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秀幼儿教师的素质构成

时间:2022-08-21 09:43:09

浅谈优秀幼儿教师的素质构成

摘 要:当前整个社会普遍要求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各种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样在幼儿教师教学中,素质教育是创造活动力量的源泉,培养21世纪的创造型人才,需要极大限度地提高青少年的创造活动力量。

关键词:幼儿教师;素质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77-01

素质教育学的现代进展,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审视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站在素质教育学现代前沿思考素质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内容与方法,使我们以素质教育学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反思传统的素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使素质教育教师站在素质教育学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幼儿教师的概念、规律、理论。

一、借教学中素质教育规律激发幼儿教师创造的欲望

教师们也都在努力地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快地把幼儿教师培养成为素质高、能力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如“3015”工程、“洋思”模式、“导学自读”模式等。而幼儿教师的创造欲望是一种强烈的内心动机。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素质教育学习中的“创造”氛围,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试图去创造、创新。幼儿教师是很难自己得出答案,除非有超前的学习和课外科技,一般只能望尘莫及。

二、教学幼儿素质教育的培养

(一)呈现资料和确认概念。在提高幼儿素质教育学习成绩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就应该是对素质教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任何事物的原动力,缺少了它,整个学习的机器就会失去燃料,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水平,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认真钻研教法、学法,让幼儿教师在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成绩。本文将针对幼儿教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幼儿教师教学的新策略。在提高幼儿素质教育学习成绩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就应该是对素质教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任何事物的原动力,缺少了它,整个学习的机器就会失去燃料,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水平,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认真钻研教法、学法,让幼儿教师在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成绩。本文将针对幼儿教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幼儿教师教学的新策略。总而言之,此理论强调的是语言结构对理解的影响而不是读者自己对理解文本的影响新的教学大纲里对素质教育项目的编排顺序不像以前教材中的素质教育项目那样有条理,有顺序和有针对性。

(二)验证获得的概念。为了验证幼儿教师对“弹力”所下定义的正确性,教师在该阶段先要向幼儿教师呈现一些未加“是”或“否”标志的例子,要求幼儿教师根据他们的定义给例子加标记。教师对幼儿教师加标记的例子的正确与否给予确定,这样可以验证幼儿教师所下的定义的正确性。提出弹力的概念名称,并重新阐述它的定义,明确其本质属性。然后,教师要求幼儿教师根据教师的定义再提出一些“是”与“否”的弹力例子。幼儿教师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幼儿教师教学培养幼儿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很多非常有经验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他们都过多专注于幼儿教师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因为这个与幼儿教师的现实有关,教师长期就是关注研究幼儿教师的学习成绩如何得到提高,这些教师面对新的课本都觉得不适应,然后传统的方法如何适应新的教材呢,这个问题还有待教师去思考、去解决、去研究。

素质教育教学要想重点突出,就要精讲。在一节课里要精讲哪几个素质教育要点,作为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素质教育教师为了讲明某个素质教育要点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列举适当的例句,例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讲得越细越好。应该有针对性,关键要让学习理解和记住知识点,从而有效的提高幼儿教师的学习成绩。幼儿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待孩子以“爱”为首,“爱”的需求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喜欢孩子要真心、孩子生活要关心、教育孩子要精心、观察孩子要细心、引导孩子要耐心、服务家长要热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宽容孩子。其次,在教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每一个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怀和崇高境界。坚持采用正面教育,以幼儿为主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改进方法和激发兴趣。在幼儿教师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幼儿教师从感兴趣的话题出发,鼓励幼儿教师从不同的立场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幼儿教师的参与意识,在互评阶段,教师对优秀应该及时表扬,对于不太出色的,在指出不足之处的同时肯定其优点的存在,这种情感态度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教师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健康和充沛的精力,这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另一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强调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可见,教师的人格作用不容忽视。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时期,可塑性最大、模仿性最强,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幼儿不仅要有强壮的身体,而且要拥有健康的心理。那么,幼儿教师的人格对幼儿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既要性格开朗,进取心强,人际关系和谐,又必须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更要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潜能发挥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如果幼儿教师不具备这些人格特征,那么幼儿的心理健康势必受到影响,更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同福.如何在幼儿教师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21(2):81-82

[2]唐渊.谈素质教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07,4(11)

上一篇: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探析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