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22 09:12:27

开放式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摘 要: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意性、责任心、用健康与批判的视角去看待建筑的本事,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有素质、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建筑师为目的。目前大部分《课程设计》教学中实践性环节很匮乏,因此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相探讨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程设计;改革;方法

建筑是一种实体的物理体,在物理体内实现有价值的人类生活,为了实现价值需要一定的空间关系使人们活动自如、生活舒适。另外,还要用科学方法追求“艺术”与“技术”综合体的学问。因此,建筑学教育目的大体分三方面;创意性的探求、道德涵养、实践奉献。

设计是一种创新、创造过程。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规范、发展趋势、设计理念去创造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过程。在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课程设计》的场地都是教师限定的1~3个指定地点,设计中以外观为主、闭门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只想在书本和设计资料集中模仿,并找出答案。为了避免这种教学模式,本人以《图书馆设计》为例浅谈一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过程大体包括三方面;场地选址及调研、设计阶段、动手制作模型阶段。

一、场地选址及调研

场地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选址。如图书馆选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置,还要满足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那么在《课程设计》中,教师不要给学生一个指定的场地,而且让学生根据以上的要求自己去选择合理的地段,然后根据地形图确定尺寸,如果没有地形图那么让学生到实地测量场地。场地确定以后不要着急画图,而且让学生去调研。调研时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去,而且分组后给每一位学生一个主题内容。调研时首先需要和调研单位的领导或专家进行对建筑物的长处与短处的采访,然后一位学生负责拍照,一位学生画功能关系草图,一位学生画平面草图,二位学生画立面图,调研结束后每一位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然后进入设计阶段。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分为两个部分;设计前期阶段和实施设计阶段。设计前期阶段包括;场地设计及功能关系草图,实施阶段有手绘阶段和电脑绘图阶段,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细场地布置图及周边关系、效果图、排版等。根据不同的功能还要增加一些内容,比如:流线分析图、视觉效果图、灯光分析图等。

(一)场地设计及功能关系草图。设计前期阶段到场地进行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的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确定场地主入口和次入口及建筑物的位置、绿地、停车场等后绘制简略的场地布置草图。实施设计之前第二步要做的是根据调研图书馆的印象,去梳理图书馆功能的关系草图,比如;入口处、情报服务中心区、阅览区、藏书去、馆员工作和办公区、公共活动区、技术设备区、生活区之间的关系草图,理解和读懂他们之间的互助和流线、主从关系后,进入实施设计阶段。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布置平面。

(二)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场地设计详图、效果图、排版。平面图先画草图以便修改,当草图中的功能关系合理,房间大小满足规范要求、房间布置合理、流线清楚的时候进行手绘,手绘可以增加学生的尺寸感、门窗设置位置及结构合理性,等手绘完成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平面图的设计。

立面图,根据平面图先用手绘四个面的立面图,通过立面图的手绘,让学生了解维特鲁威五条标准;规则、秩序、适度、构思、手法。也通过立面图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让学生了解每条线条的含义,使其达到更加和谐美丽。手绘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立面图的设计。

剖面图,根据平面图剖横、纵向较有特点的部位,而后用手绘。通过手绘了解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垂直联系、简单的结构表现手法及人、建筑、环境之间的表现方法。手绘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剖面图的设计。

场地设计详图,根据2.1场地设计草图和已完成的平面、立面图直接利用CAD软件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首先确定场地内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对其他剩余的场地进行绿化环境设计、造型设计、附属建筑物及停车场的设计。

效果图,根据以上的2次元图像,在利用3D软件绘制效果图。通过效果图的绘制,使学生了解周边环境和造型对建筑物的影响,材质与颜色对建筑物的影响,视觉与光环境的变化下产生的不同效果。因此能够读懂色彩、影子、材质、背景对建筑物的重要性。

排版,以上内容完成后利用PDF软件进行排版。通过排版使学生掌握怎样在板面上表达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而且还要结合艺术表现的方法。

(三)制作模型。设计阶段完成后要进行最后的模型制作。通过模型材料的切割和组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进一步了解建筑物的空间组合结构,理解建筑设计表现的技巧。

三、结论

场地选址、调研、制作模型等实践性环节与《课程设计》教学相结合,避开以前的关门教学,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现场适应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然而通过手绘的环节,使学生有了对功能关系及尺寸模数的认知、线条与美学的含义。根据电脑的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为将来适应社会的服务提供基础,也使学生认知色彩、影子、材质、背景对建筑物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鲍家声编著.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2]付瑶主.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3]罗杰・斯克鲁顿著(英),刘先觉译.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4]清州大学校编.(韩).教育课程便览[R].韩国清州,清州大学校出版,2005年.

[5]柳熙俊主编.(韩).建筑设计故事[M].韩国首尔,文运堂出版社,2002年.

上一篇:去斜率信号的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的FPGA实现 下一篇:浅谈日语中的汉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