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建筑与结构

时间:2022-08-23 01:59:47

蒙古包建筑与结构

【摘要】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 在比较蒙古族建筑历史与现状和阐述其成因、特点的基础上, 探寻蒙古族建筑中体现出的文化适应与变迁,同时总结提炼出蒙古族建筑中的元素精华。

【关键词】蒙古包;生活技术;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TU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75-01

沈阳帐篷租赁,蒙古包的历史背景及优点。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0-150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120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0毫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数的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一、适应游牧生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搭盖迅速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三、拆卸容易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四、装载方便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五、搬迁轻便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六、永恒的日晷

蒙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着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来计算时间。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据学者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盖。计算时刻最标准的蒙古包应是四个哈那(十四个头)。六十根乌尼(门头上有四根乌尼),门冲东南开,这是当初的规定。根据日光照进套瑙外圈、乌尼头儿、乌尼中间、哈那头儿、哈那中间、被桌、正座垫子、东面垫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时间。根据这种划分的时辰,可以有钟点,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营生。总之,在家的人从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阳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蒙古包计算时辰从兔(卯)时开始(按现在六点),到鸡(酉)时结束(按现在十八点)。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还是靠看日影过日子的。

七、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给你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蒙古包是一个半球体,蒙古包的套瑙开在当顶上,日出日落阳光都能照进来,因此始终敞亮 。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烟尘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蒙古包里永远有明亮充足的阳光 ,始终洋溢着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气。其次,蒙古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把毡包的各个部件用精巧的工艺制作出来,使它有着独特的美感。从远处看,它像草原上一颗洁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毡包上的花纹更加清晰美丽。蒙古人在制作毡包时,在顶毡、顶棚、围毡的边上,都要用驼毛和马鬃马尾搓成细绳缝上去。在雪白的毡上镶上一条黑边,黑白分明,看起来非常美观。在围毡上箍紧的三条宽大的围绳,与其交叉的六条绳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来。在顶棚和围毡衔接的地方,为了防止风灌进去,用皮条做成吉祥图案,在包顶缠绕一周,是毡包显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纳有云头花纹的毡子或刻着花草的木头,做成墙脚围子。蒙古包的毡子也很讲究,周边纳有各种花纹,中间是吉祥图案和云文图案。蒙古包绣纳门头上的毡子或门框横木,也要绣刻各种花纹,包顶的外罩更是占尽风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顶毡"。用外罩布苫上顶毡,把套瑙那么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从哪个方向看也是莲花瓣、云头花。一则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等做工讲究,架木和苫毡很般配。二则在地面铺满纳绣的毡子,用各种颜色毛线镶出边来,中间绣上云纹和吉祥图案。三则蒙古包里的家具,从佛龛开始,到被桌、箱子、竖柜、碗架,无不彩绘刀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坐在这样的蒙古包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上一篇:绘画创作为社会服务才大自己玩玩才小 下一篇:寻找艺术大师野田弘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