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雅芬老师聊莫扎特

时间:2022-08-22 01:55:42

和朱雅芬老师聊莫扎特

记得朱雅芬老师对我说:“你知道我‘’的时候下放过五年,刚刚允许弹琴的时候我还在农村,马上就在我特地带到农村来的、已经闲置了五年的立式琴上弹了起来,终于可以享受音乐了,你知道我弹的什么?莫扎特的音乐!”

杜泰航(下简称杜):朱老师想请您谈谈对莫扎特作品的感受及其对您的影响。

朱雅芬(下简称朱):虽然从谱面上看很简单,但这是一种语气上的从容和纯真,并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我个人认为能从中找到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实际上莫扎特的音乐是很内在的,情感表达适度,让人觉得非常舒服。过去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很清淡,可我认为从中能听出很多生活的情趣来,以他特有的纯净适度的方法来表达。听莫扎特能从世界的纷繁杂乱中解脱出来,并非完全平静,而是获得一种惬意舒展的心情,烦恼在不知不觉中被抛开了。从另一方面看,莫扎特的音乐只有安宁舒畅吗?不完全是这样,其中的情感仍旧是很丰富的,运用莫扎特特有的节制、平衡、从容来反映和表达。过去以为孩子弹莫扎特很合适,霍洛维兹晚年非常喜欢弹莫扎特,弹得很棒,带着一颗童真的心生活,可是莫扎特并不只是童真。傅聪演奏的莫扎特很有个性,声音、语气、感染力很强,不像大多数演奏家处理得那么严谨;又比如内田光子有维也纳学派的感觉,很精致。这些不同的处理、风格各异的演奏都有闪光点,给我们以启发,这正说明理解莫扎制需要对人生有很多体会。虽然戏剧性并非莫扎特的主要特点,但晚期一些作品已经显露出来。莫扎特真是很独特神奇的作曲家,他的人生、情感都很曲折坎坷,但他却以这样的方式把对生活的体验写在音乐里,我非常喜欢这点,耐人寻味,并不是一下子全都表达出来。虽然歌唱性是莫扎特的特点,尤其是维也纳钢琴学派极力推崇的珍珠般精致的跑动。可这些并非是华丽的炫技,而是包含了一种未说尽的情感。有时你的理解和别人不同,但都可以从莫扎特音乐中寻得对生活的共鸣。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用来做胎教很好。

杜:不仅是胎教,在养鸡场、蔬菜种植园里也放莫扎特的音乐。

朱:莫扎特音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杜:他也不愿意过多表达那些忧伤、痛苦、失望的东西。

朱:莫扎特是非常热爱生活的。

杜: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有没有您特别喜欢的?

朱:早期奏鸣曲中我很喜欢K.282,Adagio开始,特别短小的一首。莫扎特写了很多歌剧,这个Adagio中有很多像咏叹调一样的歌唱部分,美极了,而且很简单的和声变化都很有感情,非常细腻。各个乐章特点也很鲜明。第二乐章是两首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回旋曲。钢琴协奏曲中我最喜欢K.488,特别明朗,尤其是最后乐章的节奏,简直是……我觉得把莫扎特弹好很难,他写得特别简练。

杜:在好的音乐厅,听众又有很好的品味,这种情况下演奏莫扎特是个很大的考验,钢琴家不可能不紧张,一些非常激情的作品有助于释放这种紧张,可莫扎特需要演奏得从容,每个音符都不可能从自己和听众的耳朵中漏过去,在舞台上不太容易找到很好的演奏莫扎特状态。

朱:因为莫扎特很难从外在去处理什么,必须从内心感受到,适度表现出来。此外,《c小调钢琴协奏曲》(K.491)我也很喜欢。

杜:莫扎特晚期作品中有一些抗争的情绪,深沉的痛苦以他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莫扎特只活了三十多岁。人们常说天才大多英年早逝,那么他在人生晚期是不是觉得一定要抗争,很多东西不得不去用作品来表达?

朱:是他晚期悲惨的生活使得作品中这方面的成分较多,比如《c小调奏鸣曲》、《a小调回旋曲》,极其压抑的。

杜:让眼泪都从心里流出来了。但总的来说,这些在莫扎特音乐中并不是主要的,前面提及的明朗、从容、舒畅还是最主要的。事实上人生中的痛苦以及抗争精神在后来的作曲家笔下得到更多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像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的晚期作品像是预示将来作品的信号。所以,莫扎特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作品,能流传这么多年,又让人觉得里面总有可发掘的内涵,几个音构成的简练旋律,莫扎特写起来让人觉得很有回味。

朱:莫扎特的细腻变化特别有味道、耐琢磨,不得了。另外我非常喜欢他慢乐章那种歌唱性,和多愁善感的抒情不同,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杜:我个人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真正体会莫扎特,小时候很冲,觉得贝多芬、李斯特很过瘾,可以一下子把感情释放出来,后来阅历多了。真觉得莫扎特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不要想太多。

关于胎教的各种书籍很多说法不尽相同,但对于把莫扎特音乐用于胎教都持肯定态度。当弹给我未出世的宝宝听时,真的,发现从未演奏得这样好过。德彪西的音乐对宝宝也很好。在博客上一篇名为《快乐妈咪日记》的文章里,写到怀孕的太太和她先生一起听我的音乐会,太太觉得肚子里的宝宝踢得很有乐感,胜过爸爸。看到这里我挺感动的。音乐带给人很多美好的东西。

朱:科学研究证明莫扎特的音乐对胎儿的脑部发育和幼儿的智力发展很有好处,在音乐治疗领域,莫扎特的音乐被广泛应用。

杜:有一个词叫“心明眼亮”,是说可以很清楚地看待人和事物,但我觉得前提是心境很从容,如果是在一个很躁的心情下是不可能看明白的。像重金属、Hip―hop等很容易让人心浮气躁,会影响到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朱:视野开阔,站在高处看的较清楚,莫扎特对很多事情看得是很透彻的,但并未在音乐中过多地表现生活的不如意。

杜:可能这与他当时的听众群主要是贵族有关系吧。

朱:他们希望愉快轻松的听音乐,但能把应这种需求而作的音乐写成经典作品实属不易。

杜:我个人觉得有时弹海顿更童趣、更顽皮。

朱:那可能跟海顿的幽默感很有关系吧。有人评论说莫扎特宫廷味道较多,海顿是更平民化,他本人幽默感更浓。

杜:我现在也越来越喜欢海顿,非常有意思。

朱:他乐观风趣的东西更多些,但海顿慢乐章总的来说比不上莫扎特,天才就是在简单中让已经很成熟的人又悟出一些东西来。虽然海顿的歌唱性方面不如莫扎特,但他的末乐章有很多幽默的亮点,像转调、休止,很多意外的惊喜。莫扎特的音乐总让人意犹未尽。那你喜欢哪首作品,欣赏谁弹莫扎特啊?

杜: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些求学时期学习的作品令我印象深刻。就个人而言不是很喜欢内田光子,觉得她的处理太女性化,汉斯(Hess)我很喜欢。安达夫人送我一套安达和萨尔兹堡乐队合作的全套莫扎特协奏曲,共两个版本,一个是和卡拉场合作,另一个是他自己指挥,安达自己写的华彩。我觉得很精彩。

朱:我偶然听过阿格里奇弹莫扎特,不是很喜欢,节奏不是很严谨讲究。

杜:傅聪弹莫扎特协奏曲非常好。

朱:是啊,处理非常讲究,内田光子在触键音色上单从莫扎特协奏曲比较,我更喜欢傅聪的声音,内田光子太冷了一些,虽然有些地方特别好。

杜:在苏黎世还是学生的时候,波哥雷里奇来开独奏会,他开始弹带《土耳其进行曲》那首《A大调奏鸣曲》一开始就太不一样了,第一个音就像大钟一样,起码两个forte,后面的处理也怪的要命,结果在弹完一首莫扎特奏鸣曲后。琴弦已经全跑音了。

朱:前些日子他来北京开音乐会你听了吗?肖邦夜曲的曲调上一个音出来下一个音就不知在哪了。大伙说真是没法欣赏了,怪得要命!肯定也从来没有像他那么弹莫扎特的。

杜:反正倒记住了(笑),不过他弹的斯卡拉蒂我很喜欢。记得还听过一张拉赫玛尼诺夫现场音乐会的CD,返场曲目弹了《土耳其进行曲》加了些自己的改编,很有口味,非常好。

杜:那朱老师咱们先聊这么多吧。谢谢您。

朱:能和你这样聊音乐很愉快。

上一篇:小学钢琴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下) 下一篇:学会真正意义上的“弹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