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临床数据可视化

时间:2022-08-22 07:39:35

实践临床数据可视化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社交网络几大新技术给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重塑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对医疗信息行业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让更多的医生、护士和管理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能力。

另一方面,过去十几年中,HIS、LIS、RIS、PACS、EMR、临床路径、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等,覆盖了管理、临床和后勤等各种基层业务,基本实现了这些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极大提升了医生、护士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层和决策层也由此对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正进入转折期。患者临床数据可视化是临床决策分析的基础,而临床决策支持是智能化医院发展的重点。

理念求变

传统医院信息化建设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缺乏统一的规划。大量宝贵的数据,长期困在各种信息孤岛和烟囱之中,难以进行有机整合和有效利用。以收费为核心的HIS建设模式,虽然大而全,但却不能满足现代专业化临床需求。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医院信息化体系架构和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为医护人员、患者和管理层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以“智能化医院”为代表的医院信息化理念,正是从医院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以患者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重新制定面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化整体规划。在最大程度保护和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投资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理念、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的革新,将新兴信息技术与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具体来说,我国医院信息化已经完成了以财务为核心的HIS建设阶段,进入到了临床信息化阶段,分别建成LIS、RIS、PACS、EMR、病理等临床信息子系统,大部分医疗信息已经实现电子化处理和存储,但流程电子化尚未完全贯通,目前正处于临床信息化建设完善过程中。

信息集成和流程整合已成为当前临床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需求,医院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业务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临床信息系统往往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系统集成整合逐渐成为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连接这些系统以实现各部门各专业信息共享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如果以传统的方式在各系统之间做接口,就会出现众多的接口,将给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效率等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亦会使医院的运行维护成本成倍增长,如果医院要对其中一个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或更换就必须再做众多数据接口。

因此,在临床信息化建设中,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代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信息集成平台的作用就是整合,包括门户的整合、流程的整合、数据的整合,以及资源的整合。通过平台建设,有助于解决异构数据共享、无侵入式集成,以及将临床数据集中以方便临床诊疗和科研等问题。同时能保证系统间数据一致性、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主要关注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关注流程的实现,以达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人,记录正确的数据”;而临床信息化建设阶段,主要关注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关注信息数据的多角度利用,以实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人,得到正确的数据”,这一阶段,以数据的集成整合为重点;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关注知识库的构建和使用,以实现“临床决策和个性化数据的利用”,以及智能化医疗的应用。

临床数据可视化

面对临床数据量的增长,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组织工具,临床医生并未获得更多的有序的患者临床信息,许多有用的临床信息以零散的无序的方式存在于异构临床信息系统中,难以帮助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而实现临床医疗数据的可视化,向临床医生和健康提供者展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组织模式、方法以及可视化分析技术,实现患者临床信息数据的直观展现;以医疗事件时间轴为次序,将临件及相关数据、报告进行可视化。均有利于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质量控制,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为实现临床数据的可视化,需建立基于临床信息模型,实现可定制、可扩展、保障临床效率、统一管理的临床数据中心,而其重要前提是做好临床数据的组织规划,通过临床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

首先,需要达成患者全方位信息视图。患者信息的集中共享是中级临床决策的基础。以患者个人维度,集成全部就诊记录、病史、影像、心电等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使用者通过统一权限分配,登录后无需切换系统,只需访问单一来源,即可调阅所要的全部患者信息。

其次,要实现临床统一随访系统。临床随访是全流程电子病历的部分,临床随访不仅要为患者服务,还要为各类临床科研统计和流行病学要求服务。目前医院没有完整临床随访信息系统,如果涉及多学科联合治疗,会出现多头随访,随访信息互不共享的情况。临床统一随访管理系统针对临床随访工作业务流程和疾病特色,实现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数据整合、随访时间非线性设置、随访基础元素自定义表单、医患沟通和随访数据管理。

另外,要支持多学科诊疗要求。特别对不同肿瘤和不同肿瘤分期需要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并在电子病历中进行集成。利用统一通讯和患者全息视图与现有电子病历集成,完成各科联合的多学科诊疗申请启动、患者信息桌面共享、语音视频同步、自动记录和电子医嘱流程的整合。

还要实现贵重药品和高值耗材合理使用匹配。对电子病历流程中按照临床诊断和术式选择,配置相应的肿瘤贵重药品范围和高值耗材,按照医院核定流程和范围进行选择,加强对贵重药物和高值耗材使用的管理。

此外要统一数据,实现基础数据集中管理。包括人员基础数据、临床基础数据以及其他数据集中管理。其中,临床诊断数据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会不断变化和更新。应建立临床诊断和ICD-10分配的系统,实现动态临床诊断和ICD-10之间的匹配。

最后,需建立患者主索引,实现患者数据跨系统关联。建立实现全部就诊记录的关联和合并机制,实现跨时间段跨部门临床信息共享的复杂基础数据统一服务。将判断因子的精确匹配和多因子模糊匹配。即便患者多次丢卡换卡,但任何历史记录都可以相互关联,为患者提供网上信息综合查询服务。

上一篇:“非典型”院长:王杉 下一篇:以绩效管理促医院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