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数简单加减法的教学探究

时间:2022-08-22 04:11:46

对小数简单加减法的教学探究

[摘 要]小数的简单加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教师应创设一些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导入法;重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联系;互动学习,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数加减;情境

一、创设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导入法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注重对学生上一堂课的复习,通过温故引导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激发对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对“小数简单加减法”进行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温习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通过例举两道整数题,请两名学生上来做,其他同学仔细看,例如两道题是:(1)36+7=?;(2)32-13=?。在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竖式计算的整齐性和规范性、计算从哪里算起和计算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在学生做完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及时总结:(1)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与个位、十位与十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开始依次进行;(2)整数相加时,个位相加之和到10以上时(含10),百位数要进“1”,依次类推;(3)整数相减时,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时,被减数的百位数要退“1”再减,依次类推。这是整数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又是怎样进行的,这就需要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上述这种温故知新的教学导入在多门学科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这种教学导入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要是上一个知识点没有学习到位,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难度就大大增加。因此,小数简单加减法的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整数加减法运算知识的巩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创设情境,重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联系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情境教学法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提出,课堂教育的多元化要拓展教育空间,丰富学生课堂认识活动源泉。她与数学老师一道探讨数学教学,并提出数学教学要将“数”与生活联系起来,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到数与量、数与形的关系,从而引入适当的模拟情境以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在中小学各门学科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笔者在进行小数教学时也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具体如下:

小数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在实际生活中不乏关于小数的运用,例如,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商品价格(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形式的商品价格,这在超市里最为常见)。因此,在进一步对小数加减法进行教学时,笔者让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趁爸妈去超市购物时一起去超市收集超市商品的标价。课堂上,笔者询问学生关于苹果的价格时,学生根据标签上的9.76元,便很快说出苹果的价格是9元7角6分,也有一些学生说是9.76元,但有一点是一样,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认识“.”这个符号,并能知道其中所表达的含义。学生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生活情境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适当教学辅导下,能够很快掌握小数,并能对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三、互动学习,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互动学习是教学过程中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的多种关系的互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是提出互动学习的先驱,他认为:“学生也存在着自身的认识,在教师进行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就能表达自己的认识,并且具有新颖、创新的特点,这就是互动学习的体现。”在进行小数简单加减法教学时,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互动学习,这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例如,在对“0.7+0.4=?”“0.9-0.3=?”进行运算时,教师提出“同学们打算如何计算?请试试在草稿纸上算一算,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和同学及老师说说”这样的问题。计算完后,一些学生说通过列式计算方法算出来的,一些学生说是结合生活经验算出来的,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反映出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每一个题目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这里,教师要注重对互动学习的强化,要注重挖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上一篇:央视“大裤衩”获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 下一篇:“帮汪峰上头条”成全民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