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6 17:56:28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篇1

中,《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我身边的小能人,小学生小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双越

渐渐地,那东方的雾气先有些微红,在、这红色越积越浓,便突然划出一线鲜红,那鲜红里突然跳出一个通红的光轮。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双越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三唑仑片三唑仑

春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技在群山上。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的机器人,给老师的毕业赠言,

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李阿姨快四十岁了,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显示着青零星的活力。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篇2

海浪一层又一层地赶来,碰撞着卧在海面的礁石,溅起了水花又落了下来;冲湿了我的脚丫,还顽皮地带走了我留在沙滩上的印记,作为它永久的珍藏。看着大海时时奔来,好象永远不知疲倦;听着大海刻刻喧腾,似乎永远都那么快乐。立在海边,海潮在拥抱着我,和我一同嬉戏,与我一样那么开朗,活泼。

久久站在大海面前,好象一切都静止了,云不再飘,心不再动,只是顿时觉得我们是如此渺小。凝视着这无垠的海,我的心也开阔了不少,觉得自己能包容一切。有句伟大的名言: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从城市挣脱出来,望着那奔腾的大海,你不由得想张开双臂,迎上去呐喊,扑上去拥抱。这时候,就会觉得胸襟豁然开朗,大有包容整个世界的宽广。

我终于见到大海了!在看见大海的一顺间,我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过我在此同时,我看到地平线那儿,水天相接,分不清海和天。就在这时,我对海的那边的好奇心远远的超过了海这边的好奇心——海的那边又是什么呢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海就像一位身着蓝纱裙的美丽姑娘,海风吹着浪花的声音,就是她的迎客曲。看那海边的金色沙滩,在朝阳的照耀下,仿佛每一粒细纱都闪着光。沙滩上面,有许许多多大海送来的礼物:小巧玲珑的贝壳,背着小房子的寄居蟹,长满硬刺的海刺猬,像小口袋似的水母……撒满海滩。这都是退潮时掉队的,等海水一涨,它们还要回到大海的怀抱。像那无边的大海望去,还蒙着厚厚一层雾,隐隐约约有一些捕鱼的船只在水中雾中移动,时隐时现。海风阵阵的吹来,浪被撞击在礁石上,溅起了洁白的水花,它涌到岸边,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海浪一层一层从远处轻盈地荡来,给沙滩勾勒出一道白色的“裙边”,像给浩瀚的大海镶上了闪闪发光的银框,使大海更加迷人。太阳升高了,海上的雾渐渐散去,露出了大海的本来面目。?当傍晚涨潮的时候,大海却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它变得像一个无边的战场。海风吹着尖利的号角声,海浪似乎是千百乘铁骑,向海岸猛烈地进攻着,发出隆隆的怒吼声。岸上百斤重的大石,给它轻轻一拂,就淹没到海底去了……

这就是美丽而神秘的大海,我爱它,因为它是生命的摇篮,是诡秘的魔术师,是无尽的遐想……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篇3

就在不久前我们到第五军校军训。在那里又是站军姿,又是周正步,这都是我从小到大没有吃过的苦。就在炎炎烈日下站军姿的时候,我想到了《水浒》中有这么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僬。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当时我多么想要一把扇子来摇一摇,多么想见到大海啊!因为大海能给我带来一丝丝的清凉。

就在我们坐车回来的时候,在高速公路上,我 终于看到了大海。心里感到一丝丝的清凉。就想在茫茫大漠中找到了绿洲,就想在无助中找到了依靠。

大海我的家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篇4

关键词:诗作;试图;理解;理想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27-2

中国当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枯寂的当代诗坛收获的一朵奇葩,诗歌中呈现出清新,明丽的意象给人一种幽远但无比神往的意境,一下子让人感受到飞翔的海子陡然的倾身下顾,把握当下的情怀。诗人试图走出彼时与世隔绝的空间,走入世俗,走进当下,诗人的情怀是诚恳的,是真挚的。一个曾经驾驭浪漫之马飞奔的诗人,终于肯放慢飞奔的脚步,甚至倾身下顾于曾经不屑的世俗,难道是诗人已经飞翔得太久,忍受不了那纵横驰骋的属于理想主义者的孤独的王国,还是对曾经笃定的信念产生了动摇,无可奈何地妥协?

吟咏着诗人看似明快坚定的诗句,不禁让人思绪翻涌,总是力图去追寻那明丽诗句后面所饱含的不为人所知的情怀。“从明天起”诗中不止一次提到,为什么要从明天起,为什么不是今天,现在,可见诗人并没有完全做好投身世俗的准备,尽管理想主义的车轮试图纵横驰骋,但残酷的现实却让其四处碰壁,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了理想的举步维艰,诗人曾写道:“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的面目全非”,在现实所遭受到的排挤与无奈可想而知,而诗人孤独战斗的情形也透过诗句有清晰的表现,寂寞这么多,在承受的有几个?正是痛感于理想的处处碰壁,诗人试图退回到现实中来,但对理想的执著与对现实的戒备,使得诗人的思想开始徘徊。于是反复出现,“从明天起”诗人没有做到拥抱现实的准备,诗人依然踯躅于自己的理想之屋,迈不进现实之门,诗中的所提到“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应有之义当然是享受世俗的幸福,那么诗人是否能够全身心地去拥抱世俗的幸福呢?世俗生活中那种丰衣足食的情形,是否是诗人理想中的幸福呢?对于幸福,尤其是世俗的幸福,诗人曾经这样写到:“幸福右边,荒芜人烟。”可见诗人对世俗的幸福始终是心存戒意的。正是因为内心从来都不曾也不愿靠近世俗,即便是在诗人的肩扛理想主义呼告无门的情形下,依然不肯立即投入世俗的怀抱,只是以明天作为期限,可见诗人囿于困境之中,依然试图游离,游离于世俗之外。

那么诗人明天的幸福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喂马劈材,周游世界”“关心粮食,蔬菜”“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有诗中牵涉的意象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事物,诗人何以对此种意象魂牵梦萦呢?回看诗人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作更深刻的烛照。海子的生前好友、诗人西川曾这样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一切看似是诗人的贫穷所致,实是诗人的自我放逐,将自己我放逐到孤独蛮荒之地,使自己在缄默中获得心灵与莽苍对话的时空。质言之,诗人对世俗的浮华是拒斥的,作为一个从落后农村来到大都市的人,他始终没有将自己的笔触伸向城市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他始终是一个城市的流浪者。怀着忧郁、脆弱而敏感的心灵书写着追寻理想的艰难。诗人在其诗歌中多次写到银河的落日、无限漫长的黄昏等意象,这不禁让人想起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世界夜”的隐喻,诗人对人类生存图景已经变得异常悲痛,工业文明已逐渐将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存在已异常艰难,从这个意义来说,诗人对现代文明的一切成果是拒斥的,是逃避的。他始终愿意做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麦田的守望者,所以故乡麦田里的麦垛是诗人诗中常常出现的意象。诗人数次出行选择荒无人烟之地, 甚至到去,可否理解为诗人的目的就是躲开现代文明,选择一个与荒芜与心灵对话之所。

诗中还写到,“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可见在可能妥协的选项中,诗人依旧选择了孤独,这是一座离群索居,与大海相对的房子,诗人对俗世的浮华与喧嚣始终是保持尽可能远的距离,在诗人的心目当中,现代文明是已经被污染了的文明,尽管呈现在诗人面前当时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程度还不是很高,但经工商业裹挟的现代文明的罪恶已让诗人看出了端倪,汹涌而来的大潮已不可避免地将人们带入了文明的午夜时分。尽管诗人在徘徊,在守望,在挣扎,甚至由此产生了绝望,以至绝望之余的试图妥协。但即便是试图妥协,诗人依然坚持要秉有一种非世俗的属于自己的幸福。诗人面对着现实的巨大与理想受阻的情形,试图回归,这是一种另一种意义的回归,回归到自我的世界,而放弃以笔为枪,奔走呼告的理想主义者战斗的姿态,收拾整理自己的情绪心态。所以诗人海子的最后岁月独居在京城远郊,也就是独居在一个遭到贫困缠绕和世人冷落的屋舍,除了动身进城教书与访友,他只有一种生活,隐匿,遥远,凄凉,澄明,日复一日地阐发着内心傲岸的言说,这就是诗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灵栖息地。

诗人对凡俗世界留恋的,只有那些曾经相依为命的亲人,所以他要与每一位亲人通信,告诉他们自己获得了不为他们所理解的幸福,尽管这幸福看似虚幻,看似一晃即逝,如同闪电一般,而且诗人要将自己获取澄明意义上的幸福告诉给每一个人。我们在感知诗人温暖情怀的同时,也深深体认到诗人身上那无以言说的孤独与落寞,诗人试图用自己的情怀来温暖这冷似寒铁的世界午夜,所以要给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让世界走出黑暗之维,沐浴圣洁的阳光,即便是陌生人,诗人也愿意为他们祈祷,祈祷他们能够获得世俗的幸福、“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及尘世意义所有的幸福。

但诗人依然抱持那份守望的孤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愿”体现诗人的坚定与执着,全诗表面上看起来是似乎诗人在处处碰壁之后有所悟,其实细读起来我们依然能感受诗人直面黑暗,扛起黑暗的坚定信念,诗人并不是没有了太阳,只要月亮与星星,而是坚执地去呼唤阳光,即便是身处黑暗也在所不惜,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可谓是时代之光、诗坛之光。

如同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推崇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劳绩累累,但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是人的意义,更是文明的意义。诗人海子始终在世界黑暗之中寻找自己的栖居之所,尽管黑暗是如此之强大,强大得最终吞没了时代之光――海子,但其信念都是永恒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海子的离开并不是逝去,而是重生,重生在一个熠熠生辉的理想之国,它永远引领着人们乃至人类作一次次的精神突围。

参考文献:

[1]王艳.“歌唱生命痛苦”的“浪漫骑士”――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2]张新颖.海子的一首诗和一个决定[J]. 书城,2007,(01).

[3]常风琴.诗歌神话中的海子――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读海子形象[J]. 中学语文,2010,(27) .

[4] 李长国.春天的死亡――对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细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0).

作者简介: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篇5

这几本书中,前几本都是就西学论西学的,唯张祥龙这一本从海德格尔一直谈到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西方、印度、中国,我们得“从头了解清楚此‘天下三分’的大势态……非如此就找不到我们中国思想的真实位置”(194页)。东西方比较,方方面面,这些年闹得最热闹,但祥龙君为人为学都极不喜赶热闹,他所做的这番比较,不在寻章摘句,把海氏著作与东方思想排比并列,找出些人所周知或莫名其妙的异同之处,而是希望进入“相摩相荡、氤氲化醇的对话”(引言第1页)。读罢此书,感到这是一次真诚的、而且是高水平的尝试。祥龙君于中国思想、印度思想、西方思想都曾用力,在这三个方面都提得出一些精辟的见解,这是我和多数同龄学人所不及的。眼下,超出一般文化比较而向思想的合构方向努力的著述甚为罕见,我相信学界中人都能从这本书有所收益。虽然中国当前的学术水准大大低于西方,但东西方的对话主要得靠中国人来开启,一个明显的原因,如海德格尔曾指出的,西方思想家鲜有深谙东方语言的。

说到西方哲学,祥龙君认为,其主干,在于“通过‘形式’以及它的‘概念’替身来处理终极问题或理解存在本身”(196页)。于是,整个传统西方哲学以普遍与特殊、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语言与对象的分裂为基本的理论前提,以探究这二元双方之间的某种关系为目的。而且,按照某种概念原则和建构方式,这类哲学总是包含一个从下到上的等级层次。(199页)

所有西方哲学家,一旦进入了这种形式-概念框架,只能选取“对子”中的一方,在既定大局中做些调整而已,只有康德、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极少数思想家能在某种程度上脱此樊笼,维持在二元之间的“居中之处”(199页)。

瑜伽高出西方哲学一等,意在通过阿特曼消弥差异,进入统一的境界,“一切由观念名相招致的二元区分”似乎都已消失。不过,瑜伽究竟功亏一篑,“我们仍可以在这种体证中隐约感受到一种新的二元区分”,即通过瑜伽达到的更高级的世界与日常经验维持的世俗世界的区分(引言第9页)。在古印度思想中,祥龙君最推崇龙树的《中论》,有一段是这样评说的——

细读(《中论》)全书即可知这种“无区别”是指在“无自性”或“缘起”这最根本的一点上无区别。求涅槃不是离开世间,而恰恰是去理解世间之为世间。而在世间受苦者与得涅槃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理解了这一点。真正明白了这区别也就消泯了这区别的定相,所以两者毕竟无区别。到了这里,释迦牟尼的“有限”立场,或不离现象界而求至真的倾向获得了最明白敏锐的直陈表述。(231页)

对中国哲学,祥龙做出如下概括:“与西方和印度的正统终极观不同,它(中国思想)有一个不离世间的终极思想视域”(234页)。据此,后世所讲的与“人欲”相对的“天理”,离先秦形态的“天道”实相去甚远。在阐述“天道”时,作者突出了天时与见机而作的内涵,即作者所谓“缘起构成”、“纯构成的境界”之类。谈到夫子罕言性与天道,作者说:

孔门弟子之所以特别注意到这个事实,说明当时有知识的人对于“性”、“天道”、“天命”这些问题有普遍的关心和议论,……(孔子之罕言)并不说明孔子不关心这些问题。相反,正因为这些问题对这位“圣之时也者”的思想家来讲是太重要了,……以致他无法不以当场构成的或“时中”的方法来揭示、体会它们的终极意义,不能或不忍心以现成的方式来“言之凿凿”。(248页)

基于这样的基本见解,作者推重孔子、老子和庄子,对孟子则已感不满。“到《孟子》,儒学之思已不纯……讲‘我固有之’则已有悖于孔子思想的精微处了。由此讲性本善、理同然、求放心,就开了后世理学的先河”(253页)。对墨子、荀子的批评更为严厉。后世如朱熹之笼统,陆王之僵板,自然更加不济。

印度思想在最深处与中国思想的深度暗通款曲,这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深层条件—— (印度思想)在最关键的一点上(涅槃即世间)与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发生了实质性的接触。通过这一敏感的触点,外来佛教的妙处才得以被求至真的中国人心领神会。……这一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接受外来者的成功经验是极可贵的。(235页)

我相信这也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动机:找出西方思想能和中国思想相互引发的真正契机,使两者能“发生实质性的接触”,而不是流于表皮的介绍和模仿。

古印度和古中国的根本识度都超出“西方概念和观念哲学所能及的范围”(192页),不过,拿中国和印度比较,毕竟还是咱们中国人更胜一筹,中国思想活动在“朴真自然、与天地一气相通的道境”之中,神降明出,从来不拘束在“二值体系的安排之中”(引言第11页)。正是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观有“极重要的相通之处”(引言第13页),由此建立了与中国天道观的通道,展现出东西思想合璧的前景。

通过以上的简要介绍,读者也许已能觉出,祥龙君对这三种思想传统的探讨,不是把它们先定格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番分析求得其文化意义,而是努力使这三者互相牵引,进入一个共同的场域之中。这不只是个方法问题,这种类型的工作必须依托于作者本人的思想力度。表明这种力度的一个例子是对“道言观”的阐述,以及随之而来对王弼“言道死结”的疏解(414-423页),这绝不止于在某个哲学史纷争中选择立场,而是对一个基本哲学问题的深入探索;而在这个题域内,直到今天,绝大多数论者依然极喜欢滔滔不绝地教导我们大道是不可道的。

这样精彩的辨析,尤其是《天道》一书总体上体物揆情的深度,读者必须读原书才能了解。不过,我同时也愿意提出几样和作者相左的看法,尝试进入《天道》一书为我们提供的对话场域。

一,从大的话题说,我既不同意西方、印度、中国的“天下三分”说(194页),更不同意把它们排出低、中、高的座次,把中国安排在上首,让西方叨陪末座。在这个方向上,祥龙君走得如此之远,竟断言西方“做不出真正有趣的思想游戏”(200页)。说到“思想游戏”,就我个人的品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休谟和康德,罗素和杜威,如果说不上有趣,那真不知什么才叫“真正有趣”了。

无论对于中国人素质低劣论还是中国文化优越论,我承认自己都有点过敏。中国有中国的毛病,西方有西方的问题,我不愿在针砭现代化的弊病之际大而化之地批判西方文明,同时又忘掉东方世界特有的黑暗与愚昧。何况我从根本上就不认为有唯一最高的精神形态或“思想态势”。无论把“中国思想的真正位置”排在哪里,总有几分见外了,孔子庄子他们开始思想的时候,不知有柏拉图不知有佛陀不知自己该排在什么位置上。

其实,《天道》为维护其天下三分论,常须曲为之说。“印度文化中有强大的宗法、伦理、教派和种姓体系,也有暴力压迫和巨大的不幸,但她的根底处仍有一个超越的、非暴力的、宗教宽容的和众生平等的维度,或起码有做这种解释的可能性”(210页)。难道对于基督教就没有做这种解释的可能性吗?多数现代基督教神学家不正在做着这样的解释吗? 二,思想境界三等级论也给“对话”的描述造成了相当的困难。寻找佛学和中国本土精神的“实质性的接触点”,的确是一条好思路,但这种接触似不宜被描述为佛学终于达到了中国思想的高妙境界;如果事情真是那样,那么我们无非是从他者那里重又见到我们自己古已有之的东西,何尝当真接受过“外来者”?祥龙君所描述的思想对话,一团温厚的感应,我却会想到摩擦、难以下咽、陌异之为陌异的粗野力量,而这些也都是对话和理解的构成要素。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论调,把西方思想的现代转向和后现代转向说得像是西方思想向东方思想的输诚。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必要从西方思想和西方精神那里真正学到什么了。反过来,从希腊起,西方文明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相近水准的交流激荡,在向远亲近邻学习的时候,西方人勇于自我批判。西方思想的现代转向和后现代转向,包括海德格尔哲学在内,仍体现了西方思想充满生机不断开拓的趋势,其主动力来自西方开放精神的内在推动,而非另一种更高思想形态如中国思想的点拨。

三,祥龙君明察哲学与概念思维方式有“不解之缘”,他把西方思想排在最低一等,主要是因为西方采取了概念思维的方式,或把思想变成了哲学。《天道》全书贬斥概念思维方式,并为此引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为支持(191页)。

诗化哲学论者经常以概念“达不到”心灵深处等等来贬斥概念思维。其实,概念本来就不是用来达到心灵深处的,问题倒在于概念是不是来自心灵深处。西方思想注重概念建构,我们不能由此推断西方缺少心灵力量,我们下此断论之时可曾想着希腊和耶路撒冷,米开朗其罗和独立宣言?概念和观念是我们离不开的,至于应在何种方向上以及在何等程度上进行概念构造,是个“时中”的问题,没有抽象的原则。审时度势,“中国思想方式”恰恰需要增进其概念建构的强度而非反之。然而在实际上,中国的诗化哲学论者,在反概念这一点上,实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走得更远,海德格尔始终不曾否弃Begriff和Begrifflichkeit,维特根斯坦更不会那样。我们的确可以在这两位哲人那里找到很多批评哲学传统乃至嘲笑“哲学”的语录,但同时他们都经常在积极的意义上使用“哲学”这个词,例如,维特根斯坦把自己的几乎所有著作都冠以“哲学”二字。不是两位哲人西方流毒太深因而摇摆不定,而是他们都深知哲学及概念思维方式的两重性。到了中国,我们往往明眼看到他们力求融会贯通的“东方色彩”,而遗漏了他们的思想的建构性质。

比较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的学者,特容易把海德格尔老庄化,忘掉了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的传人,而西方哲学不同于中国思想的根本之处,可以表述为构成性,正是从这种构成性出发,发展出了西方的科学理论,有别于神话和阴阳五行的宇宙论。祥龙君很喜欢使用“构”和“构成”,这突出体现了作者的敏感。不过,从书中的阐述来看,所谓“缘构引发态”、“交构视域”、“构成边缘域”等等,都是发生性的,而非构成性的。我甚至觉得祥龙君似乎要通过“构成”这一类用词来平衡其反概念反构成的主旨。

四,据《天道》一书,概念思维的主要弊病在于拘囚于二值体系之中。所以,思想的主要任务即在于“消解掉西方传统哲学的范畴束缚,不让‘主体’‘实体’‘形式’‘本质’等等有二元化宿根的概念…主宰我们”(引言第3页)。奥义书把我们领到了阿特曼的大我境域之中,“一切由观念名相招致的二元区分”似乎都已消失,然而我们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到一种新的二元区分,即通过瑜伽达到的更高级的世界与日常经验维持的世俗世界的区分。西、印、中的低、中、高座次也是依二元宿孽的深浅排定的,因为印度思想只是似乎消除了二元区分,其实却只有中国天道思想真正活动在“朴真自然、与天地一气相通的道境”之中。

两向性属于哲学的本职题域,要求专门的分析,这里我只能提出几点结论式的异议,不遑细密论证。1,“二元宿根”并不单单伸入“概念思维”之中,这宿根一直扎入我们最原始的感受与最基本的思考——感受总带着好恶,思考总摸索着方向,没有零位的感受和思考。2,感受带着好恶,概念具有两向性,这些既不可恨,也不造成什么特别的麻烦。值得怀疑的,是用某一个概念及其必然携带的两向性来解释整个世界。我们真正要克服的,不是概念思维具有的两向性,而是用某一对“范畴”来概括天下万物的宏大理论。3,若说在阿特曼的大我境域之中,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到更高级的世界与日常经验维持的世俗世界的区分,那在哪里能摆脱这种感受?把中国思想说成最高明的,岂不也先要分出高级低级来?何需贵无为,反正无为而无不为,所谓贵在下,毕竟因为“上”善若水,可见无为、在下也得带着有为、在上这样的二元宿根才有意义,即使来到太极,蓦然回首,还有一个无极守在旁边。4,在我看来,由于中国语言文字格外工整对应,中国人倒格外喜欢挖掘或建构对偶关系;又由于中国的理论家不注重实验与分析,结果格外喜欢构建宏大理论。阴阳、理气、道器,所有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直到今天,我国学界仍有这个不注重实验与分析而单好宏大理论的毛病。祥龙君解释说,阴阳“并不是两个‘范畴’,由概括万物的基本属性而来”(243页),这样辩护是行不通的。现象和本质,主观和客观,或任何对应范畴,都不是对事物属性的概括。

五,部分由于对两向性的理解不同,祥龙君祓除二元宿根的办法,我也不尽同意。他似乎认为有一种终极的方法,可以克服较低级的西方传统思想方式,进到“终极境界”,就像海德格尔那样,“将问题推究到无可再退的终极处”,这时,“一切现成的二元区分,就都失去了逻辑的效力,而出现了两方相互引发和相互成就的构成局面”(引言第6-7也)。在这个“终极处”,我猜想,混沌未开万物合一,所以,不仅所有二元区分失去了逻辑效力,其它区分也一道消泯。源头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大谜团。我个人一直很怀疑谁能够乃至谁真愿意回到物我两忘主客齐泯的终极境界或“原始境界”。我们有时不分物我,有时不分彼此,有时却要行事行得一清二楚;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分个彼此,什么时候不应当彼此分明。但要知道这个,一条“处理终极问题所需要的终极视野”(186页)无济于事,我们只能在生活的重重险阻中学会这些,而且需要不断地学习。

其实,作者在这里所欲表达的思想既深刻又清楚:“缘就是源”(同页)。在我看,缘和源这样的概念恰恰隐示无论什么视野都不可能是终极的,视野和视野之间的沟通不靠另一个视野,而是因缘。在这个题域,我有时觉得海德格尔的表述已可疑问,而祥龙君的表述比海德格尔走得更远。Horizont这个词比“视野”要稍少视觉的意味,而且我只记得海德格尔使用“不断开拓的地平线”这一类的表达,不记得有“终极视野”这样的提法。依鄙见,“终极”最好不要和某些语词搭配,例如“‘缘起’的终极含义”(222页)就近乎矛盾用语。我认为祥龙君的体证不一定要坚持“终极视野”、“终极境界”这样的提法,无论如何,我不怀疑他在“终极问题”上的至深体会: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篇6

关键词:小人物;不顺从;命运

作为德国知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已被译为三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多个国家广为传播。由于伯尔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数出自社会阶层底部,人们对伯尔冠以“小人物的作家”的称号。伯尔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性体现在那些被社会宣布为“垃圾”的人和事上,而这些正是文学创作应该关注的题材。1963出版的长篇小说《小丑之见》正是伯尔这类小人物题材小说的经典之一。该小说一经问世便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广泛反响,引起了文学界热切地关注和激烈地讨论,是德国“不顺从文学”中重要的一笔。1972年,海因里希・伯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授奖证书上写道:“由于伯尔在作品中将他那个时代的广阔前景和对人物性格描写的杰出技巧结合起来,因此他对德国文学的复兴作出了贡献。”对于伯尔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学者认为《小丑之见》起了不容小觑的关键作用。

这部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发生在一个晚上约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以第一主人公汉斯和玛丽的情感变迁为主线,从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波恩一个富豪之子汉斯・施尼尔的故事,汉斯的内心独白、思绪回忆、电话交谈构成了整部小说。主人公汉斯虽然出身于当地养尊处优的富豪之家,优渥的物质生活唾手可得,却不屑于与伪善奢靡的上流社会人士同流合污。由于他不堪忍受周围虚伪庸俗的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地背叛了家庭,选择以扮演小丑为业,自愿同未婚女友玛丽过着自食其力的贫寒生活。然而,困顿清贫的生活令他们处处捉襟见肘,疲于应付;虔诚的天主教徒玛丽最终经不住周围恶俗世人的鄙夷嘲笑的眼光和无形的压力,在教会人士的恶意怂恿之下弃汉斯而去。爱人的离去无疑使汉斯遭受心灵重创。数年之后,陷入贫病交迫的汉斯最后竟沦落波恩火车站上卖唱的乞丐。本文试通过解读“小人物”汉斯扮演的小丑的人物角色特点,评析《小丑之见》欲传达的深层含义。

一、西方法西斯社会人情荒芜、良知泯灭,“小人物”渴望寻求生存的尊严

该小说主人公汉斯有着一个上流社会人士的家庭背景D父亲是“褐煤大王”百万富翁,母亲是“种族冲突调解协会执委会”主席。显赫的家庭背景使汉斯有足够的机会见识并参与到上层社会的交际场中,让他眼见耳闻“上流人士”的奢华卖弄与糜烂伪善。然而在显赫家庭虚伪的面纱背后,家庭成员之间却近乎无情的疏离。父亲悭吝铜臭,母亲被汉斯视为人道主义高帽下的纳粹遗老,父母关系冷漠紧张,风华正茂的姐姐亨丽黛被母亲送去纳粹高射炮部队早早充作“炮灰”,就连从前可以让他略微感到血亲温情的弟弟利奥,在进入神学院后,也变得颇有距离感。家庭徒有一具冰冷空壳,毫无温情可言也促成了汉斯最终与自己家庭的决裂。

汉斯不愿与虚伪、冷漠的现实社会同流合污,毅然决然地脱离了体面显赫的家庭,抛弃了进入上流社会名利场的机会,做了一个面涂浓妆,穿着滑稽,逗人取乐的小丑,以捍卫自己至真至纯崇高的爱情和人性。他将“小丑”当作了向虚伪的、非人性的、宣扬虚伪道德的现实世界“宣战”的方式,当作了他保护自己,但也是嘲弄自己,嘲弄世界,并与可憎的世界保持距离的外衣。该小说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在1959年接受乌珀塔尔市爱德华・冯・德・海特奖时,曾做过题为“语言作为自由的庇护所”的讲话,其中提到“小丑的自由”――“他还有着人的尊严”。而伯尔的这部小说《小丑之见》的主人公汉斯也正是在小丑的外衣下可怜地固守着不同流合污的良知和追求真爱的人的尊严。

二、残酷黑暗的现实迫使落魄的“小人物”向“大人物”们宣战

作为小丑――下等的小人物――汉斯的求生遭遇与上层社会的糜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汉斯有了一个特殊的视角观感周围的世界,更加剧了对伪善的上流人士和宗教组织的不屑与痛恨,爱人玛丽的离去便成为这种情绪的直接导火索。通过汉斯在波鸿及回到波恩后十几次往来的电话,汉斯与政教人士展开了未直面的交锋与痛斥。小说的叙述脉络基本上就是由汉斯回到波恩后的回忆及往来的十几次电话编织起来的。汉斯与以往亲朋好友的对话,占用了小说相当大的篇幅,同时,也成为铺陈小说情节的重要手段。对话的生动性,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感,人物性格也在对话中凸现出来,增加了小说的画面感与感染力。

在十几次电话中,汉斯主要向两类人物展开了咄咄逼人地宣战与讨伐。

(一)对虚伪的教徒和教会上层人物

汉斯舞台表演意外失败之后,主办方,同时也是“基督教某教育团体的头头”科斯特与他的两次对话,不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隔着门,科斯特从冷淡阿谀到“虐待狂”的面目,通过对话一步步显露,基督徒“良心”的外衣在金钱与利益面前被毫无顾忌地撕个粉碎。汉斯言语中充满了对这个虚伪的基督教徒的讥讽和嘲弄。而科斯特对金钱的吝啬和违约的龌龊行为也形成了对基督教所谓“良心”的极大讽刺。

而在与弗雷德博夫人的电话交谈中,弗雷德博夫人的冷漠态度与婚前判若两人,也成为教会人士将纯真善良的人改造成冷漠冰冷的人的佐证。

与两个天主教徒金克尔和佐默维尔特的电话交锋更是直指宗教外衣下扭曲和扼杀真正人性的真实面目:

“每个天主教教友都来敲打她(指玛丽――笔者注)那可怜的良心,仅仅为了一张破纸片就驱使她过着不道德的通奸生活。”

“向她(指玛丽――笔者注)指出法律和教规上的漏洞,怂恿她离开我。”

这部小说对西方社会天主教会虚伪、无情和丑恶的一面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指出宗教戕害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纯真的感情,戕害了人健康的精神世界。

(二)对披着人道主义外衣的纳粹分子

苦于生计,汉斯离家五年后给作为“种族冲突调解协会执委会主席”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然而,这最终也变成了他质问与控诉假人道主义真纳粹主义分子的战场。

“我是犹太美国佬执行委员会的代表,请令媛来接电话。”

语言似乎诙谐,汉斯内心却满含血泪与激愤。因此,当母亲指出他打电话的真正用意时,汉斯并未低头,而是坚决地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这似乎有悖初衷――借钱,却又合乎情理的――母亲表面的人道主义与本质的纳粹主义是他毅然离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斯每次打出去的电话几乎都是为了“求助”,然而,事实上,大多数电话交谈都变成了他向对方讨伐的战场,奏响了宣战的战歌。他始终未向丑恶的政教势力和伪善的上层人士“认错”或委曲求全,相反,他把“借钱”当作了迎头痛击、大声宣战的契机,狠狠揭露了种种丑恶嘴脸的阴险、不可告人的真实目的,讥讽了当时西德社会政教同流合污、教会欺世盗名、扼杀质朴人性的冷酷与虚伪,凸现了汉斯倔强、不顺从的鲜明个性。

三、法西斯统治注定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控诉无门

令人深思的是,汉斯从离家做小丑,到爱情遭背叛,事业受挫折,不得不电话电报“求助”,最后又被迫流落街头卖唱,恰恰显示了小丑的自我保护方式是多么脆弱而不堪一击。作为小丑,他沉重地喘息,麻木地表演,疲惫地生存。小说开篇第一段就向读者描述了主人公作为小丑的奔波劳碌、沉闷单调、机械乏味的程序化生活。而最心爱的人玛丽的离开却让这样简单麻木的生活也混乱了起来――“我有时颠三倒四,把旅馆与车站相混淆,不是在旅馆门房旁紧张地寻找我的火车票,就是在车站剪票口向铁路工作人员询问我的房间号码”。当主人公以自嘲的口吻谈论自己的职业时,也吐露了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苦――“只不过是一种绝望的冷漠而已,我就是凭借这种冷漠感情使自己变成一个木偶的”。小丑犯错、小丑自嘲、小丑怯场、被迫上场寓意了小人物在冰冷可怖的世界凄惨无望的生活D他可以嘲笑自己,却无法抵抗和选择最终的道路,无法避免“被人推上台”,不得不面对这个冷酷虚伪的世界,小丑真实的内心被压抑和扼杀。小说中,汉斯受伤之后,暂时脱去了小丑的外衣,然而就在他身心俱伤的时候,从亲人到往常联络密切的好友或避而远之,或恶意嘲讽,或表面同情关怀,实则冷酷无情。这使他发现,如果脱离了小丑这个求生的手段,他甚至是无法生存的。当汉斯 “从阳台一拐一拐的走到浴室去化妆”时,在镜子里看到的“已不是一个小丑,而是一个死人―― 一个表演死人的死人”。爱人的抛弃使他失去了最后一点可以抵抗现实世界丑恶、虚伪、冷酷的心灵慰籍。冷漠的家庭关系,冷酷的社会人情,让汉斯心如死灰,最终还是不得不重涂妆粉,到街头卖唱,有距离地、孤独地同时又无限悲凉与绝望地,在冷酷的现实世界里挣扎地生存,内心落魄身心俱伤的小丑与喧闹的狂欢节形成巨大的反差。不禁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主人公汉斯既凄凉、痛苦、愤懑,又对自身微弱的力量无法与黑暗的社会大环境相抗衡的无可奈何与矛盾。

四、总结

这部长篇小说一方面通过描写作为“小人物”的主人公为生活奋斗,与社会抗争的艰辛历程,挖掘和赞扬了“小人物”保有的善良、纯真、美好、可贵的人性。“作者在批判生活中德丑恶的同时着力于表现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美,从而赋予作品以更高的冒雪意义和批判意义,这也是他所提倡的‘人性的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也通过主人公汉斯所扮演的小丑的独特视角,运用讽刺、戏谑的手法控诉了西德阿登纳时代的沆c一气的政治宗教势力,二战后改头换面、顶着人道主义面纱重新得势的法西斯遗老遗少以及道德观念陈腐虚伪的教会上层人士,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当时西德社会的种种潜在危机,哀叹了“不顺从的小人物”欲与整个社会环境或庞大的国家机器进行辩驳与角力,却最终仍以实质上的“失败”而收场的凄惨可悲的命运。

注释:

黄明嘉:《追求美的小丑――评伯尔的长篇小说》,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第128页。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3.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17页。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3页。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页。

海因里希・伯尔(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16页。

高年生:《评小丑之见的思想艺术特色》,载《外国文学》1986年第5期,第78页

参考文献:

[1]海因里希・伯尔( 德). 小丑之见[M].高年生,张烈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高年生.评小丑之见的思想艺术特色[J].外国文学,1986(5):78.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篇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理念得到全国范围的广泛接纳,终身学习行动在我国各个领域迅速有序地开展。在企业中,关于终身学习有两个突出的新趋势,其一是企业大学的大量兴起,其二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E-learning的大量应用。本文将对终身学习在行业企业中的这两个新的发展趋势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 终身学习;企业大学;企业E-learning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3―0017―06

2011年11月,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早在2005年,福建省颁布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的两个关于终身教育的地方性规定。辨析两个地方条例,体现了如下一些主要观点:

――关于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辨析。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两个概念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实现学习型社会,但是理念与侧重点有差异。终身教育概念侧重于以政府和学校为本位,提供“教”与知识传播的服务;终身学习概念侧重于以学习者为本位,学习与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知识技能与态度,从而实现个人的最大发展和完善。从社会化学习趋势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角度出发,终身教育理念逐渐向终身学习理念转变。目前,上海市和福建省的条例中使用的都是“终身教育”概念。这两个条例主要是从行政角度规范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的指导性意见,而不是用来规范学习者的;另外,我国现阶段终身学习的推动是以各级教育部门为主、其它部门为辅的格局,从工作层面来考虑,使用终身教育概念或更能调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

――终身教育范围与终身教育体系。关于终身学习范围,也就是本条例所指的对象,上海市及福建省将终身教育范围确定为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福建的条例中的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外有组织的终身教育活动”,上海的条例中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条例所称的终身教育,是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外的各级各类有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关于终身教育体系,国际上流行的观点认为:终身教育体系包括一切的教育培训活动。上海市也明确指出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对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已经有较完整的制度,而最需要规范和指导的是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大量的成人教育培训等终身教育活动。可见,条例中所确定的终身教育范围的内涵,比终身教育体系的内涵要小。上海市及福建省制定的终身教育条例的范围限定于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是与我国教育特征相适宜的。

――终身学习工作的领导与工作推进。上海成立了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学习促进委员会。福建成立了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政府的多个部门如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改革与发展委员会等共同组成,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行政部门,也即,具体的工作由教育部门来推动与实施。这一安排考量了现有的从事终身学习方面的专职兼职教师及教育资源共享的整合。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了全社会最主要的师资力量,也掌握了最主要的教育资源,由教育行政部门去统领终身教育在现阶段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指出了网络教育及开放大学的重要性。上海的终身教育条例第二十一条指出:“鼓励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开展终身教育活动”,“本市设立的开放大学,应该逐步整合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学习平台”。信息技术社会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特征,通过信息技术方式进行学习具有anyone、anywhere、anytime等多种优势,并且节约资金,因此这种方式将是未来的主要学习方式。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极大提高了职工学习的覆盖率,并且使得社会化学习成为可能,这些与终身学习的主要理念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完全吻合的。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具有良好的成人教育资源及组织建设,未来也必然是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支柱。

我终于见到大海作文篇8

原文:

Whenever it is low water, winter or summer, night or day, they must rise to pick shellfish from the rocks; and the women either dive to collect sea-eggs, or sit patiently in their canoes, and with a baited hair-line without any hook, jerk out little fish. ——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by Charles Darwin

无论冬夏,黑夜或白天,每当海潮后退时,他们(居住在南美洲最南端火地岛的印第安人,19世纪遭到殖民者的大规模屠杀,目前几乎绝迹)就必须起身,走到岩石上去拾取贝类,妇女们或则潜入水中捕捞海胆,或则耐心地坐在独木船上,用装有食饵而没有钩子的钓丝放进水里去,不断用急抽的方法钓起小鱼。——《小猎犬号航海记》(查尔斯·达尔文)

解读:

读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潜水”这么粗重的活儿要女人来干?是火地人歧视女性吗?诚然,火地人在饥荒年代,会先选择杀死年老的妇女当食物来吃而留下狗,但这并不能说明火地人“歧视妇女”或该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不如狗。在生产力和生活资料都十分低下和缺乏的火地人眼里,不过是“狗会捕捉海獭,可是老太婆不会”的单纯原因而已。

其实,火地人选择以女性进行潜水捕捞的生产方式,这本身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众所周知,女性的皮下脂肪比男性要厚,也就是讲,女性的抗寒能力在生理上就优于男性,她们在低温环境中作业的时间要比男性坚持得长。另外,女性的生殖腺(卵巢)位于体内(盆腔),而男性的生殖腺()位于体外的阴囊里,这样的位置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明显比女性大。长期将这些器官暴露在低温环境下,将势必会因该部位的温度过低而导致损伤。从临床上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潜水装备远不及今天发达,不孕不育曾多见于男性潜水员,而女性的患病率却几乎为0。

我曾经在亚马纳人(火地人的一支)生活过的大火地岛(火地岛群岛的主岛)南端考察。亚马纳人正是达尔文在这段文字中所描述的种族,他们主要以鱼类和海洋动物为食。盛夏季节(1月末)在海滩上采集标本,清风徐来(这里地处西风带,终年刮着或强或弱的风),我赶忙紧了紧冲锋衣的领口。有时把手伸进一尺深的水里捞取贝类的时候,起先还觉得可以坚持,但缩手回来,感觉到刺骨的冰冷,这里年平均温度7℃,此时的气温在10℃上下,正午温度能达到14℃左右,而水温还不到气温的一半,大约7℃左右,这样的水温大概只有冬泳爱好者才敢在下水。而亚马纳人是要终年在这样的冷水中获取食物的。选择女性从事潜水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发现,男性长期从事潜水作业后,会失去生育能力,这对种族的繁育十分不利,和众多原始部族一样,火地人十分注意这个问题,他们把生殖和种族的繁衍看得无比的重要。

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罕见,明代的《天工开物》记载,“(于阗国)其俗以女人赤身没水而取者(和田玉),云阴气相召,则玉留不逝,易于捞取”;无独有偶,在我国古代,江浙及福建一带从事“没(mo)人”行业的,有很多都是女性,她们以每日下潜至深海捕捞巨大的珍珠贝和各种珍稀的海产为生。清代著名警世小说《镜花缘》中,塑造了一位叫廉锦枫的奇女子,从小练就一身水性,从小潜海捞参,孝奉老母,但在一次深海作业后,被一个渔人用渔网捕获,那渔人竟把她捆缚于船头,准备上岸后卖掉。幸亏遇见因科举落第随大舅子林之洋出海的唐敖。唐敖可怜这个女孩子,当即出银赎救。为报答恩人,廉锦枫请唐敖略候,自己一个猛子重返大海,从一个巨大的珠贝中取出一枚大珍珠送给了唐敖。民国时,梅兰芳先生曾将其故事改成京剧唱腔,我还记得其中有这么两句,“身背着这青锋海底潜行,又只见众水族纷纷成阵,是蛟螭是鱼鳖异状奇形,我这里捋虾须将它擒定。”《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青年时代曾游历东南沿海,他采撷该地区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最终写就名著《镜花缘》。不难看出,廉锦枫的原型就取自当地众多女没人(古代潜水员)形象,而这段唱词,也正是对她们机智勇敢的赞美与写照。

上一篇:简单的端午小报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消防公开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