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三公消费”

时间:2022-08-22 12:57:24

刹“三公消费”

3月26日,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上强调,公开透明是最有效反腐剂,要“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要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这两个要求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标志着规范三公消费迈出实质性一步。

“三公消费”总量有多大

日前,陕西省率先在全国公布了2012年的三公经费。大幅缩减三公经费,这是民众一直以来的呼吁。全国的三公经费到底有多少,目前好像还没有权威数字公布。近日,财政部相关官员再次称,一些专家所说的“9000亿三公消费”,“没有可靠的出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待确认”。

三公经费一年9000亿元,的确只是一个概数。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也曾公布2011三公经费,北京市级三公经费为8.64亿元,上海市级三公经费为9.43亿元。如果按照这些数据估算的话,全国三公经费的总数,可能和9000亿元存在比较大的出入。

不过,正如财政部官员所说,“三公消费”与“三公经费”不是同一概念。现在民众心目中的“三公消费”,范围要大于政府预算、决算中的“三公经费”。以公车为例,目前的公车经费中,都看不见司机的工资奖金福利,难道公车会无人驾驶吗?一个司机一年的花费至少在3-4万元之间。公车改革重要的就是减掉司机的人力成本。所以,今后在算公车经费的时候,不应该漏掉这一块。

让民众知道现实的三公经费是多少,一方面要完善统计口径,让数据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三公消费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公开,让民众清楚地看到各级政府的三公消费情况。

2012年国务院通过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的预算、决算、绩效考评情况。

政府已经承诺未来几年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去年中央“八项规定”推行以来,各地也屡有公款吃喝大为减少的新闻,但到底减了多少、还有多大的削减空间,都要看到具体的数据。

希望各级政府尽快“晒”清楚三公经费,并且要用“老百姓看得懂”的通俗方式。这样才能摸清全国三公经费的总量,为今后的考核评估和社会监督提供依据。

“三公消费”是“畸形经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2月份的一个例行会上介绍说,“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经营和高端白酒的销售确实大幅度的下降。”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新年指出,像集团消费,实际上就是公款。限额以上企业可以理解为高档餐饮店。一般消费增速都是相对平稳的,现在增速下来,特别是高档餐饮消费负增长,说明公款吃喝下来了,影响了整体消费。

沈丹阳表示,虽然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和相关消费有所下降,但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来看,反对奢华浪费和扩大消费的目的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长期来看,不仅不会影响扩大消费,反而有利于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实现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立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整治公款吃喝可能会让消费和内需受到一定影响,政府消费已经构成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是如此,但我们国家的政府消费把很多钱花在了高档餐饮、高档烟酒、高档茶叶等方面。

专家普遍认为,靠公款吃喝拉动的内需,是一种畸形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如果公共财政被官员用于为自身谋福利,其调节社会财富的功能必然减弱,促进民生的能力随之变弱,整个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将会缺失,社会的良性发展活力也将不足,可持续性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整治公款吃喝这种“毒内需”可能会暂时影响社会消费和总需求的增长,但这是未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把“三公消费”关进“笼子”里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专家表示,遏制三公消费是政府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政策。通过政府预算约束,“三公”公开等措施,狠刹三公消费,把钱花在为老百姓做事上,而不是过多地用在自身的运转上。

在“取”的阶段,如果政府有计划性地采取减税等措施,有效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实现藏富于民,将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在“用”的阶段,如果把公款吃喝节约下来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让老百姓能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养得起老,增强普通民众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同样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并且只有这样的内需,才是实实在在没有泡沫的内需。

专家们普遍认为,实现三公消费“负增长”是大势所趋。西安交通大学发展与投资研究中心冯宗宪教授指出,遏制三公消费需构建公众参与的长效化治理机制,将三公消费与费用结算完全分离,并接受全民监督,真正把三公消费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看得懂”才能管得住

规范三公消费的法理,首先在于“看得见”。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运行需要一定成本,但这种成本支出如果呈现出隐蔽性、庞大性与浪费性,则显然是不合理也不正当的。公开,让支出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查有所出、出有所依。对行政机关来说,这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因为不公开所造成的民众怀疑、公信力降低,会让政府付出更高成本。

这些年来,我国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等制度手段,使三公消费在“看得见”方面卓有成效。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高效便民”的依法行政原则;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三公消费的公开提供了最基本的程序依据;2012年10月施行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第一次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机关运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情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白永秀对此评价,治理三公消费,不能止步于“看得见”,“看得懂”是接下来要实现的目标。老百姓看得懂,才能有效地监督。实践中,三公消费只是一个泛称,很多地方演化出各种不同的具体名目,让人一头雾水。不少支出账目在消费事由、消费标准、消费内容等方面比较模糊,有的地方只公布数字而不公布事由,也有的地方公布事由但未必公布了标准和依据,使得“看得见”的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看得懂”是为了管得住,如果关键信息不公布或模糊处理,容易让腐败蒙混过关,成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和,无法遏制其中可能的腐败。过于模糊的信息表达和过于复杂的信息内容,都会给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增加负担,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制度疲倦,在不明就里中失去了解、监督的兴趣,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与提升。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看得懂”是确保制度产生实效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必须学会规范化、科学化地公开三公消费信息,设计合理格式,明确具体内容。这不仅是一种技术要求,更是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道德与责任伦理。

记者感言

从“看得见”到“看得懂”,最终是为了“做得到”。三公消费让老百姓能“看得懂”,不仅是技术要求,更是确保制度产生实效的关键环节。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就是一个切实的要求。

选取“公务接待费公开”作为重点突破,不仅因为公务接待、迎来送往是一个突出问题,还因为这是一个有可能激活整个制度优化的局部和细节。破题是解题的开始,由点及面,从一个方面的治理逐步而稳妥地延伸到其他领域,既是治理三公消费的务实思路,也是整体改革设计的一部分。 (周励)

上一篇:川陕老区何时振兴 下一篇:司法公信可以重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