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出版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时间:2022-08-23 01:29:53

浅谈网络出版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摘 要]网络文学出版、网络杂志出版、网络报纸出版、博客出版等网络出版主要形式日渐成熟。各大网站的读书频道为普通人提供了创作平台和作品出版的机会,出版不再是某些组织的特权,而成为每个人的权利。网络出版在发展的过程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著作权问题是网络出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出版问题;版权保护

一、网络出版的定义

我国《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条例》对网络出版的界定如下:网络出版,又称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二、网络出版中面临的问题

在网络上,著作权被侵犯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网络上对著作权的侵犯存有隐蔽性、迅速性、全球性以及罪证难以收集等特点。

1.互联网的特性造成了侵权易、维权难

一部网络出版作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被不法者侵权,被侵权人甚至难以发觉,但是,作品侵权后却能在瞬间传遍全世界。著作权人如果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要付出极大的风险与成本。不像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被侵权,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有形的物证,网络出版作品被侵权后,不法者可以轻易地从计算机中删除被侵权作品,造成诉讼证据难以被有效收集的窘境。

2.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问题

相对于传统出版,网络出版是一种崭新的出版形式,它使人人出版成为可能。因此网络出版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传统出版商和专业网络出版公司,同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开发商(ISP)和提供内容服务的开发商(ICP)也是网络出版的主力。网络侵权行为的实施离不开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因此必须规范网络服商的行为,尽量明确网络服务商对著作权侵权的过错责任,从而对其行为进行约束。

3.取得在先作品的授权问题

多媒体是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多媒体作品的创作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于大量的在先作品。这些作品的权利人有可能多达上百人,也有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甚至无法确认权利人是谁。在这种情况下,如要求多媒体开发者逐一去取得在先作品权利人的许可,所花费的金钱和时间都极为可观。这一点是现行多媒体开发者最难解决的问题一,也是阻碍多媒体发展的主要障碍。

4.署名与作者真实身份问题

作者享有署名权,其有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也有不署名的权利;有署真名的权利,也有署假名、笔名的权利。然而,一旦发生侵权纠纷,不在作品上署名或署了假名、笔名的作者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呢?在网络环境下,作者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作品上载到互联网上,自己就相当于出版者,这样自己当然不在法律上为自己证明身份了,其他人也无法证明,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作出新的规定外,作者对自己权利的慎用或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不失为一种“自救”的方法。

5.合作作者身份认定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对这个问题的规定比较简略:“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但在网络环境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文学家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工作,创作出软件、数据库、多媒体作品或文学作品、学术论著等,他们各自的身份如何界定?贡献又如何划分?在这种情况下,合作作品还能细分为共同创作的作品和集体作品吗?

6.同名或替名作者真实身份认定问题

在传统的出版方式下,作者真实身份的认定可以通过手稿的笔迹鉴定或出版单位原始的收稿登记来证明,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手稿”已失去个人的笔迹特征,无法辨别出谁是作品的作者。一旦作品上网后,同名者可能将对方的成果据为己有,也可能发生侵权纠纷时难以替自己洗刷,辨认真伪变得十分困难。

三、网络出版版权的技术保护

在互联网上,维护权利的成本与风险都很高,而侵权的成本与风险却很低,甚至为零。在这种环境下,著作权人为防止他人对网络出版作品的非法使用,必然会在版权作品上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令使用者不能任意复制、发行、传播和修改,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其合法权益的目的。

常见的技术保护措施按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控制访问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如设置密码、付费浏览等,目的主要是使用户未经允许无法访问、接触某个网页或该网站的某些内容。

二是控制传播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主要是防止作品未经许可的复制、打印等,这是著作权人关心的重点。

三是识别非授权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它隐蔽在数字化作品中,以识别作品及著作权人,鉴定作品的真伪,为司法救助提供侵权的证据。

四是制裁非授权使用的技术保护措施,一般通过在著作权作品内暗藏一定的程序的手段进行防护。

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应用带来了迅速、完善与廉价的复制方式和传播方式,著作权面临着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从未有过的又一次复制与传播技术的革命性挑战。在不妨碍文化的前提,保护著作权人在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利益,从而维护著作权的稳固,促进科学、艺术的创作发展,是著作权制度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党跃臣,曹树人.《网络出版知识产权导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5.1.

[2]段维.《网络时代的版权法律保护》.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10.1.

[3]匤文波.《电子与网络出版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1.

[4]包鹏程,范文婷,何海巍.《电子出版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1.(编辑/永安)

上一篇:强化复习策略,应对历史高考 下一篇:试论少儿图书对编辑素质的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