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声乐教育现状研究

时间:2022-08-23 01:19:12

少儿声乐教育现状研究

一、社会少儿声乐教育的现状

笔者为搜集有关少儿声乐学习的资料,查找了大量资料。在资料中,有80%左右的论文是近几年创作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少儿声乐学习群体的增加已经慢慢开始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在所调查的资料中有小部分论文是将少儿声乐学习作为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这也反应了开始有越来越来多的学术人才关注这一学科了。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对少儿声乐理论学习提供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言,有关少儿声乐教学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其研究依旧是停留在表层。

二、社会少儿声乐教育的优势

(一)弹性教育社会少儿声乐教育的授课方式灵活

授课周期灵活,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等几种授课方式都是社会声乐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在个别课的教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儿童的理解能力、嗓音特点以及感知能力来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也方便课程安排随孩子和教师的时间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为声乐教育找寻最佳的时机。同时授课的方式也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二)针对性强由于面对的孩子少

老师可以全面的去了解每一个儿童的情况,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随时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能达到想要的授课效果。同时除了个别课外,小组课和集体课也是较为常见的上课方式,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有助于孩子声音性练习的趣味活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的影响,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最大限度的培养孩子的兴趣。

(三)培养良好的乐感

良好的音准和乐感对提高孩子在声乐方面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经过声乐练习后,孩子可以建立很好的音准和乐感。例如,笔者的亲身经历,一个五音不全的孩子经过长时间的声乐训练后可以完整唱出很多首歌曲。所以不要害怕自己五音不全,只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这种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有所改换的。儿童也可以通过乐器的学习如二胡、小提琴等来练习声乐,器乐互相影响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社会少儿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构建

中、小学音乐教师是目前社会少儿声乐教师队伍的主要师资力量,也有少量专业音乐院校教师和艺术团体的演员作为兼职。总体来看,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整体缺乏稳定及高水平的师资。笔者认为,广大声乐工作者可以去深入探讨少儿声乐教育这一领域,如果学生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接受高水平声乐知识的学习,那么学生以后的就业机会就会有所增加,使学生在工作中少走弯路,也能缓解社会少儿声乐人才缺乏的现状。

(二)理论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实际教学中还缺乏有力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对于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匮乏。由于目前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少儿的变声期有所提前,这对声乐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少儿进入变声期之后的训练和识别是尤为重要的。如何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声乐训练和练习,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理论作为指导。

(三)训练方法有待提高

作为教师非常有必要了解少年儿童在变声期之前的嗓音特点,针对这一时期少儿嗓音的特殊性,开展慎重的声音训练,把握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同时也要合理分配授课内容,在声乐训练之外,多给孩子一些音乐感觉和表现力的培养,应避免一整节课都在唱,这样既有些枯燥,也会造成声带疲劳。首先,在中低声区训练时应该先鼓励少儿多自然的歌唱,等到少儿可以在高声区训练时,再引导少儿用假声歌唱。有一部分的孩子唱歌的音量很大,属于喊唱,用很高的音,久而久之声带会产生病变

四、总结

少儿声乐教育可以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力,通过有效的练习,对儿童个性的培养和全面的发展都有着促进的作用。所以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应更好的发挥其优势所在,可以和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以此来增加少儿声乐艺术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力。如今社会少儿声乐教育市场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但缺乏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对少儿声乐教师资格的审查或开设专业师资培训课程。如果能有有关少儿声乐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那么社会少儿声乐教育一定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更加系统、健康的发展。

作者:华琼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文化馆

上一篇: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中民族性的价值 下一篇:小学语文新课堂现代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