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构想

时间:2022-08-22 12:46:50

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构想

1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新时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因为未来人才必须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尽快地适应社会,融于社会的发展中,所以对于职业学校特别是专业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线路课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由于其原理抽象,内容繁杂,再加上学生底子薄这一现状,他们初学这门课时感到非常困难,难以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从而也严重妨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的增强。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克服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结合当前实际,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电子线路这门课程既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又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的实践环节。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传统的电子线路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进行的,通常在前几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后几周再让学生做相关的实验。抽象的理论知识是教师通过粉笔在黑板上画电路图,给学生分析电路特征的方式来进行传授。这样下来,教师讲授得非常辛苦,却得不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学生听得很吃力,却往往得不到要领,很难对有关理论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实验课又通常是几个实验放在一起来做,对于理论知识不是很扎实的学生,很难做到运用几周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在整个实验中,学生总是机械地按照实验要求来进行接线、读数。当整个实验做完,学生的感觉就是忙忙碌碌,甚至有时候所得的实验结果是正确和错误都搞不清楚,没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由此可见,电子线路课程有待于改革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教学过程和实验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2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虚拟实验

让学生进行实验,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验课堂上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学生是否掌握,以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很难将一个实验室搬到课堂中来,倘若有虚拟实验室,便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抽象的理论即时得到检验,给予学生感官上的认识,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有机过渡。

虚拟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模仿真实过程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从而减少大量手工设计中的繁复劳动,并且还保证了设计的规范。可见,电路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简称EDA)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因此,利用EDA进行电路设计已成为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电子线路虚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造成一个模拟环境,通过电路的建立和对数据与电路功能的分析,达到实验效果和目的的一种新方法。

Multisim2001是美国ElectronicsWorkbench公司开发的电路仿真软件,它是一个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EDA工具软件,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线路的仿真实验和电子系统的仿真设计。EDA技术是现代电子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它具有简单明确的界面,功能强大,操作很是方便。它既有丰富的元件库,又有丰富的各种仪表仪器库,也就是电路仿真所需的东西一应俱全,随要随取十分方便。在元件库或仪器库中,单击所需的元件或仪器,然后单击工作区就把它们调入工作区了。通过鼠标拖动把它们放置在所需的位置,然后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原理图进行连接。连接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单击一个节点,再单击需要连线的另一个节点就可以了。单击电源开关,系统就会按照内置的电路规律改变电路的状态。双击测试仪器,则测量结果马上呈现在屏幕上,就像在做真实的实验一样。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很方便地增减、重组组件,随意改变元件参数和仪器的测试状态,以达到要求的结果。教师在讲授一些电路的抽象理论时,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边讲边演示,学生不仅学习兴趣倍增,而且理解透彻,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等到实验课时,学生有了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实验。

2.2电子线路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单靠课堂的听说和实验室的做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实验时间呢?可以利用开发电子线路课件来达到这一目的。电子线路课件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注重基础。在课件中应包含实验中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2)内容灵活。为了使学生掌握电路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实验电路的参数进行修改,并且随时观察修改后的结果,加深对电路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大胆设计实验电路,并且进行仿真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结束语

电子线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教授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具有实验动手能力和提高其在科学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中提出的改革方式主要是针对这一目的而提出的。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电子线路的整体水平与素质,使得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时,不仅要掌握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而且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对电路分析、设计和应用开发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完成电路的功能设计、性能分析、时序测试以及印制版的自动布线,使学生了解EDA技术进行产品设计的基本过程。与传统的实验相比较,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电子线路的分析和设计,突出了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模式,不仅实验的效率得到提高,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电路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在EDA的实验教学中,要摆正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既不脱节,又要体现本课程的特色。教师应利用本课程机动灵活的特点,将学生引导到当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前沿;调动实验课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将其最新科研成果溶入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动态发展,提高学生电子学基础素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革新,将使电子线路课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电子文档特性与其管理策略 下一篇:运用工商管理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