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几个角度

时间:2022-08-22 11:29:59

教学反思的几个角度

教师的成长=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反思”,也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反思些什么呢?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

一、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同时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制定每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指向学生,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思教学目标,首先要看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切合文本核心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是反思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再次需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就是反思教学效果问题。每节课后语文教师都要对课前的“预设”进行分析,检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出现“表面达成”现象,认真查找原因,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二、反思教学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着眼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指出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从教学内容角度反思,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程度。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是教师课后反思的重点,我们的教学内容有着多样的形式上和丰富的内涵,仅凭熟悉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即使面对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领悟不同,最后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三、反思教学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并且课后进行反思巩固,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学生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正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四、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不仅仅要传授,更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体验、感悟、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教师不仅应及时捕捉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重组,还要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提炼,为教研积累第一手素材。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又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反思使教师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更加和谐生动,使学生消除对语文课堂产生的倦怠情绪,这样才可能逐步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总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走向优质高效,必须加强反思意识,才能在此基础上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教学效果。

上一篇:如何处理高考语言运用试题 下一篇: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