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日古代忠义观之差异

时间:2022-08-21 11:00:37

试论中日古代忠义观之差异

摘 要:《赵氏孤儿》与《最后的忠臣藏》皆为根据中日经典复仇悲剧作品而改编的电影,但两部影片所表现的忠义观却迥然不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分析中日古代忠义观之差异,以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日两国的社会意识形态。

关键词:忠义观;比较;电影;赵氏孤儿;最后的忠臣藏

引言

“忠”“义”是极具东方特色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忠”“义”观念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儒家的思想和文化并非全盘皆收,而是根据当时日本的实际国情,进行了与日本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各种必要的取舍和改进。同样的文化渊源却因国情、环境不一而造就了迥异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电影《赵氏孤儿》和《最后的忠臣藏》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浅析中日两国忠义观的差异。

一、“忠”与“义”的基本内涵

“忠”与“义”这两个道德观念是古代中国儒家文化中提倡的为人处世之理念。要理解“忠义观”的内涵,首先可以了解两国对“忠”“义”二字的字义解释。本文抽取中国辞典《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缩印本.P.2230,P.2017)和日本辞典《全译古语辞典》(旺文社第三版,2003)中对“忠”“义”的释义为例。

(一)关于“忠”字:

“忠”是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之道。《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2版,P217)的注释是:“忠,敬也;从心,中声。”即,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1.《辞海》对“忠”的解释是:

1)忠诚,尽心竭力。《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

2)特指忠君。如:忠臣;忠良。

2.《全译古语辞典》对“忠”的解释是:

1)诚以待人,尽心无私,可谓忠也。

2)臣下竭尽心力以奉主、侍君,曰忠。《平家物语·教训状》:“(为主君)平定四海之乱,无上之忠义也。”

(二)关于“义”字: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2年版,P267)对“义”的注释是:“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

1.《辞海》对“义”的注释为:

1)正义。《孟子·告子上》:“舍生而取义者也。”

2)情谊;恩谊。如:有情有义;忘恩负义。曹植《赠丁仪》诗:“亲交义不薄。”

3)义士。指勇于救困扶危的豪侠之士。

2.《全译古语辞典》对“义”的注释是:

1)佛教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人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平家物语·木曾山门牒状》:“(源赖政父子)轻命重义。”)

2)(佛教中的)教诲,教义。

从上述的中日两国的有关辞典对“忠”“义”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关于“忠”,中日两国在“忠君”这一点上认识相同;关于“义”,中国的辞典更侧重于说明“义”是一种超乎个人利益之上的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而日本的辞典在中国辞典释义的基础上强调了君臣之义,但从本质上来看,与中国辞典对于“义”的内涵理解没有太大的区别。笔者认为,中日两国的忠义观之差异,主要表现在“忠”、“义”的地位差异以及人们在实现“忠义”过程中发挥的主动性的区别这两方面。

二、影片《赵氏孤儿》所反映的忠义观

2010年12月4日上映的《赵氏孤儿》是由陈凯歌执导、改编自同名元杂剧的一部电影作品。为了适应电影拍摄的需要,影片在人物和故事情节方面做出了一些调整。该影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春秋晋灵公时期,将军屠岸贾诬陷贵族家族谋反,一日之内诛杀了包括相国赵盾和其长子赵朔在内的赵氏一门300多人。能够免死的赵朔妻子庄姬(灵公之姊)由于惊吓过度早产诞下一子赵武。屠岸贾命其心腹韩厥到庄姬府夺走赵武,庄姬自杀并哀求韩厥和医生程婴保住赵氏唯一的血脉。程婴奉庄姬遗命将孤儿藏至贵族公孙杵臼家中。韩厥出于正义,对屠岸贾谎称庄姬尚未生产,胎死腹中。屠岸贾识破其谎言,盛怒之下挥刀砍在韩厥脸上,并下令封城搜孤。最后程婴被迫和公孙杵臼上演了掉包计,交出程婴刚出生的儿子,并以程婴之妻、子和公孙杵臼之死结束了屠岸贾的搜孤行动。后来,程婴带着孤儿赵武(对外称其为程勃)投靠屠岸贾门下。赵武在干爹屠岸贾和养父程婴的悉心照料下长大,十五岁时赵武出征归来,程婴和韩厥将记录着当年屠岸贾罪行的连环画交给赵武,告诉他真相。最后赵武和屠岸贾决斗,赵武手刃屠岸贾复仇。

影片《赵氏孤儿》通过以下几个情节来展示“义”。其一,韩厥出于正义为赵氏孤儿留下一条生路,但由于对主上屠岸贾不忠心,被屠岸贾毁容,并被赶出将军府。其二,赵氏孤儿在影片的最后,与屠岸贾决斗时怒吼,“我什么都不要你的,我只要你的命,给我爹报仇!”《礼记》曰,“君父之仇,不共戴天。”赵氏孤儿报仇的意图非常符合道义准则,是“义”的典型例子。

《赵氏孤儿》宣扬了“义”,更侧重于“忠”。影片所强调的“忠”是通过各个人物的牺牲来表现的,笔者认为这就说明了该影片的英文名之所以被译为Sacrifice(牺牲)的原因。首先,庄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唤醒了韩厥的良知和正义感,给赵氏孤儿留了一条生路,让赵家血脉得以延续,是忠于女人的繁衍后代的本分职责。其次,公孙杵臼为了保护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杀害。他临死前的一句“对得起赵家了”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公孙杵臼虽然没能带着赵氏孤儿出城逃难,但通过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而保住了赵家唯一一条血脉生存下去的机会,这是忠于对赵家的承诺。再次,程婴牺牲了妻儿的生命,成为屠岸贾的门客,忍受着仇恨和耻辱侍奉屠岸贾,是影片中牺牲最大的人物。但是,程婴的“忠”是有条件的,非主动的,有私心的。作为屠岸贾门客的他所背负的,其实并不止是那个死里逃生的孩子的命运,还有为了这个孩子而死去的四个魂灵。他要对得起庄姬“让他(赵孤)做一个平民百姓,忘记他的仇恨”的托付,要对得起死去的妻儿,要对得起公孙杵臼舍生保护忠良之后的义举。所以程婴为了给赵家、公孙杵臼以及自己的妻儿报仇,就不得不在这漫长的十五年里隐忍和等待。

三、影片《最后的忠臣藏》所反映的忠义观

2010年12月18日上映的《最后的忠臣藏》是由杉田成道执导、根据日本著名的赤穗四十七义士的故事进行改编的悲剧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在赤穗四十七义士袭击吉良宅邸事件发生十六年之后,最后的两名接受密令幸存下来的赤穗武士守信践诺的故事。本片的主要情节如下:当年的赤穗四十七义士被判集体切腹,但其中有两个人为了执行故主的秘密任务,背负着“逃跑”的恶名,苟且偷生。他们是负责“将袭击事件的事实传诸后世和将大石家老赠与的抚慰金交与武士遗族”任务的寺坂吉右卫门和负责“将大石内藏助的私生女可音抚养成人直至其出嫁”任务的濑尾孙左卫门。影片着重描述了两位武士十几年来强忍着与武士道相悖的苟且偷生的耻辱感的艰辛生活。寺坂吉右卫门参与了袭击事件之后被大石命令秘密出逃,十几年来不停奔波,直至找到了最后一个遗族家属,完成使命之后,按故主吩咐投靠了大石内藏助生前的好友近藤。在赤穗四十七志士16周年忌日那天,濑尾孙左卫门去给赤穗志士扫墓,才与近藤和寺坂吉右卫门相遇,近藤怒不可遏,拔刀要杀掉所谓的“逃兵”孙左,孙左跪下恳求等他完成故主使命再杀他。不久后可音出嫁,原浅野家的三百家臣为报故主恩情,不约而同地来参加可音的婚礼。孙左完成使命,剖腹自杀。

影片《最后的忠臣藏》所表现出来的“忠义”极具时代代表性,是无条件的。武士们愿意以牺牲一切来作为表达忠义的代价。在中世战乱逐渐平息、近世社会逐渐形成的时代,幕府实施兵农分离和检地的政策,武士成为效忠于各个特定领主并领取俸禄的家臣。但家臣逐渐失去了易主的自由。由于其家名家业均带有世袭的属性,所以武士及其家族的兴衰荣辱就与自己所属藩国的命运密切相关。因此,近代武士的伦理观就格外强调对主君的绝对服从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在影片中,在赤穗事件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孙左对主君大石宣誓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故主浅野复仇。但大石知道袭击事件一出,47志士必将被判切腹,其家眷也会受到牵连,为了让私生女可音免遭杀害,大石命令孙左隐姓埋名,秘密回京带走婴儿可音并将其抚养成人。孙左后来的经历也足以作为践行绝对忠于主君和忘我献身精神的典范。

但对于一个武士来说,在那个重要关头临阵脱逃,有悖武士道精神。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中阐述了何为武士道精神:“‘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勇’要求无视具备敢作敢为、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还要兼备高强的武艺。‘仁’使武士不至于成为黩武式的一介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各种诱惑。‘忠’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根据上述武士道精神的内容排练顺序,不难看出,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领域中,“义”被认为是最核心和首要的内容。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论述过,“在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中,与‘义理’相比,‘忠’并非如其他东亚各国一样显得那么重要,当‘义’与‘忠’发生冲突时,日本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义理’。”笔者对此持赞同意见。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报恩和雪耻行为出现在武士的“义理”世界中。赤穗四十七义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给故主浅野复仇,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和家族,这明显有悖人性和社会公义,因此在完成了复仇的使命之后,复仇者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于是切腹就成了武士们解脱的对策。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的古代忠义观之差异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在对“忠义”内涵的解释上,古代中国更侧重于强调“忠君思想”。“忠君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最高思想,悖之则被视为“叛逆”。推崇“忠君思想”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千古流传,这说明了“忠君思想”在古代中国伦理思想中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日本更侧重于“义理”。在日本武士的世界里,“义”有时是可以凌驾于“忠”之上的。所以,一旦“忠”与“义”互相冲突,日本武士会坚定地选择“义”。

2)中国古代臣民对主上的“忠”是有条件、有私心的服从,而日本武士对主上的“忠”是无条件、无私心的服从。

《赵氏孤儿》与《最后的忠臣藏》两部电影虽然都是根据经典传统复仇题材改编的悲剧作品,但二者所表现出的忠义观是截然不同的。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古代忠义观的差异,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中日两国在相似的东方文化的背景下迥异的民族文化特色,更深层地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以达到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本文以电影《赵氏孤儿》和《最后的忠臣藏》所反映的忠义观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中日古代忠义观的差异。但是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论述的过程中,支持论点的分析理论和论据还不够充分;本文只分析了中日古代忠义观的差异,但并没有探讨此差异的形成原因。笔者打算今后收集更多更有力、充分的论据,以上述问题点为今后的课题,继续展开本论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辞海[D].上海辞书出版,1999.

[2]全译古语辞典(第三版)[D].旺文社,2003.

[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2.

[4]森山树三郎.中国人的名誉感与封建武士的名誉感[A].【名】与【耻】的文化[M].株式会社讲谈社,1971.

[5]加藤周一,叶渭渠.日本文学史序说(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6]林屋辰三郎.日本文化之东与西[M].株式会社讲谈社,1974.

[7]刘美凤、张予娜.从主从关系的变化看古代日本武士的忠义观[J].湖南大学学报,2001.

[8]李显杰.《赵氏孤儿》的成功与不足:从元杂剧到电影大片[N].中国艺术报,2010.

[9]本尼迪克特,吕和万等译.菊与刀[M].商务印书馆,2000.

[10]王成.中国古代忠文化研究[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

[11]李东军.透过歌舞伎《忠臣藏》现象解读日本民族性格[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

[12]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三笠书房,1997.

上一篇:强制医疗程序及相关制度的进步与不足 下一篇:某人提取他人借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