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众网球运动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8-22 08:16:27

湖南大众网球运动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湖南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不断充实和丰富,网球运动以其独特魅力,成为现代湖南人所追求的新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本文将从国家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后奥运时代的来临、湖南大众体育的开展和民众的兴趣取向四个层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大众网球;可行性

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定位于湖南省,调点是益阳、湘潭、郴州、怀化4座城市中的高校、网球俱乐部以及社区及商务场所。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近年来,有些学者和专家对大众体育及大众网球方面的问题作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工作,出版了一些关于该领域的论文和著作。通过大量阅读该学术领域有关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历史沿革和现状以及国内外在发展大众体育方面的方法经验有一个更加明晰的了解,这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手段。

2.2实地调查法

针对我国目前湖南发展大众网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深入到湖南社区内的各大高校、小区、网球俱乐部等进行社会调研,掌握真实的数据资料和客观情况,深入了解湖南在发展大众网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政策介入的实情,从而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来源。

2.3问卷调查法

为了了解湖南大众网球开展的现状和探寻其发展影响的因素,保证问卷设计的内容与本课题研究的事物、问题的一致性,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前阅读了大量的有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书籍和相关硕博论文,笔者设计了《湖南市民参与网球运动现状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效度检验,信度系数大于0.85(R>0.85),两次回答一致性较高,p﹤0.01已经达

到显著水平, 90%的专家认为问卷所列出问题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表明此次调查问卷具备了进行研究所需要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益阳、湘潭、郴州、怀化4座城市中社区内的湖南城市学院、湘潭大学、湘南学院和怀化学院4所高校分别抽取45名网球专选学生,总计18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学生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97.8%。同时,对这4个城市有网球场地的社区及商业场所的居民、会员、客户发放问卷150份(其中社区居民100份,俱乐部会员30份,商业场所客户2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41份有效率94%。

2.4专家访谈法

在明确待咨询的任务后 初步拟定调查指标体系,汇集专家、领导、社区负责人的背景材料,用特尔斐法向各地、市社区内高校、俱乐部、小区负责主管人员共计24位进行访谈,以便获得从调查问卷中无法涉及到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重要的信息及合理化的建议。通过对相关专家、领导或管理者、社区负责人进行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创新思维,找到更好的发展大众网球的新方法。

2.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并结合体育营销学、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经济学相关学科理论,通过逻辑推理,对湖南大众网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并建立具有“湖南特色”的网球发展模式。

3.分析与讨论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高居奖牌榜首位,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梦想。在发展过程中,国家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采取了将全民健身计划的成效评估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了大众体育发展的步伐,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网球来到了寻常百姓的舞台。

3.1《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颁布实施

自2009年10月1日《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发展全民体育事业。大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增强人民体质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任,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生活压力持续增大,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随之出现。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在缓解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有着很好的效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1]据我国学者李力研统计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运动普及率低,全国体育人口仅为35%,相比美国(75%)、日本(67%)、加拿大(90%)、新西兰(94%)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又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从而更快、更有效的发展大众体育事业,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

3.2后奥运时代的来临

2009年至2020年期间的12年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后奥运时代,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我国竞技体育由于实行了举国体制,从而铸就了辉煌,但大众体育与体育强国相比,水平却相差甚远。2008年9月29日,总书记在奥运会总结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我国的体育政策在后奥运时代会适度的向大众体育倾斜。大众体育的普及会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同时高水平的比赛,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观赏需求,还能激发他们健身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健身人群的增多不仅能刺激体育消费需求,而且能拉动体育产业的增长,体育产业的发展,又能为大众体育注入强大的动力。21世纪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是:为健康投资,为未来投资。“花钱买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第三次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参与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只有28.2%,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北京奥运会为我国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精心策划组织一些富有成效而又生动活泼的活动。体育健身项目的推广,应该适合不同的年龄、人群、地域和职业,加快大众体育的发展步伐。体育社会化发展的趋势将更加迅猛,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生活化。体育科研机构的职能将从竞技体育服务为主,转移到为大众生活化服务。体育科研人员借助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系统仿真等技术,本着为增强民族体质、保持健康服务理念,从而服务于大众健康的健康评估、运动检测和运动干预。采取个性化预防保健运动处方的措施,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大众体育生活化,从而推进奥运后全民健身时代来临时大众体育的同步发展。

上一篇:从教学环境角度探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下一篇:学校教育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