玩耍的地方。

第二天,她想看看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瞥一眼全世界的博物馆,摸一下博物馆里的事物,感受一下它们的雄伟,并用双眼去看一下它们的美,感受一下看见光明的滋味。

第三天,她想再一次迎接黎明,寻找新的喜悦,再次用双眼去享受大自然的美,看全世界的奇异景观——不能浪费最后一天的光明。

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5】当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脑海中不时出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八个字,一个独特的生命以勇敢而坚强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们带来光明的女生,一个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岁月中度过了无数春秋的弱女子,但这个弱女子却创造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描述了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一生中的经历。她一生仅仅只有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但她在安妮莎利文及其他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下,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得瑟困难,完成了学业,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试上了哈佛大学。她曾经周游过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励,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讲家。

海伦·凯勒曾经幻想过,假如给自己三天光明,将会怎么分配:第一天,她要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第二天,她要游览世界各地;第三天,她要像平常人一样度过。

海伦·凯勒非常勇敢,她凭着一颗坚强善良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

或许,我们永远不能想海伦·凯勒那样创造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但我们却可以凭借灵魂中的勇敢,“在逆境中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在逆境中依然如此快乐”。如此,我们也会以一个独特店的生活方式震撼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6】寒假中,我如饥似渴地读了很多书,这些书就像清澈的泉水一样滋润着干涸的大地,就像灿烂的阳光一样温暖着我的心……其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便要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在出生19个月时就被可怕的疾病夺走了视觉和听力,性格也随之变得古怪、暴躁。她失去了与这个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直到如天使般温柔的莎莎文老师走进她的生活,教她认字,打开了她心中的眼睛。当她感悟到“水”这个字的时候,她欣喜若狂,这一小小的进步激发了她前进的动力。于是,她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地吸取着知识,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与枯燥中阅读了多部名著,吸取了多位名人的思想精髓,学会了法语、拉丁语、德语等多国语言,一步一步攀登上了希望的顶峰。这一切,是多么伟大的奇迹啊!

看到这些,我们或许会惊讶,会赞叹,但是否想过自己呢?我们每天懒懒地学习,懒懒地工作,懒懒地生活,懒懒地对待一切。而海伦,一位失去视力和听觉的残疾人,却能用顽强的毅力去对抗困难,在漫无边际的黑暗里找到人生的光明,远比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活得充实、活得幸福、活得有意义!当我们年华老去,回首往事时,会发现自己的虚度光阴是多么愚蠢、多么可笑,毫无价值。如果我们能像海伦一样,勤奋地学习,用知识点亮人生,那该有多么美好!

海伦用她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的经历使我汗颜,我将时刻警醒自己:抛开惰性、奋勇拼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7】上个星期,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读完之后,我被海伦·凯勒的那种面对一切困难不屈不饶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这本书讲述了海伦·凯勒坎坷而坚强的一生。她很不幸,在十九个月大时就因为一场大病而失聪失明。但她在父母、朋友的帮助下,特别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悉心教育下,她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地拼搏和学习,最终,她还考上了哈佛大学,并开始写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现了她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海伦说过:健全的人往往会对眼前的一切感觉亳无意义,不会去珍惜眼前所看到的。我从海伦的故事里学到了人要学会自立、自强,什么事都不能完全依靠别人来帮你做。不但要从读书中明白生活的道理,还要勇敢地面对身边的一切困难。海伦自己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她却非常有爱心,她还把慈爱的双手伸向了全世界,尽力帮助那些和她一样的残疾人,为他们捐钱,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作为健全人的我们,更应该学习海伦那种忘我的奉献精神。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向她学习如何战胜自我,碰到困难时不退缩,失败时不放弃。关爱和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做一个造福社会的人,让世界像一条爱心项链,永远充满着关爱。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作文【8】最近,我看了一本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里面的主人公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出生在一个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镇——塔斯咯姆比亚。在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被夺去了视力和听力,海伦·凯勒即是聋子也是瞎子,由于失去了听觉,不能矫正错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困难屈服。他为了能清楚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刀在嘴中,另一端拿在手中,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最后,她终于学会了说话。海伦的一生都是在黑暗中度过,她多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是“三天的光明”,光明对于我们健康的人来说是再普通的不过的东西了,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事物,听到来自世界的各种声音,我们却毫不在乎,不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假如只给我“三天光明”,三天之后,我们再也听不见,看不见身边的事物和声音,我又该怎样度过这宝贵的三天时间呢?我进入了深深地沉思。

我从这本书里知道了要珍惜自己的所拥有的一切事物,海伦·凯勒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的铭记在我的心中!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篇5

妻子夏海虹,艺名皮皮,是著名化妆师。曾给黄圣依、杜志国等多位大腕做过化妆造型。她和喻瀚湫在一个偶然中传奇相遇,从此情定终生。15年春去春回,这对有情人一直相依相扶,以真爱温暖彼此。不仅收获了甜蜜的婚姻,喻瀚湫的事业也在爱的支持下愈加辉煌。

天作姻缘,

这是我们注定的情分

今年38岁的喻瀚湫出生在沈阳,喻家世代书香,父亲画画,母亲搞文学。喻瀚湫从小就在一种深厚的艺术氛围中静静成长。1991年喻瀚湫从沈阳大学毕业,被分到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馆。文化馆工作闲,喻瀚湫对这种生活深感痛苦。正当他郁闷愁苦之时,一段美丽的爱情悄悄来临。

1994年3月的一天,喻瀚湫的呼机突然收到一个信息:“你母亲病了,赶紧回家!”孝顺的喻瀚湫马上往家赶,母亲见他回来很惊讶,喻瀚湫也很惊奇:母亲好好的,没有出任何问题。问遍所有亲戚朋友,并没人报过信,对这件蹊跷的事母子俩都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上天自有其安排。正是这次古怪的生病错信,使喻瀚湫在回去的火车上遇上了一段奇缘。那天,对面坐了一个女孩,她安安静静,手里捧本古旧的线装书。一番打量,喻瀚湫发现她长得温婉沉静,又见她读的是《红楼梦》,正好喻瀚湫也痴迷红楼。于是,一路上两人畅快地聊起了《红楼梦》,原来两人都是沈阳的,还是一个区的,而且两家离得不远,并且女孩还认识自己的母亲。这位女孩就是夏海虹。但喻瀚湫因为很早就外出读书,所以一次也没见过夏海虹。喻瀚湫虽然内向,但聊起喜欢的东西还是滔滔不绝的。就这样他们愉快地相识了,聊了一路还有未尽之意,不料车已到站。只是火车上的一面之缘,两人匆匆分手。

正所谓:有缘的人还会再相逢。1994年7月,两人真的又在街上遇到了。见面的一瞬彼此都怔住了。时隔半年,喻瀚湫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就说:“你是那个读《红楼梦》的小姑娘。”这两次奇遇,喻瀚湫更觉和她缘分深厚。

当时手机还没通用,通讯不方便,两人只是偶尔见面,相处得就像哥哥和妹妹。春去秋来,转眼到了年底,他们一起相约回家。在火车上,夏海虹要照顾生了病的女友,喻瀚湫也热心地一路帮忙,细心得就像哥哥。车子到站时,天飘起雪来,喻瀚湫脱下棉衣披在了发烧的女孩身上,还坚持把女孩送回家。喻瀚湫的举动感动了夏海虹,她觉得这个男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有这么个“哥哥”挺好的。

年假结束时,喻瀚湫又约夏海虹一起回市里,还提前给她买了票,为她搬运行李,跑前跑后,第一次有男人这么关心自己,夏海虹竟渐渐地依赖起他,此后大事小事都找喻瀚湫。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夏海虹委屈地哭了,喻瀚湫扶着她的肩,轻轻拭去了她脸上的泪:“别哭,我最见不得女孩子哭。”说着,喻瀚湫拉起夏海虹的手:“以后不开心就来找我,无论谁让你哭,我都可以让你笑。”听到这夏海虹笑了。爱情总是不由自主地发生,喻瀚湫觉得自己喜欢上了夏海虹。

很快情人节到了,喻瀚湫买了9支玫瑰花,然后心怀忐忑地托一个小姑娘送过去,吩咐道:“如果姐姐不高兴,就把花送回来。”然后喻瀚湫焦急地度过了生命中最焦躁不安的半天。而夏海虹接到花,心也狂跳起来,爱情来得这么快,还这么浪漫。知道夏海虹没拒绝,喻瀚湫一阵兴奋和欣喜。

跨越艰难,两地分隔

也不是爱情障碍

文化馆的工作过于清闲,喻瀚湫觉得在这呆上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于是他辞职了,准备去北京发展。喻瀚湫带着几百块钱,在女友深情的泪光中离开沈阳。虽然前路难知,但女友始终是他最大的温暖和支持。火车开起的一刻,夏海虹泪如雨下,拉着喻瀚湫的手说:“别忘了我们的誓言……”喻瀚湫双眼含泪但没落下,他在心里默默说:“为了海虹,也要混出个人样来!”

刚到北京,喻瀚湫和三个人合住一间10平米的平房,即使这样交了房租也所剩无几了。于是他重操旧业,给一家工作室画起油画。刚开始工资只有350元,非常艰苦。但由于画功出色收入很快高起来,渐渐每月能挣三千多了。

年底喻瀚湫回家过节,他母亲对夏海虹很满意。但夏海虹父母却没见过喻瀚湫。一天,两人在清冷的细雪中牵手慢慢走,喻瀚湫忍不住说:“回京前我想去见你父母。我不放心,怕你被别人抢走。”夏海虹沉默了。

当夏海虹的父亲听说喻瀚湫漂在北京、没有房子居无定所时,气得破口大骂:“你疯了吗?要什么没什么,还大你5岁,这怎么行?”为喻瀚湫,夏海虹第一次和老父亲吵翻了:“我了解他,他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来!”当领导当惯了的老父亲,用命令的口气说:“一个穷小子在北京能做啥大事?再说,影视圈多乱,有几个不胡搞乱搞的,你不要被他骗了!”夏海虹还是偷偷地见喻瀚湫,老父亲终于被气病了。

回到北京,喻瀚湫工作起来更卖力了。由于在美术上富有灵气,喻瀚湫的事业开始上了台阶。1997年,他成为《雍正王朝》的美术指导,收入也高了起来。

1998年底,喻瀚湫第一次去女友家。两年来喻瀚湫事业上的进步,终于让夏海虹的父亲让步了。深谈一番,见喻瀚湫是个有冲劲的年轻人,老父亲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份爱也终于被默许。

几天后,喻瀚湫回北京,夏海虹又去送行,在离别的站台上,夏海虹无限情深地看着喻瀚湫,这种离别已经不是第一次。夏海虹拿出一条围巾,细心地围在喻瀚湫身上,泪水不禁流下来:“这是我一针一线打的,戴着它就像我围绕在你身边,轻轻拥着你。”看着泪水盈盈的女友,百感交集的喻瀚湫不知说什么好。和女友心心相印,他知道她是舍不得。喻瀚湫不禁安慰道:“什么都不要说了,你的心我全知道……”两人含泪抱在一起。喻瀚湫暗暗发誓:“她的情意太厚太重,我这辈子绝不会对不起她!”

有了爱的强大支撑,喻瀚湫在美术指导上渐渐能独挡一面,成为美术上的高手。每次有了新的成绩,他都首先“报告”女友,每次夏海虹都说:“我不在乎这些,只要你注意身体,为我保重。”

为爱奋斗,拍部红楼

纪念我们不渝的爱

2002年6月,为了让女友获得更大发展,喻瀚湫介绍夏海虹来剧组化妆。从此一对有情人开始在剧组携手打拼。

一天,两人在剧组里闲聊,夏海虹突然说:“瀚湫,你要是导演多好,那样我们就能按我们的理解拍戏,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了。” 夏海虹只是无心的一句话,喻瀚湫却认了真,可要做导演谈何容易?

喻瀚湫陷入了思考,导演是个很专业的活,没有任何资历和经验,谁敢把戏给自己做呢?凡事要一步一步来,喻瀚湫在空余时间写起了剧本。写完电影剧本《天上掉馅饼》后,喻瀚湫开始去见投资人,然后一次一次被拒之门外。很多人知道他美术指导的身份后,看都不看剧本,心想:“一个小小的美术指导,愣要做什么导演?”这种鄙夷喻瀚湫不知见了多少次。

那时喻瀚湫还没买车,每次去谈事,都是打车去。一天和影视公司老总谈得不错,一起出门时,那老总问:“你的车呢?”夏海虹马上抢着说:“我们的车停在了那边。”说完各自离开,谁料那老总一路跟着他们两个,见他们没车,就摇开车窗:“要不搭我的车回去吧。”喻瀚湫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投资的事也黄了。

长了经验,下次再去谈事,喻瀚湫借了一辆朋友的奔驰。但他不会开车,车子由夏海虹开,那天三环上堵车,车子竟和一个三轮撞到了一起,损坏严重,还陪了人家不少钱。看着沮丧的喻瀚湫,夏海虹深感抱歉,喻瀚湫却安慰她:“让你受惊了,都是我不好。你放心,迟早有一天,我要让你过上好日子!”

不知道有多少个日子,喻瀚湫都在外面奔走。终于有人同意投资了,于是他的导演梦开始启程。2005年初,喻瀚湫自编自导的电影《天上掉馅饼》正式开拍,该片由吴京、马苏主演。由于喻瀚湫对艺术有着天生的灵气,第一部片子就获得了很大成功,在云南电影展上被评为新锐电影。

做了导演,敬业的喻瀚湫忙起来会几天不回家。虽然思念,但夏海虹深知爱人性格:他是绝对的事业型男人,工作起来不顾一切。因此,夏海虹总像个贤妻一样在家等待,从不去打扰他。等待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一天,夏海虹夜半一觉醒来,知道爱人还在拍戏,就打去电话“关心”:“还在工作吗?你要注意身体!”放下电话,喻瀚湫从心里感到温暖,为爱人打拼再苦也值啊!

十载春秋轮回,

他们始终不倦地爱着……

2005年7月2日,经过十年爱情长跑,两个有情人终于走进婚姻殿堂,有了家庭。在温暖家庭的依靠下,两人的事业也迎来了新的高峰。一天,喻瀚湫对妻子说:“这么多年你为我和家付出了很多,我想送个最好的礼物给你――拍一部《红楼梦》。”喻瀚湫说完,夏海虹惊在了那里:拍经典名著《红楼梦》,那可是多少导演想做而不敢做的,老公能行吗?但这种念头仅仅在夏海虹脑海一闪而过,很坚决地给了喻瀚湫一个肯定的拥抱。

2008年初,喻瀚湫开始筹拍电影版《红楼梦》。考虑到《红楼梦》特殊的艺术地位,为了把握好,把戏拍的深厚大气,喻瀚湫推掉了所有戏,专心准备《红楼梦》,除了完善剧本,耐心选角,还不断去拜访冯其庸等红学大师,和他们切磋交流。整个上半年他都在研究红楼。7月,片子正式开拍,喻瀚湫凭着几年来练就的导演功力,驾驭起来十分顺手。妻子夏海虹像助手一样陪伴左右,两人常在一起商量剧情,看着他们亲密无间的样子,就有人玩笑地说:“我看他们俩就像现实版的宝玉和黛玉!”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拍摄,9月18日片子顺利关机。在庆功宴上,喻瀚湫目光欣慰地望向妻子,用眼神和她对话,意思是在说,这部拍给她的《红楼梦》终于完成了。那一刻,两个人无语对望,眼神中饱含着不尽的爱。

2009年7月2日,是夫妻俩结婚五年的纪念日,这一天,喻瀚湫专门从剧组跑回家,第一次给妻子买了99支玫瑰。在饭桌上,喻瀚湫悄悄地拿出了99支玫瑰,捧到妻子面前。看着红艳的鲜花,夏海虹倍感惊喜,眼睛湿润了,恋爱这么久,喻瀚湫不是因为经济,就是因为粗心,要不就因为忙,从没给她买过99支玫瑰。看着热泪泫然的妻子,喻瀚湫深情而歉疚地说:“把这迟到的玫瑰花送给你。这些年我对你的关心太少。老实说,我这十年取得的成绩,你是最大的支持。我觉得你是世上最好的妻子!我一辈子都不会负你的。”听着喻瀚湫深情的话,夏海虹感动的泪再也忍不住地流下来……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篇6

关键词:小人物;不顺从;命运

作为德国知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已被译为三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多个国家广为传播。由于伯尔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数出自社会阶层底部,人们对伯尔冠以“小人物的作家”的称号。伯尔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性体现在那些被社会宣布为“垃圾”的人和事上,而这些正是文学创作应该关注的题材。1963出版的长篇小说《小丑之见》正是伯尔这类小人物题材小说的经典之一。该小说一经问世便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广泛反响,引起了文学界热切地关注和激烈地讨论,是德国“不顺从文学”中重要的一笔。1972年,海因里希・伯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授奖证书上写道:“由于伯尔在作品中将他那个时代的广阔前景和对人物性格描写的杰出技巧结合起来,因此他对德国文学的复兴作出了贡献。”对于伯尔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学者认为《小丑之见》起了不容小觑的关键作用。

这部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发生在一个晚上约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以第一主人公汉斯和玛丽的情感变迁为主线,从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波恩一个富豪之子汉斯・施尼尔的故事,汉斯的内心独白、思绪回忆、电话交谈构成了整部小说。主人公汉斯虽然出身于当地养尊处优的富豪之家,优渥的物质生活唾手可得,却不屑于与伪善奢靡的上流社会人士同流合污。由于他不堪忍受周围虚伪庸俗的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地背叛了家庭,选择以扮演小丑为业,自愿同未婚女友玛丽过着自食其力的贫寒生活。然而,困顿清贫的生活令他们处处捉襟见肘,疲于应付;虔诚的天主教徒玛丽最终经不住周围恶俗世人的鄙夷嘲笑的眼光和无形的压力,在教会人士的恶意怂恿之下弃汉斯而去。爱人的离去无疑使汉斯遭受心灵重创。数年之后,陷入贫病交迫的汉斯最后竟沦落波恩火车站上卖唱的乞丐。本文试通过解读“小人物”汉斯扮演的小丑的人物角色特点,评析《小丑之见》欲传达的深层含义。

一、西方法西斯社会人情荒芜、良知泯灭,“小人物”渴望寻求生存的尊严

该小说主人公汉斯有着一个上流社会人士的家庭背景D父亲是“褐煤大王”百万富翁,母亲是“种族冲突调解协会执委会”主席。显赫的家庭背景使汉斯有足够的机会见识并参与到上层社会的交际场中,让他眼见耳闻“上流人士”的奢华卖弄与糜烂伪善。然而在显赫家庭虚伪的面纱背后,家庭成员之间却近乎无情的疏离。父亲悭吝铜臭,母亲被汉斯视为人道主义高帽下的纳粹遗老,父母关系冷漠紧张,风华正茂的姐姐亨丽黛被母亲送去纳粹高射炮部队早早充作“炮灰”,就连从前可以让他略微感到血亲温情的弟弟利奥,在进入神学院后,也变得颇有距离感。家庭徒有一具冰冷空壳,毫无温情可言也促成了汉斯最终与自己家庭的决裂。

汉斯不愿与虚伪、冷漠的现实社会同流合污,毅然决然地脱离了体面显赫的家庭,抛弃了进入上流社会名利场的机会,做了一个面涂浓妆,穿着滑稽,逗人取乐的小丑,以捍卫自己至真至纯崇高的爱情和人性。他将“小丑”当作了向虚伪的、非人性的、宣扬虚伪道德的现实世界“宣战”的方式,当作了他保护自己,但也是嘲弄自己,嘲弄世界,并与可憎的世界保持距离的外衣。该小说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在1959年接受乌珀塔尔市爱德华・冯・德・海特奖时,曾做过题为“语言作为自由的庇护所”的讲话,其中提到“小丑的自由”――“他还有着人的尊严”。而伯尔的这部小说《小丑之见》的主人公汉斯也正是在小丑的外衣下可怜地固守着不同流合污的良知和追求真爱的人的尊严。

二、残酷黑暗的现实迫使落魄的“小人物”向“大人物”们宣战

作为小丑――下等的小人物――汉斯的求生遭遇与上层社会的糜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汉斯有了一个特殊的视角观感周围的世界,更加剧了对伪善的上流人士和宗教组织的不屑与痛恨,爱人玛丽的离去便成为这种情绪的直接导火索。通过汉斯在波鸿及回到波恩后十几次往来的电话,汉斯与政教人士展开了未直面的交锋与痛斥。小说的叙述脉络基本上就是由汉斯回到波恩后的回忆及往来的十几次电话编织起来的。汉斯与以往亲朋好友的对话,占用了小说相当大的篇幅,同时,也成为铺陈小说情节的重要手段。对话的生动性,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感,人物性格也在对话中凸现出来,增加了小说的画面感与感染力。

在十几次电话中,汉斯主要向两类人物展开了咄咄逼人地宣战与讨伐。

(一)对虚伪的教徒和教会上层人物

汉斯舞台表演意外失败之后,主办方,同时也是“基督教某教育团体的头头”科斯特与他的两次对话,不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隔着门,科斯特从冷淡阿谀到“虐待狂”的面目,通过对话一步步显露,基督徒“良心”的外衣在金钱与利益面前被毫无顾忌地撕个粉碎。汉斯言语中充满了对这个虚伪的基督教徒的讥讽和嘲弄。而科斯特对金钱的吝啬和违约的龌龊行为也形成了对基督教所谓“良心”的极大讽刺。

而在与弗雷德博夫人的电话交谈中,弗雷德博夫人的冷漠态度与婚前判若两人,也成为教会人士将纯真善良的人改造成冷漠冰冷的人的佐证。

与两个天主教徒金克尔和佐默维尔特的电话交锋更是直指宗教外衣下扭曲和扼杀真正人性的真实面目:

“每个天主教教友都来敲打她(指玛丽――笔者注)那可怜的良心,仅仅为了一张破纸片就驱使她过着不道德的通奸生活。”

“向她(指玛丽――笔者注)指出法律和教规上的漏洞,怂恿她离开我。”

这部小说对西方社会天主教会虚伪、无情和丑恶的一面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指出宗教戕害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纯真的感情,戕害了人健康的精神世界。

(二)对披着人道主义外衣的纳粹分子

苦于生计,汉斯离家五年后给作为“种族冲突调解协会执委会主席”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然而,这最终也变成了他质问与控诉假人道主义真纳粹主义分子的战场。

“我是犹太美国佬执行委员会的代表,请令媛来接电话。”

语言似乎诙谐,汉斯内心却满含血泪与激愤。因此,当母亲指出他打电话的真正用意时,汉斯并未低头,而是坚决地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这似乎有悖初衷――借钱,却又合乎情理的――母亲表面的人道主义与本质的纳粹主义是他毅然离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斯每次打出去的电话几乎都是为了“求助”,然而,事实上,大多数电话交谈都变成了他向对方讨伐的战场,奏响了宣战的战歌。他始终未向丑恶的政教势力和伪善的上层人士“认错”或委曲求全,相反,他把“借钱”当作了迎头痛击、大声宣战的契机,狠狠揭露了种种丑恶嘴脸的阴险、不可告人的真实目的,讥讽了当时西德社会政教同流合污、教会欺世盗名、扼杀质朴人性的冷酷与虚伪,凸现了汉斯倔强、不顺从的鲜明个性。

三、法西斯统治注定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控诉无门

令人深思的是,汉斯从离家做小丑,到爱情遭背叛,事业受挫折,不得不电话电报“求助”,最后又被迫流落街头卖唱,恰恰显示了小丑的自我保护方式是多么脆弱而不堪一击。作为小丑,他沉重地喘息,麻木地表演,疲惫地生存。小说开篇第一段就向读者描述了主人公作为小丑的奔波劳碌、沉闷单调、机械乏味的程序化生活。而最心爱的人玛丽的离开却让这样简单麻木的生活也混乱了起来――“我有时颠三倒四,把旅馆与车站相混淆,不是在旅馆门房旁紧张地寻找我的火车票,就是在车站剪票口向铁路工作人员询问我的房间号码”。当主人公以自嘲的口吻谈论自己的职业时,也吐露了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苦――“只不过是一种绝望的冷漠而已,我就是凭借这种冷漠感情使自己变成一个木偶的”。小丑犯错、小丑自嘲、小丑怯场、被迫上场寓意了小人物在冰冷可怖的世界凄惨无望的生活D他可以嘲笑自己,却无法抵抗和选择最终的道路,无法避免“被人推上台”,不得不面对这个冷酷虚伪的世界,小丑真实的内心被压抑和扼杀。小说中,汉斯受伤之后,暂时脱去了小丑的外衣,然而就在他身心俱伤的时候,从亲人到往常联络密切的好友或避而远之,或恶意嘲讽,或表面同情关怀,实则冷酷无情。这使他发现,如果脱离了小丑这个求生的手段,他甚至是无法生存的。当汉斯 “从阳台一拐一拐的走到浴室去化妆”时,在镜子里看到的“已不是一个小丑,而是一个死人―― 一个表演死人的死人”。爱人的抛弃使他失去了最后一点可以抵抗现实世界丑恶、虚伪、冷酷的心灵慰籍。冷漠的家庭关系,冷酷的社会人情,让汉斯心如死灰,最终还是不得不重涂妆粉,到街头卖唱,有距离地、孤独地同时又无限悲凉与绝望地,在冷酷的现实世界里挣扎地生存,内心落魄身心俱伤的小丑与喧闹的狂欢节形成巨大的反差。不禁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主人公汉斯既凄凉、痛苦、愤懑,又对自身微弱的力量无法与黑暗的社会大环境相抗衡的无可奈何与矛盾。

四、总结

这部长篇小说一方面通过描写作为“小人物”的主人公为生活奋斗,与社会抗争的艰辛历程,挖掘和赞扬了“小人物”保有的善良、纯真、美好、可贵的人性。“作者在批判生活中德丑恶的同时着力于表现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美,从而赋予作品以更高的冒雪意义和批判意义,这也是他所提倡的‘人性的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也通过主人公汉斯所扮演的小丑的独特视角,运用讽刺、戏谑的手法控诉了西德阿登纳时代的沆c一气的政治宗教势力,二战后改头换面、顶着人道主义面纱重新得势的法西斯遗老遗少以及道德观念陈腐虚伪的教会上层人士,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当时西德社会的种种潜在危机,哀叹了“不顺从的小人物”欲与整个社会环境或庞大的国家机器进行辩驳与角力,却最终仍以实质上的“失败”而收场的凄惨可悲的命运。

注释:

黄明嘉:《追求美的小丑――评伯尔的长篇小说》,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第128页。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3.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17页。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3页。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页。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16页。

高年生:《评小丑之见的思想艺术特色》,载《外国文学》1986年第5期,第78页

参考文献:

[1]海因里希・伯尔( 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高年生.评小丑之见的思想艺术特色[J].外国文学,1986(5):78.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篇7

[关键词]《老人与海》;海明威;象征;寓意美

一、引言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出生于芝加哥外奥克帕克村的一个幸福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听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西班牙内战。丰富的社会阅历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素材。《老人与海》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他也因此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二、《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

故事讲的是一个古巴的老渔翁84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第85天,他单独远出海外,钓到一条硕大无比的大马林鱼,两天两夜,老人拉着鱼线不放,跟马林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和心理战,他被它拖到大海的深处,手长时间拽着鱼线鲜血淋漓,抽筋麻痹,但他以极大的勇气和意志力坚持着,终于把那条鱼拉到了小船旁边,捕杀了它。它把鱼拴在船上返航,许多鲨鱼争先恐后地来争夺他的战利品。老人又与鲨鱼展开了马林鱼争夺战,他一条一条地杀死它们,直到最后,只剩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他的武器。老人打跑了群鲨,但是它们也吃完了大鱼,老人拖着鱼的骨骼疲惫地靠岸回家,他睡着了,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老人与海》的内容很简单,海明威选用了简单的词汇、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句间逻辑关系,显示出一种朴素的尊严。“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可你就是打不败他”。初读起来十分简单明了,但是细究下去,会发现简单的故事具有难以穷尽的内涵,具有极其独特的象征寓意。

三、《老人与海》的象征寓意

尽管海明威曾反对把《老人与海》看成寓意性作品,但作品的象征意义显而易见。“大海”象征着现实生活,它永恒无限,神秘莫测。它时而仁慈,给你带来丰厚的收获;时而残忍,狂涛巨浪让你九死一生。“马林鱼”象征着人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人类的理想总是那么美好而又可望不可即。“鲨鱼”象征着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悲剧因素,它总是在你最欣喜得意的时候出现,老人则是抽象化了的人类顽强精神的象征。

1.大海象征着残酷的现实社会。

以大海为代表的现实社会是不可理喻、充满危险的世界。在老人眼里,那片海是永远无法理解的客观存在。它的荒诞性与神秘性恰好在于:它可以给你偌大的礼物,让你欣喜若狂;又可以让你胜利在望时,功亏一篑。大海代表的整个社会现实,整个世界完全凌驾于“人”之上,成了捉弄人的荒诞存在。人与现实世界斗争的结果是残酷的失败、流血和无能为力。正如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说过的:“我们是一些无望的偶然的生物,被扔在一个没有我们也必然存在的世界上,存在物本身无时无刻不处于极端偶然之中。”对大海来讲,没有这个老头它也照样存在,而老人的存在却可能经历各种各样的偶然。他可能捕到一条大鱼就像他后来看到的那条大马林鱼那么大;也可能被鲨鱼吃掉,可能就是他遇到的那条;他也可能被狂风巨浪卷走或漂泊孤岛或葬身鱼腹……各种各样的偶然交织在他的经历中,一切都是随机的,不可预料的。海明威所勾勒的“老人与海”的图画实际上也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大时代的缩影。“迷惘的一代”正是被一种孤立无援、人与人、人与生物、人与社会之间冷酷无情的氛围笼罩着。整个人生就是孤独荒诞的。曾身经两次大战的海明威,起初为追求正义和真理而献身“圣战”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打得支离破碎。战争的荒谬现世的荒谬使他逐步明了:他们都被现实世界的荒谬、残忍地捉弄了。

2.老人象征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力。

故事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生命英雄”的代表,他敢于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向人的生命的极限挑战并超越它,象征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力。在与大海、大马林鱼和鲨鱼的较量中,他以自信、勇敢、强悍、顽强的英雄形象奏响了一曲深沉低回的大提琴协奏曲。老人顽强的意志力贯穿于小说的始终。首先,老人虽然接连出海84天并且一条鱼也没有捕到,但还是满怀希望和信心独自驾着小舟出海了,而且“到那什么人也没有去过的地方”。由此可见,老人不惧失败的顽强意志。其次,在捕捉马林鱼的过程中,老人两天两夜拉着鱼线不放,跟马林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和心理战,他被它拖到大海的深处,手长时间拽着鱼线鲜血淋漓,抽筋麻痹,但他以及大的勇气和意志力坚持着,终于把那条鱼拉到了小船旁边,捕杀了它,这也可以看出老人顽强的意志力。再次,当遇到鲨鱼时,老人又与鲨鱼展开了马林鱼争夺战,他一条一条地杀死它们,直到最后,只剩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他的武器,最终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将鲨鱼赶走。最后,当他发现马林鱼只剩下骨架时,老人拖着鱼的骨骼疲惫地靠岸回家,他睡着了,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狮子是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的象征,是胜利的希望,即使老人失败了,但是他的意志依然坚强,从来没有示弱。海明威塑造顽强的硬汉形象是人类顽强意志力量的象征,它象征着人类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顽强意志,不论在何时,人类都会顽强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3.马林鱼象征着人类美好的理想。

主人公在84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的情况下,迫切希望能够钓到鱼,正好这个时候出现一条大马林鱼,满足了老人的愿望。老人这个时候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够钓到一条鱼,那么此时出现的马林鱼就是老人的愿望和理想。当时的海明威年事已高,大家都认为海明威的才华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去不复返了。海明威本人也为此深感绝望,加上腿部弹片位移引起剧烈疼痛,他终日暴躁不安,致使他的妻子担心他精神崩溃的日子就要来临。然而,海明威毕竟不同于一般人,这个硬汉子在厄运面前和重压之下不仅没有屈服和退却,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挺进。他竭力要向大家证明他还是能够交到“好运气”的。他几乎是出人意料地写出脍炙人口的《老人与海》,补偿他在文学声誉上的损失。海明威的这段经历与作品中的老人非常相似:圣地亚哥曾经非常强壮,曾经是个捕鱼好手,然而却久久不走运,年纪又老了,但是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捕到了一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显然,这里的大马林鱼象征着人们企盼达到的目标。没有这种宏伟的目标,就不会去奋力拼搏,也就不可能有巨大的成功。作品写老人在经历了连续84天出海均空手而归的厄运之后,第85天,又继续扬帆出海。对于捕到大鱼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他想:“也许今天就要走运”,甚至“觉得今天很有把握,也许会有一条大鱼跟它们在一起”,“也许我的大鱼就在它们周围呢,我的大鱼一定在什么地方,那一个鱼群的周围很可能有一条大鱼”。作品这些几乎是重复的描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人类自古到今不管经历了多大的灾难,对美好前途从来就没有动摇过信念,没有放弃过希望。正是凭着这种信念和希望的指引,人类文明才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社会。因此,作品中反复提到的大鱼实际上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作品接下去又写到,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果然钓到了一条比自己的小船还长的大马林鱼,但是大马林鱼不肯就范,它在水下坚持了两天两夜,其间不时地用苦刑来折磨老人,一会儿掀起大浪,把老人脸朝下摔在船里;一会儿又拼命地冲撞,把老人的双手弄得血肉模糊、疼痛难忍。最后,老人是凭着那种超常的拼搏,才终于制伏了大鱼。这一大段惊心动魄的描写又进一步表明,前途虽是美好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坎坷的,人类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无比艰辛的努力甚至无数生命的牺牲为代价的。

4.鲨鱼象征着社会中的破坏力量。

当老人捕到大鱼后,在即将实现目的的时候,鲨鱼出现了,它们阻止老人愿望的实现,它们与老人展开了抢夺马林鱼的斗争。老人圣地亚哥“感到就像自己挨到袭击一样”,他想:“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斗到死。”鲨鱼代表着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掠夺成性,制造灾难,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界的各种破坏性恶势力的象征。此外,圣地亚哥与马林鱼之间的关系也象征了艺术家和他的杰作之间的关系,捕鱼过程正是艺术创作过程的象征。圣地亚哥遭遇的苦难正是创作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磨炼。鲨鱼作为敌对势力象征了阻碍艺术家取得成功的各种外在力量。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故事中的大马林鱼还象征着古巴人民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一条比他曾经见过、曾听说过的更大的鱼……”一条一条鲨鱼则象征了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殖民主义者,他们通过各种野蛮的手段,疯狂的掠夺着古巴人民所取得的成果,榨取古巴人民的膏脂。“大马林鱼”成了白色脊骨,象征了任何斗争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失败和痛苦的磨炼。但是,古巴人民并没有被一时的失败所吓倒,正如故事在结尾时“老人又梦见狮子”。

5.狮子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海明威在此书中还多次以狮子为象征,来暗示老人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老人在开头处于失败的境地,被人蔑视,靠梦见狮子来做精神支持,“他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在磨难最难熬的关头,他想,“但愿它(那条大马林鱼)睡去,这样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后来,在海上最后一个夜间,他终于睡着了,梦见了狮子,“他梦见那道长的黄色海滩,看见第一头狮子在傍晚时分来到海滩上,接着其它狮子也来了……他等着看有没有更多的狮子来,感到很快乐。”当他带着那条只剩一副骨架的马林鱼尸骨回到岸边,他竟疲乏得“扛起桅杆往岸上爬……摔倒在地,躺了一会儿,桅杆还是横在肩上。他想法爬起身来,可是大困难了。他就扛着坐在那儿,望着大路。”可到了故事的最后:“在大路的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的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狮子。”为什么小说反复提到狮子呢?其实“狮子”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象征着老人对力量的追求和对强者的向往。每次梦见“那群狮子”后老人都增添了无穷的精神力量。群狮象征着同情弱者、仇视邪恶,既能创造人间奇迹,又能战胜各种邪恶势力的团结友爱的群体。群狮的个体模式表现在老人圣地亚哥同鲨鱼搏斗到手无寸铁的程度,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标志着后期海明威在思想上的发展与进步,寄托着他的理想及对人类的希望。小说结尾的狮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与道德理想,即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虽然他拖回的只是一副鱼骨架,但他在精神上却始终是个胜利者。

四、结语

《老人与海》之所以能够以短小的篇幅、简单的故事情节塑造一个硬汉的形象,成为20世纪欧美文坛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对欧美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海明威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寓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为人类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艳姿.一部积极存在主义作品[J].辽宁大学学报,1998,(4).

[2] 侯晓燕.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形象的象征意义[J].宜宾师专学报,1998,(3).

[3] 蔡凤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4] 杨美俊.解读《老人与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5] 海明威.老人与海[M].海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篇8

夏天真是勾人旅行的季节呵!

在赴吴淞去的车上,心里禁不住暗自这样咏叹起来了。

鹤见佑辅论夏天的旅行:“太阳将几百天以来,所储蓄的一切精力,摔在大地上。在这天和地的惨淡的战争中,人类当然不会独独震恐而退缩的。大批的人,便跳出了讨厌透了的自己的家,扑到大自然的怀里去。这就是旅行。”

这样看来,在暑天,旅行的人倒仿佛近于战士了。其实呢,比如此次的游吴淞,我只觉得是不折不扣地偷闲而已,同自然抗争之气,是一点也没有的。倘真以炎天之下的远足为勇敢,则那些终日留在机器两侧锅炉旁边流汗的人,敢说他们是懦弱的吗!也许鹤见氏的话是对的,不过这只适合于向“夏日炎炎正好眠”的胖子们说教吧。

旅行,是娱乐,尤其在夏天,这娱乐,应该普及到一切的人们,虽然,在此刻,又能算作梦想,但将来终归是会实现的。

“海风,蝉鸣,六月的太阳。”

住在吴淞的友人,来信说着这些诱人的字眼,我们便开始了夏天第一次的旅行。

在堤上迎风走着是惬意的,因为人在但见屋瓦墙砖的环境里面脱逃出来,便好像得了莫大的解放似的。

坐在一家卖汽水的茅草店内,望见了海面天空和田野,人便觉得是做了大自然的儿子,躺在它的怀中一样。海风作声地吹着,依着藤椅就想呼呼地睡去,虽然我们的唇间都在不时地流出使人不易倦怠的孩子气那样的话语。

藤桌旁边的泥地上,螃蟹悄悄地爬着,我们不去捉它,也不作声惊动,只是带笑地看着,让它自由自在的。

在到村中饭店去,路过芦苇丰盛的池塘,便觉得在我们缓缓步去的足声中,应该有两三只野鸭,蓦地惊飞起来。虽然结果是野鸭一只也没有,但却想起屠格涅夫在《猎人日记》上所写的那些打野鸭的场面来了。因此我们在日光下信口开河地谈话,便搭着了《猎人日记》这只船,开到了小说的海洋上面。

也许就因为是夏天吧,在海边上,很容易回忆起了南国。

虽然在这儿并没有看见椰子和芒果的树荫,但望着了精雅的洋式饭店,和店前草地上啜饮咖啡的白人,就好像我已回到了新加坡的海滨公园和仰光的绿绮湖畔一样。

甚么时候才是最愉快的夏天旅行呢?

我想:应该是一切人都能作一次夏天旅行的时候。

上一篇:课堂礼仪教案范文 下一篇:科学在我身边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