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

时间:2022-08-22 02:46:46

浅谈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

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新技术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即在上一年秋整地、施肥的基础上,选用优质适宜品种、平地播种不起垄,然后用六行或八行大豆覆膜机械将地膜覆在苗带与苗带之间,而不是直接覆盖在苗带上,易操作、实用性强。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膜内施肥、膜外播,防止化肥挥发,提高化肥利用率,水分从膜边处进人膜内,防止水分蒸发,有利于保墒。采用该项技术,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增加有效积温300℃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单产提高30%左右,蛋白质含量提高2~3个百分点,脂肪含量提高1.2个百分点。

一、行间机械覆膜的技术要点

1.良种选用。选用优良品种,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达到97%以上,发芽率达到95%以上,种子包衣率达到100%,保证种子质量。还要要根据当地积温或无霜期,选用适宜的熟期类型的品种,保证品种在正常年份能充分成熟,又不浪费有效光热资源。大豆行间覆膜选用品种时,千万要注意不能选用成熟期晚的品种,因为覆膜并不能使大豆品种提早成熟,可选用当地中熟品种作为行间覆膜选用的品种。另外大豆行间覆膜要选用主茎发达、中短分枝、茎秆直立、单株生产力高、秆强抗倒伏的品种。

2.整地。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伏秋整地,严禁湿整地。要求对麦茬等没有深松基础的实行深松;玉米茬等有深松基础的采用耙茬或旋耕。深松深度35厘米以上,耙茬深度15~18厘米,旋耕深度14~16厘米。要求整后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子整;达到播种状态。

3.播种、施肥。选用优质喜水喜肥原种,每公顷播种量55~66kg,每公顷施磷酸二氨120~150kg、尿素30kg、钾肥50kg做底肥。在种子一侧膜下分层深施肥,1/3种肥施于种侧膜下5~7厘米处,2/3施于种侧膜下7~12厘米处。按亩施N、P、K纯量总计8~10千克,黑土地适宜N:P:K比例为1:1.5:0.6,白浆土地为1:1.2:0.6。在开花至鼓粒期喷施叶面肥2~3遍,防止后期脱肥。种子用种衣剂包衣,播后封闭灭草。

4.覆膜。采用800mm宽地膜,膜厚0.008n1Hl,覆膜后宽度为600~700mm,施肥位置在膜边内50mm左右,离膜边处50mm播种,地膜要紧贴地面,膜边盖土严密,地膜接头处和有孔处必须用土盖压严密。

5.防治病虫草害。通过综合技术,使大豆灰斑病、食心虫病防治面积达到100%。在化学除草方面,坚持以苗前土壤处理为主,以苗后茎叶处理为辅,不使用任何高残留化学药剂,达到无公害、绿色标准。

6.田间管理。覆膜大豆从播种到收获的一系列生产环节,都要组织人员进行检测记录。

7、化学调控。为防止大豆徒长造成后期倒伏,应采用化学调控剂进行处理,可在初花期选用多效唑或三碘苯甲酸进行化学调控。

8、残膜回收。在大豆封垄前将膜全部起净,起膜后膜间中耕,防止后期杂草生长并利于接纳雨水。

9.收获。实行单收、单脱,单储、单加工,确保行间覆膜大豆提高等级,确保作为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二、大豆行间覆膜使用的机具

大豆行间覆膜机主要采用黑龙江省嫩江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MFB~4A型大豆覆膜机,该机是以“垄面栽培和垄间覆膜”两大部分组成,一次可平播8条垄、4个垄间覆膜。

三、效果分析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机械化技术和常规种植大豆相比,优势体现在“四少、三高、一持平”上。

“四少”包括:①种子投入少。由于土壤水分的改善,使大豆保苗率提高,个体发育较好,可以减少播量的25%。②除草费用少。大豆覆膜栽培是在播种前进行封闭处理灭草,若在膜外再出现草荒,仅用正常用量40%的除草剂采用膜外苗带喷洒即可。③机械作业费少。大豆覆膜不需起垄、镇压,减少中耕次数。④人工投入少。覆膜后,免除了人工除草,人工投入相对减少,及时增加了揭膜环节,每公顷也将少投入30元。

“三高”包括:①化肥利用率高。由于大豆覆膜后,减少了肥料的挥发和淋溶流失,同时土壤水分好于地块,肥料溶性增强,利用率高。②品质高。覆膜后减少了食心虫发病率,增加了粒重,商品性好。③效益高。

“一持平”是与普通栽培方式比较,覆膜投入与之相当。经田间对比试验,大豆行间机械覆膜田比未覆膜田的产量增加30%。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3S技术在农业及大豆种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下一篇: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