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

时间:2022-08-22 08:31:37

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

摘要 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而城市化的适度推进又能扩大有效需求,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育,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须协调并进,过度城市化与过低城市化都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都是经济增长、生产率提高和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者。

关键字 城市化 集聚效应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的特征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从普遍性来看,城市具有密集性,即巨大数量的人口和高度的密集性;从经济的性质出发,城市具有由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经济活动支配着的市场常驻地的性质,简称“非农业的土地利用”;从社会的观点来观察,城市具有流动性和多样性,这种性质同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1.城市的形成

所有的城市都存在着基本的特征,即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中。对于城市形成的原因,各个领域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究其原因在于城市职能的多样性。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脱离不开经济方面的原因。经济力量始终是决定城市规模、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根本力量。决定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力量主要有三个: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比较利益是城市形成的源动力,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人们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差异,自然就会产生比较利益。

大多数城市的出现都源于大规模活动的经济利益。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它为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

聚集经济提供了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所谓聚集经济,是指“因企业(或活动)设址接近另一个企业(或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节约”。

城市生活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城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因素在促使人们倾向于城市生活?第二,为什么在最近一个世纪里城市化加速发展得这样快?巴顿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而是经历了许多不连续的步骤与阶段。今天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激增,与过去的城市发展全然是两回事。

2.城市的系统

由于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整理和掌握,我们有必要先把城市当作一个系统来把握。在后文中将要论述的内容,也大都与城市系统的这两方面相关联。

其一,不论哪一个城市,要想作为一个城市而存在的话,那么,在构成城市的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就存在着某种内部的平衡问题,我们称为“城市内系统”。城市经济活动和为它们服务的城市设施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如果一个城市的规模较大,是具有城市中心职能的完整的市场圈,那么需要设有广阔地域的生活圈。

其二,城市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不仅与作为腹地的农村相联系,而且还要和其他城市结成相互依存关系,在各城市之间,存在着城市职能的分散和互补,在这里存在着某种外部的平衡问题,我们称为“城市间系统”。从理论上分析城市职能的分布,或者说是各城市的层次结构,有中心地理论。在各种各样市场圈的中心位置上,发挥中心市场职能的性质叫中心性,这个中心市场的所在地叫做中心地。

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必经的过程。就城市化的内容而言,大体上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在经济基础过程中的城市化现象;一是在社会的文化过程(或上层结构)中的城市化现象。本文所探讨的城市化是前者,即经济基础过程中的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城市化的具体形式、途径、速度可以因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客观历史发展过程却并不会因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城市化是城乡关系的转型,其标志是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城市化、城市现代化,都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经济过程。

城市化的浪潮使城市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并且使居民能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所创造的现代化生活设施。这就是城市现代化作为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当人口和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城市地区的时候,公共设施费用比之人口平均分散在全国更为经济。对于个人来说,城市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设施和舒适的环境。这在农村是不能得到的,农村即使可以提供这些设施,代价也极为昂贵。企业发现在城市里进行生产,其费用比在其它地方远为低廉,因而它们选定地点时,这一点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对于城市化过程开始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传统的学说认为城市化最初是从农村生活慢慢地演变过来的。劳动的进一步分工,乡村规模增大与专业分工具有更大的经济性。工业被吸引过来,其原因在于城市能够以大规模占有本地市场、提供熟练和非熟练的劳动力、便于利用辅助工业等各种形式显示出聚集经济的优越性。对个人而言,城市可以提供广泛的服务事业,还能提供安全保障和就业。从各方面来说,城市化过程一旦开始,他就形成自行增长的市场力量,这些力量促使各种要素和人口不断流入城市。这种传统的说法遭到简・雅各布斯的批评,她认为城市和城市生活先于农村的发展,城市是从集市中心发展起来的。

这两种解释一开始似乎相互排斥,巴顿认为对于产生城市的一些解释,我们均可以设想它们是正确的,相互分隔,在地理上不同的地区,城市的发展具有独立和互不联系的性质。

对于第二个问题,不同于之前的城市生活发展,近期出现的城市化高潮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现象。改变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是促使城市发展的一种积极刺激,工业化的到来提供了这种必需的动力。

2.城市聚集经济效益

现在我们会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今天工业与人口仍然在向城市集中?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考察选定城市地区所能得到的效益是什么。

从本质上看,城市经济是空间集中的经济。人口、企业和各种活动的空间聚集才形成城市,才存在城市经济。这里所指的集中,是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指定的地区或城市。工业在地理上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大家所能享有的所谓“聚集经济效益”。从而使城市产生吸引力(聚集经济)和排斥力(聚集不经济),藉此主导并推动着城市的发展、壮大、衰退及相应的结构变动。

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城市因空间聚集而产生,又因空间聚集而发展壮大;城市的物质、经济结构既是空间聚集的结果,也是城市聚集演化的基础;空间聚集既是城市吸引力的产生原因,也是各类城市问题的产生根源;没有空间聚集,就没有城市经济。

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为企业与工厂产生外在利益时,就出现了聚集经济效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聚集经济效益都是外在的:当某一单个企业在某一特定地区发展而享有利益时,比如那些由于扩大规模而增加利润的经济,应该是严格地属于内在的。

聚集经济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是指一定有限区域内随着某一产业总产出的增加而引起的该产业内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后者是指“当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地区时,产生的成本节约”。

聚集经济产生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有关社会经济活动的成本。

2 空间集中所产生的大数法则效益。多个行为个体(居民和企业)及其活动的空间聚集,使任何一项活动都会有足够多的个体与之相适应,从而减弱由社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损失。

3 空间集中的互补性利益。

4空间集中所产生的信息交流。

正是由于上述聚集经济效益,人口、企业不断地趋于地理上的集中,从而推动力城市的形成。

三、城市化拉动经济发展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对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额都占全国70%以上,城市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从经济效益上看,城镇的经济效益要大大高于农村,大城市的经济效益要高于中小城市。

如果运输成本和内部规模经济是城市发展唯一的经济理由,那么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是有限的。城市的经济重要性将严格取决于运输和生产所能利用的技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出行成本的降低以及“最优”制造商规模的缩减导致城市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变小。

事实上,城市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几乎很少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与此相反,它更多强调的是外部效应、溢出效应、外部规模经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变得日益重要的那些因素、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等。

从城市宏观经济来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构成经济增长的机制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基于地方或中央政府的控制和影响,城市的发展是在这种审慎制定的政策下进行的。规划人员需要城市发展理论以便能遇见这些措施的长期效果,所以城市发展模型(或者说城市发展理论)对于我们了解过去城市发展是重要的。

就城市经济增长的本身来说,有些作者认为城市像人一样,会有它的生命周期,也会经历成长、繁荣和衰落。增长只是较长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巴顿认为,要理解城市经济活动,我们应当了解这个周期中的基本机制。在本文中,我们集中探讨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理论。

这些模型可分为两类――“需求指向”型和“供给基础”型两类。

前者考虑了出口基础和投入产出的研究方法,假定经济增长是由于外界对城市经济内部生产的商品某些预定需求的外部增长刺激。例如中心地理论(需求引起增长)。

在城市中,这种“需求指向”型又分为两种产业,一个是以来自城市之外的需求为对象,生产输出商品的产业,再一个是城市多个需求,也就是为满足有输出产业的生产活动而派生出来的需求,以及由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而派生出来的需求(生活资料和服务)的地方产业。

在输出产业和地方产业之间的关系上,作为城市成长的动因并使其持续成长成为可能的是前者,支持前者并对前者起被动反应的是后者。在这个意义上,前者称之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支柱产业),后者则称之为非基础经济活动(非支柱产业)。

雅各布斯认为,“只有输出产品是不够的――从城市的最早输出产业和面向输出产业的供给产业(地方产业)出发,是城市经济多样化,并使其通过派生的过程,城市才得以成长。”她所指的是什么事情呢?

第一,在旧式的生产过程中追加了许多新的生产,只有在新的生产活动中增加生产过程,才会使城市经济不但在规模上日益扩大,而且也会使它更复杂和多样化。

第二,在这种反复过程中,城市既有了生产输出商品的产业,又有了供应给输出产业的物资和服务的产业,这种“乘数效应”就是这一反复过程的基本点。城市的输出产业扩大了,地方产业的规模和种类也会增加。相同的事情在反复,促使城市得到了不断而持续的成长。这一反复体系,在城市形成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不管城市多么复杂,只要其经济发展,它仍在城市中发挥作用。

第三,就是通过城市生产的输出商品而得到的输入商品,将怎样处理的问题。雅各布斯把城市购买输入商品转化为自己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的过程,称作“输入替换过程”。这一过程虽然减少了地方产业那部分输入商品,但是,却扩大了城市的市场规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如果输出也增加,就会使“输出”和“输入替换”两个乘数效应结合在一起,城市将会加速地急剧成长。

供给为基础的理论则采取相反的途径,认为是城市供应了各种设施,从而将劳动力、资金和商业吸引到这个地区,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增长。

四、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并进

从前文中的分析可知,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客观上要求城市化必须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过度城市化(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和过低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都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二战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掀起了城市化的高潮,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化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由此造成了就业、交通、环境、治安等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根据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阶段理论,即城市化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乡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的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介于30%―70%之间);在高度城市化后城镇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晚期(城市化水平大于70%)。

在我国,由于建国以后长期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片面的重工业发展战略,使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表现为过低城市化的特征。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户籍、土地制度的放松,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稳步发展时期。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城市化高潮,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扎扎实实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并进。

参考文献

1K.J.巴顿.《城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4蔡孝箴.《城市经济学(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5周伟林.《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刘玉博.《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河北大学,2005

7白春梅 ,黄涛珍.《城市规模与聚集效应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8约翰・奎格利.《城市化、集聚效应和经济发展》[J].比较,2010(2)

9谢守红.《城市化和经发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4(1)

上一篇:ZL胶粉聚苯在外墙保温中的应用 下一篇:彬长供水亭口水库至马屋电厂供水线路方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