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与治疗

时间:2022-08-22 03:13:05

【摘 要】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症,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本文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出发,并结合从医来的多年经验及地区实际,对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行梳理,对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发病机制 治疗

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长期以来的研究结果认为,它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但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哮喘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我国成人哮喘发病率为0.7%~1.5%,儿童为0.11~2.3%。亦即全国有1000万~2000万患者,以青壮年和儿童较多。

2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本文比较支持以下三个观点:

2.1 气道炎症形成机制

气道炎症形成机制认为支气管哮喘发病受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方面影响。

肥大细胞(MC):MC被认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可是最近证明但研究证明MC在接触变应原后的迟发哮喘反应(LAR)和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发生中几乎没有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EOS):主要特征表现为哮喘气道高则EOS浸润。经研究证实嗜酸粒细胞表面(主要是低密度嗜酸粒细胞)有大量的低亲合力IgE受体,可通过IgE介导激活而释放气道上皮毒性物质、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活性氧参与气道变应性炎症的调节。

淋巴细胞(T):研究证明 T细胞免疫耐受的丢失以及TH1/TH2失衡是哮喘发病的关键因素。粘膜发生的抗炎机制及TH1/TH2的平衡两方面相互作用,黏膜发生的抗炎机制主要包括(1)变应原激活诱导的T细胞耐受,涉及产生IL-10的变应原特异性CD4+调节T细胞的生成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删除;(2)TH1/TH2的平衡:GATA-3是一种选择性在TH2表达的转录因子,与IL-5启动子的转录激活区结合而诱导IL-5的转录激活。而Tbet转录因子在控制T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炎症中起关键性作用,因Tbet的缺陷可导致T细胞依赖性的,伴有IL-13和IL-4释放增加的AHR。GATA-3/Tbet的平衡决定了T细胞在黏膜表面的命运,决定了TH1/TH2平衡的稳定性。

2.2 哮喘的遗传学机制

最近研究表明:与哮喘发病相关的一些细胞因子基因(Tim1基因)别人为位于5号染色体5q33.2区域内,Tim1基因产物表达在T细胞上,通过影响CD4+T细胞的分化来调节T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的产生、Th2细胞的分化以及AHR的发生发展。

2.3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

研究认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哮喘的机制有以下四方面:促进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气道上皮的破坏,促进了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气道的直接损伤;病毒作为一种变应原促进IgE的合成。

3 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

就目前国内的医学水平来看,针对支气管哮喘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方式。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控制症状、对症治疗及预防感染,而手术治疗目前仍处在尝试阶段。根据我多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认为用药过程中茶碱类、抗过敏药物、利多卡因、环孢素A四类药物联合服用,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为显著。

3.1 茶碱类。茶碱是常用的平喘药物,应用已经有50余年。茶碱属于黄膘类衍生物,连年来许多研究评释,除了直接舒张平滑肌外,还具有抗炎作用,平喘效果显著。如:氨茶碱、喘定、定喘止咳片及茶碱缓释片、控释片等。

3.2 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可克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凝聚,同时克制其开释构造胺等介质,可用于治疗I型失常应声引起中度支气管哮喘,而且有预防作用。如:甘酸二钠、酮替芬、抗组胺药(苄酞嗪、特非那定、赛替利嗪、息斯敏等)。

3.3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能显着地克制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由P物质引发所致的FEV1降落,利多卡因拮抗能诱发因素所随处呼吸道紧缩。包括停滞迷走神经反射和克制呼吸道平滑肌紧缩,其用药机制类似于雾化吸入。

3.4 环孢素A。环孢素A为一种真菌的多肽产品,通过滋扰T淋巴细胞的信息转达通道而克制其功效,还能够有效克制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效应的细胞,近几年来广泛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J],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界说、诊断、治疗、疗效坚定尺度及教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267.

[2] 张宁,茶碱的抗气道炎症作用[J],外洋医学呼吸体系分册,1997,17(2):72-74.

[3] 赵顺英.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实用儿科.2003,41(10):768-771.

[4] 李捷.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中华临床医学研究.2006,13(6):833-834.

上一篇:浅谈护士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下一篇:近红外光谱在药品监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