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

时间:2022-08-22 10:44:48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

摘要: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学科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的不同,提出了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计算机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远远还没有定型;另外,由于计算机学科又具有几个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我们要确保计算机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模式。

计算机最根本的作用是它的工具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么忽视它的工具性,教授的是纯理论知识;要么是将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完全孤立。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更好的学习,必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比语文数学更基础的学科。计算机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工具性。既然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将计算机作为我们的工具,为什么不直接将它纳入教学的必需工具中去呢?陈至立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在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学生的创造精神。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仅仅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教学的辅助教学形式,直接将它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必需工具,也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来学习信息技术,从而实现将计算机作为认知对象到认知工具的转化。

作为一名从事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教师,在多年的学科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供同行参考。

一、以榜样为中心的教学方式(Model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MCLA)

MCLA方法介绍:1.教师提出现实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知识传递,解决问题技巧的示范,特定实例的列举。2.当教师在用系统方法完成问题解决方案时,学生进行观察,这种示范使新手也能学习到教师的知识。3.在已获得知识基础上,解决一个类似或更复杂的问题,教师提供较多的指导。4.教师陆续提出复杂度逐渐递增的问题,随着引导的不断减少,学生的能力不断增强。

MCLA教学特征:1.教师先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等学生熟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引导就渐渐少了,最终结果是学生可以独立解决问题。2.基本过程: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引导实践引导探索独立实践。

教学原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是螺旋上升的。

和传统教学模式区别:1.传统教学:讲授知识点,然后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能干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和知识点相关的问题。2.MCLA方法:提出一个现实存在的要解决的问题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需要什么知识,传授知识点,按方案解决提出的问题。

MCLA教学案例:在讲授《动态网页制作DHTML》课程中《动态改变单个网页元素》这一节章节时,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阶段:教师示范

第一步:问题陈述

WebShoppe公司的网站主页包含其拥有的各商品的列表,有玩具、花卉、书籍和糖果等。当用户移动鼠标指针指向列表中的玩具时,将显示与玩具相关的图像和描述文字。(提出现实生活中一个要实际解决的应用问题)

第二步:计划解答

任务1:确定需要显示的信息需要显示的数据是:网站名称;WebShoppe所拥有的所有商品列表。

任务2:设计用于显示指定信息的网页根据指南,设置网页标题为WebShoppe;为商品选择相关的图片并拟定描述文字;要显示的文字是玩具、花卉、书籍和糖果;用户界面的布局。

任务3:确定要动态修改网页内容需要的知识文档对象模型:DOM;事件:OnMouseOver等;DOM-innerText。(解决问题陈述需要的知识,新课讲授)

第三步:实施解答

任务1:按要求创建网页并通过脚本动态修改内容。(根据计划解答中讲授的知识完成网页程序设计)

任务2:保存程序。(教师完成问题解答,学生观察和模仿,MCLA第一阶段)

第四步:验证答案

任务:浏览网页;执行:将鼠标移动到商品Toys上,观察图像和描述文字是否随之变化。(判断解决方案是否正确)

学生练习:在教师较多的指导下完成和教师演示问题类似的任务。(基本练习)

第二阶段:模仿练习

练习1:WebShoppe公司的主页包含其拥有的各商店的列表,有玩具、花卉、书籍和糖果等。当用户移动鼠标指针指向列表中的任一项商品时,将显示与之相关的图象和描述文字。(和教师演示例子完全类似,相当于重复练习三次)

学生完成练习,加强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阶段:提高练习

在教师一般性指导下完成和教师演示问题类似但又有差异的任务。

练习2:用户单击网页上的商品列表时,显示相应图片。(和练习1的区别在于:练习1是鼠标指向列表时改变,练习2是单击列表时改变)

完成问题解决方案:1.计划解答2.实施解答3.验证解答。(过程和练习1类似)

第四阶段:独立实践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相关练习,教师评价练习结果。共性问题点评。(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教学结果就是:学生从初学者到能独立解决问题)

MCLA实施要点:教学内容安排、配套练习(提供不同层次任务)、教材编写。

二、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实施教学

“任务”是指我们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成一系列的“学习实践”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来调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务”的创造性设计、构思非常重要。“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心理情绪,特别是学习的情绪方面尤其重要。设计“任务”时应具体考虑怎样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完成和小组协作的形式,怎样根据教材将所学的知识点设计成有层次的、个性化学习知识任务,并根据知识点来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协作能力的多样性任务。任务的设计要紧紧联系他们的周围实际生活,联系他们的学习,要体现任务的实践性、趣味性、人文性。

为此在教学中应采用超前预测备课法,提前几周进行前瞻性备课,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补充。另外,还要对各个子任务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形成一个整体,将我们课本的所有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形成一个前后有联系,有着明确教育教学目的、有层次、可操作的、动态的任务教学子系统和任务教学系统。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讲授“Word的应用”章节时,要求每一位学生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①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和编辑文档;②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③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④Word的图形功能;⑤Word的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还可以把一节课的任务分解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精心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①Word的基本概念;②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③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统筹安排而定。

三、采用发现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现教学法”主张在生动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结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首先,教师要引出“发现点”。这个“发现点”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是提出以后,让学生觉得有思考的余地。围绕“发现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在围绕“发现点”组织讨论过程,教师要抛砖引玉,启发学生从以往的知识、类似的软件使用经验等角度展开思维。对于学生形成的每一种假设进行分析,去掉一些与本课程无关或难度较大的设想,留下一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去“发现”。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一些他们“发现”的内容,然后相互补充、综合。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结论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从而完成一次“发现”。在教师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不断的思考、大胆的设想、勇敢的实践,得到了自己的“发现”,这种发现的喜悦比单纯教师知识的传授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PowerPoint应用”教学中,某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制作一张“母亲节贺卡”。教师提供一张带有文字而没有其他任何效果的PPT,要求学生插入图片,在指定的文件夹中选取指定的图片“康乃馨”,标题为“妈妈,我爱你!”其他步骤教师不做提示。学生完成后,教师开始暗示: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似乎这样的制作也太简单了,感觉没什么意思,对不对?似乎还没能充分满足我们的需要,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想过要怎样去改进呢?是否想过:

①对已插入的艺术字做进一步的修改,比如改变形状、颜色等。

②对插入的图片做简单的修改,使它更配合整张贺卡的整体风格,比如调节它的明暗、颜色、对比度,甚至是大小的剪裁。

③处理文字,使得其更加美观舒适。

④设置幻灯片,使动画更加合理。

⑤母亲节和父亲节的PPT内容是否可以相同呢?不同的话,应该在哪些方面做修改?是文字内容、风格,还是色调等。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完成。每人利用20分钟的时间,自己试着做一张父亲节贺卡的PPT!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我认为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非常有效,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有用。

教育需要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来学习计算机技术才是真正意义上体现了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工具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他们的技能才会与时俱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有生机。

参考文献:

[1]NIIT软件工程师课程教材.NIIT公司出版.

[2]陈越.发现教学法与中学计算机教学实践.上海第六十中学.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老年人计算机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