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镜头捕捉渲染儿童剧艺术张力

时间:2022-08-21 09:01:52

如何用镜头捕捉渲染儿童剧艺术张力

摘 要:从一定程度上说,离开了艺术渲染,任何一个艺术文本都失去了现实意义。儿童剧理论中既有镜头语义学,又有艺术张力。具体来说,每一个镜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除了运动镜头和长镜头是不确定和动态的,当镜头进行组接时,再结合一定的语境,镜头的艺术张力便会更加明朗化。本文将从儿童剧的具体表演过程出发,通过镜头来表达儿童剧知觉层面、意象层面和情感层面三个方面的艺术张力。

关键词:镜头;儿童剧;艺术张力;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儿童剧的每一个场景开始前,都会描述故事的具体环境。场景中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和对白前还有人物的心理活动与面部表情。这些都是人物刻画与叙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其艺术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舞台艺术中,观众可能无法集中精力关注所有的人物表情和具体物象的变化,电视剧导演通过具有暗示意义的镜头带领观众走进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镜头来表达儿童剧知觉层面、意象层面和情感层面三个方面的艺术张力。

一、镜头构成营造的知觉层面

爱森斯坦认为,镜头是“蒙太奇大街上的每一间屋子”。 通过摄像机镜头每秒拍摄除了24帧的画面,这就是镜头的最原始状态。无论是儿童剧还是,都是通过镜头来表达故事内容,观众则是通过对这些镜头的欣赏来达到身份自觉抽离的过程,或对孩子可爱的表现觉得高兴,或对剧情表现的咬牙切齿。这些镜头都给了观众真实地故事,也真实的营造了儿童剧在知觉层面的艺术张力。

这种知觉层面的艺术张力的载体是镜头,通过镜头内部的冲突,在拍摄过程中予以每一个画面不同的意义和思想,使得剧情能够更加真实的还原现实世界。以镜头组接为例,在经典儿童剧《兔子与枪》中“直指着的手枪”、“恐惧的脸”、“一个人在笑”三个镜头,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组接,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感觉,有勇敢的,也有懦弱的。但是当镜头顺序变化为:“直指着的手枪”、“马戏团恐惧的猴子的脸”、“一个人在笑”,同样是三个镜头,其产生的知觉层面的艺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此外,通过对光影色彩、场景造型、拍摄视角和运动镜头的不同使用方法,也同样具有知觉层面艺术张力的塑造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镜头捕捉儿童剧的艺术张力更多的来源是对画面的把握,摄像机能够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组接塑造不同的艺术符号,只要把镜头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其产生的知觉效果就会更加明朗和真实。

二、镜头组接走进人物的意象层面

从宏观意义上来说,没有意象层面的艺术文本都脱离了现实意义,充其量是生活物质的复制品。儿童剧中既有镜头语义学,又有蒙太奇语义学。具体来说,一个镜头尤其具体的象征和艺术效果,但是除了运动镜头和长镜头之外,单一镜头的艺术效果是多种意义的,也是不确定的和动态的,只有进行镜头组接,才能够产生不同性质甚至反差性质的艺术张力。

儿童剧的镜头组接具有很强的艺术表达能力,从人物的命运、欢乐的氛围以及离奇的故事情节为主要情节,通过物象、人物表情和符号来具体展示人物的心里以及故事的变化,最终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审美意象。比如儿童剧《照镜子》中,(镜子中的画面)小姑将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话,镜头切换至镜子,镜子中的小姑娘也出现,开始和镜子外的姑娘一起对舞。在头两个镜头中,两人都在镜子里,天真无邪没有一丝的忧愁,到第三个镜头,两个小姑娘在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镜子虽然不说话,但却将两人区分开来,将真实的生活和幻想的生活区分开来。看似简单的画面,因为所具有的深层次的文本内涵,便具有了双重属性:叙事的意义和思想的意义。

在儿童剧的演出情境中,剧情的发展变化是前进的、渐变的,而故事人物的情感变化是复杂的,突变的。儿童剧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有具体的文字描述表达人物的意象,虽然能够使用旁白的方法吐露人物心声,但是镜头组接的方法能够更加自然、更加真切的走进人物的意象层面,尤其是对一些离奇的故事情节来说,适当插入具有暗示、隐喻的镜头能够更加贴切的表达人物的意象。这一点和戏曲中的“定”和“点”的手法类似,刺激、提醒、暗示观众从物象到人物内心进行深层次的画面阅读。虽然在手法上有刻意之嫌,但却是儿童剧中展示人物内心活动最常用的手法。

三、通过镜头指向情感层面

对于观众而言,儿童剧不仅要有故事,故事还必须离奇,结局要欢乐、圆满。这种圆满的故事必须符合明确性和乐观性,也就是说,当故事进入结尾阶段时,所有的矛盾必须给出明确的回答,矛盾的解决、悬疑的侦破和故事的好转,这是符合儿童固定的欣赏期待,是孩子们对事物结局的好奇本性决定的。因此,无论故事发展多么充满矛盾,情节多么曲折离奇,但是在最终的情感意义上,大多数儿童剧都选择了圆满的情感意义。

《红星闪闪跟党走》的结局:固定镜头慢推,最终潘冬子戴上了闪闪的红星,成为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踏上了新的征途;《绿野仙踪》的结局:固定镜头俯拍拉出,多萝茜边跑边跳终于回到家;《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固定镜头拉出,小女孩坐在雪地里,闭着眼睛却面带微笑;《我的麦哲伦海峡》的结局:固定镜头拉出,阳光照耀进病房。“红星”、“阳光”、“ 边跑边跳”、“ 微笑”都暗示情感上的愉悦;固定镜头的慢动作所产生的凝视效果,让观众的焦点对准了屏幕中的温暖元素,使人产生欢快的情绪和审美感。此外,一般的儿童剧还会在最后一个画面前基本上都会加入人物幸福的、安详的、满足的面孔,来暗示人物的情感。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最后一个画面前加入了奶奶噙着泪的面容的镜头,直白地告诉观众:一家人,奶奶和小女孩将和和美美地继续在天堂生活。在连续观看产生长久的压抑之后,大团圆的结局给观众一种审美的享受,这种享受不是简单的精神诉求,还带着观众内心对于道德的价值评判。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剧也面临着许多冲突和挑战,为了适应儿童剧艺术的不断发展,更好的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关注的需要,镜头语言的功能和表现手法也将不断进行创新,技术的发展为儿童剧个性化的镜头组接方式提供了基础,这样的突破可以为儿童剧艺术张力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10.

[2]卢蓉.大陆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与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视,2004

上一篇:从Radio到Audio,广播媒体出路在何方 下一篇:花山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