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案研究

时间:2022-08-22 01:56:13

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案研究

摘要:从文本细读的内涵入手,针对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入文本细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教师的点评式、引导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强高职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培养高职学生人文情怀和文学审美能力,提升文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职;现当代文学

随着高职院校文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广大文学教育工作者在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文本细读教学法是一种可行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文学教学水平,而且能够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修养。对文本细读引入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方案进行研究,对高职院校文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本细读的内涵

从阅读方式角度来说,文本细读就是一种以整体和细节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其具体的含义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尊重作者的文学创作主题,采取对整个文学作品进行系统把握和对细节认真揣摩的策略,多次地阅读文学作品后,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所隐含和反映的深刻意蕴。那么,文本细读引入现当代文学阅读就是从审美的角度把现当代文学作品看作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仔细研习文学作品的结构布局、词汇手法、语义铺设和语句意境,以求全面剖析领会现当代文学的文学造诣和艺术魅力。

二、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入文本细读的必要性

(一)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把文本细读引入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以欣赏一件艺术品的角度来阅读原本枯燥的现当代作品,通过持续、反复地泛读和细读文学作品,对词句的文学用法和修辞手法、段落的匠心安排和布局、结构的系统建构等用心研究,从文学作品中体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精髓,感受文学艺术之美,品味文学艺术的厚重感。可以说,作品中的精美词藻、恬然的意境、生动的人物、巧妙的情节布局以及深厚的语法无不烘托出作品的艺术魅力。把文本细读引入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高职学生对文学作品审美性的阅读,最终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二)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实践写作技能和人文意识

把文本细读引入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督促学生不仅要阅读和欣赏大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而且要反复读、仔细读。一方面,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读,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领悟作品中的文学创作手法,并把这种创作手法以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创作手法,在实践写作活动中,尝试并运用这种手法进行文学创作,从而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增添作品的文学艺术美。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中各种人物情境设置、故事背景铺设、故事情节建构等方面有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从作品的现象中挖掘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社会价值本质,在自己的实践文学创作中可以将其转化为创作素材来源。同时,学生把领悟出的人文精神吸收并运用到实践文学创作中,使作品具有现实意义。

三、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入文本细读的举措

(一)利用点评式教学法引入

文学作品阅读,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文学表现手法、创作时代背景、作品的文学主旨、人文精神等进行点评,而且点评要注意站在客观的立场,坚持辨证原则和思辨精神。通过点评能增加文本细读的深度和宽度,而且能够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同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阅读、爱上阅读。

(二)利用引导式教学法引入

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枯燥沉闷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传统一读到底的方式,采用跳跃式进行摘读、篇幅读或词语读,使阅读成为一种艺术欣赏的过程,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站在当前时代的角度剖析作品所具有的时代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探索精神。

(三)利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引入

教师通过文学研讨会、鉴赏会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进行自由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对有争议的看法和见解进行小组式辩论,相互交流学习,从而使学生深刻把握和理解作品,凸显作品背后蕴含的主题和作者真实的文学意图,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

四、结语

在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入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文学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文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的结果,是当今高职院校文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培育高职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韩秋.文本细读引入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方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2):148-149.

作者:胡晓婷 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上一篇: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探析 下一篇:合作探究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