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应警惕慢性脑供血不足

时间:2022-08-22 07:42:42

中老年人应警惕慢性脑供血不足

数字脑供血

脑部的血液供应极丰富,人脑平均重量仅为体重的2%,却接受从心脏流出血液总量的1/3左右;脑部的氧消耗量占全身耗氧总量的20%;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ml(100ml/100g脑组织・分),成人为50ml(50ml/100g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ml(35ml/100g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脑供血不足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研究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方法

1、首先祛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戒烟、禁止过度饮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这些危险因素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治疗脑缺血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后续症状,因此也应在可以控制和治愈的范围内。

2、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急性发作时可用300mg/天,2周后改为30-75mg/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

3、抗凝血药物: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时,可用低分子肝素0.4皮下注射,1次-2次/天。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4、手术治疗:如颈动脉有严重狭窄(超过70%),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状。

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因素

血管因素正常情况下,给大脑供血的血管有两套动脉,一套叫做颈动脉系统,一套叫做椎动脉系统,这两套动脉血管在头颅内还相互联结,以确保脑部的血液供应。因此,任何原因引起上述给大脑供血的动脉血管的管径变小或管壁变硬等,都可减少大脑的正常供血,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发生。在这些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等是其危险因素),其次还有动脉炎、动脉狭窄等。

血流动力学因素大脑的血流量与血压的高低直接有关,一般情况下,随着血压的升高大脑的血流量相应增加,但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如收缩压超过160mm汞柱时,大脑的血流量反而减少;反之,当收缩压低于80mm汞柱时,也同样会使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因此,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因大脑的血流量减少而不能确保脑组织的正常供血。

血液成分的变化医学研究证实,血黏度增高是使大脑供血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脂血症、血小板增多症、高血压、糖尿病,尼古丁、酒精刺激等都可以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减少脑组织的正常供血。

吃完饭 坐坐再动

不少老人在用餐后出现全身乏力、困倦、头昏、心率加快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脑供血不足而造成的餐后低血压症状。

老年人在饱餐后,食物都会集中到胃肠道等待被消化,机体血液就会自动“支援”到肠胃,脑部供血量相对减少,因而出现餐后头昏、困倦、乏力的情况。再加上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较弱,饱餐后血液循环的改变,也容易使心脏供血不足,心率加快。

因此,老人进食时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加重心脏和肠胃负担,影响肠胃正常的消化。为了确保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进餐后最好不要立刻就动。在原位小坐一会儿,然后再起来走动。半小时后,则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等进行锻炼。

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首先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注意减肥。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运动是增强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第三,要积极治疗血脂代谢紊乱、控制糖尿病、治疗高血压。

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脑供血不足体现了脑血液循环的状况。因此,可以常用健脑补血、养心安神、益脾宁心的药膳来提高脑及中枢神经的功能,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量,防止衰退,恢复脑疲劳。为大脑提供丰富营养尤为重要。常见食物或中药有:

常见的食物:糯米、粳米、粟米、莲子、榛子仁、大枣、猪脑、猪肚、野猪肉、黄羊肉、驴肉、鸡肉、鹌鹑肉、黄鳝、蜂乳、猪肉、桑椹、芝麻等。

补益的中药:人参、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黄精、灵芝等。中医还认为磁石、赤石脂、禹余粮等亦有治虚损、补虚实的作用,这类补药常与上述食物组成膳方,以增强补益功能。

脑供血不足蜂蜜食疗方――蜂蜜益母草汁

配方:蜂蜜20g,益母草汁10ml,生地黄汁40ml。

制法:将以上诸味混合调匀,当日分2次服下,20日为一疗程。

功能:舒经活血,适用于脑中风或供血不足者。

中老年人做做血液流变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红细胞老化,变形能力差,聚集性增加,出现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增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中老年人做血液流变,是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将血流变和血脂代谢检测数据及其它中风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中风发生,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中老年人身体检查有着重要意义。

上一篇:矽肺病防治指南 下一篇:给老人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