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8-22 11:58:04

企业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摘 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防范日常经营风险,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要提高认识,积极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A

全面预算是企业组织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防范日常经营风险,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成功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已历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已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和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起重要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潘爱香教授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杜邦、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等公司,随即成为当时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目前,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由最初的计划、协调生产到现代的控制、激励、评价等,演变成了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从而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认识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实际上是委托者和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全面预算管理往往看上去是大量的表格数据,但从本质上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决不是简单的罗列数据,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级和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对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使之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实际上是委托者和者之间的一种契约。不认识到这一点,预算管理就可能变成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实际效用。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预算管理活动。第一,就业务内容而言,预算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要素和全部过程。第二,就责任主体而言,企业组织的决策层对全面预算的成败负首要责任而并非通常所说的财务部门,因为预算目标的确立和预算编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协调能力都不是财务部门的职能范围所能达到的。第三,就执行主体而言,全面预算具有全员性,即全面预算的执行效果依赖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样,预算目标的严肃性应得到全体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共同尊重与维护。

三、企业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举措

1、领导重视,健全组织领导与运行体制。领导重视是企业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将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以及考评激励等预算活动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系统工程,其实施必须得到企业负责人的强有力支持。同时,健全全面预算组织领导与运行体制,这是防止预算管理松散、随意,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各环节流于形式,预算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的关键。为此,企业应当加强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从组织上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2、重视全面预算编制与执行。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应与企业经营活动及生命周期相适应,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地运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当然企业预算编制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其不同时间段的业务和环境特点,灵活地选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及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同时,严格执行全面预算。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具有"法律效力"。预算编制完成以后,企业各部门不仅明确了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整个企业的工作目标,以及本部门各项活动对整体目标的影响。所以,各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预算,要在整个企业树立起"预算概念"。 对于经营活动出现的预算外变化,必须严格按预算外情况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3、明确企业的考核制度。没有考核,预算管理毫无意义可言。为确保达到预算目标,应制订严格的预算考核制度。而为了充分激发预算责任主体积极性以完成目标,还应设计科学合理、权责分明的考核指标体系,突出不同责任主体业绩考核的责任重点,并将实际经营成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找出产生差异的成因并进行分析,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应将预算考核与员工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激励手段和方式应因人而异,对于涉及管理控制范围广的责任主体,要加大考核力度和奖罚幅度,对员工应突出奖惩公正,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进而引导员工的目标向全面预算目标靠拢,保证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

4、努力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全面预算管理技术难度要求比较高,因此企业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提高预算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人员素质的提高,会减少相互间博弈的可能机会,可以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全体员工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真正地将主要经历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去,这样就可以减少部门间、个人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加强预算管理各环节人员的业务培训,扩展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可为科学合理的高效率的预算提供基础。

5、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全面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财务结果的事前模拟,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多、工作量大、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缺少强大的系统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则很容易流于形式,预算管理的时效性及准确性也就难以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使全面预算管理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洪山宾馆)

上一篇: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下一篇:浅议企业经营中的合理避税与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