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时间:2022-08-21 08:14:23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摘 要】课堂教学中蕴涵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们的活力在课堂中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中才有真正的生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书上现有的知识,而是凭着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这才符合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效率转化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学生的课堂思维和接受能力不是随意发生的,而是由教师激发的、引导的,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深入教材研究,创设情景,启发诱导,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我认为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改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二是优化教学方法。

一、运用新的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学生只是一味的学。 有些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然而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突出“学”字,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上来,也就是“给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劳动,共同完成的结果,这种结果的成功取决于师生的关系。”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一方面可使学生在积极、兴奋、快乐、平等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在学习中享受着、体验着做人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教师也从中体验着一种幸福和快乐,在教学中就毫无顾虑的教给学生知识,这样使课堂进入开放式、多元式、包容式的环境,从而师生价值得以完美的展现。

如在讲“分数比较大小”这一课时,我出题四分之一与四分之三比较,学生能够迅速的知道四分之三大于四分之一,而我问学生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边说边在纸上画着图形,还大声喊着:“我们从图形中知道的。”这充分说明学生思考了,运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做出了这道题。这真是难能可贵,值得教师表扬,随后我又授予学生了其他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教师与学生真正的平等起来,“想自己所想,思学生所思”,使学生在课堂中自由的呼吸。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发学生的源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新动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变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筛选实用的信息,实现教学的高效。也就是说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给思维以动力。

2.提供学习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幸福的真谛原本就只在于争取幸福的过程”,小学数学就是如此,它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过程。它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而且在于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教学“抛硬币”这样设计,出示几张人物图片,有年轻男女,年老男女。请同学们选出小明的爷爷,首先排除女性,再者爷爷不可能是年轻的,所以排除年轻男性,最后剩下几张年老的男性,这时没有办法选择,而有位同学十分聪明,他直接说缺少条件,不能做。于是我又说他的爷爷是戴眼镜的,同学们迅速的说出了正确答案。从整个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是问题情境的提供者、组织讨论的协调者、引导学生寻求解答方法的指导者,给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以及过程,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在讨论中获得知识。如:“圆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分别说:我通过测量发现圆心将直径分成两段相等的线段;我将圆对折后发现有一条折痕,它是直径;我对折几次后发现有一个交点,它是圆心;我认为直径将圆分成两份等等,通过交流使学生受到启示,发现新的知识。

4.实际问题数学化,注重数学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了解实际问题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表现出来。如:在“比和比例”教学中,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桐树的高度。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而我取来一根竹竿,笔直插在桐树旁。借着阳光,树影、竹影的长度一目了然。同学们此时茅塞顿开,运用比例知识算出桐树的高度。数学应用于实际,使学生确立了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教好数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作为我们教师一定要问四十分钟要质量,要高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去开发和挖掘,才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趣教乐学教学效率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才会提高。因此,我们要改善师生间教与学的关系,并且优化教学方法。同时用我们自己高度的热情和十足的信心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信心,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数学教学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教育研究》(北京),2004(2)

[2]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