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1 07:30:15

新生儿肺炎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新生儿肺炎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58例确诊为肺炎的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9例患儿予以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29例患儿予以氨溴索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呼吸困难、肺部湿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氨溴索;静脉滴注;雾化吸入

新生儿肺炎属于儿科较为常见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不明显而影响其诊断治疗效果,且在未及时有效治疗情况可导致患儿出现死亡情况[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58例确诊为肺炎的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9例;研究组患儿男女比例为16:13,日龄1~10d,平均(5.03±1.24)d,足月出生儿18例,早产儿11例;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为14:15,日龄1~10d,平均(5.28±1.03)d,足月出生儿20例,早产儿9例;其中两组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促、气喘、咳嗽、双肺湿音及痰鸣音。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出生情况及临床表现等基线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关于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均经X射线等提示出现病理改变并确诊;均在患儿家属知情前提下签署治疗同意书[2]。排除标准:先天性疾病患儿;合并其他躯体性疾病患儿;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儿;易发生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患儿;资料不完全者。

1.3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即抗感染、吸氧、营养支持及吸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3ml无菌蒸馏水+5mg氨溴索,氧流量为3~4L/min的情况下雾化吸入治疗,2次/d,持续时间为10~15min;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7.5mg氨溴索+30ml葡萄糖溶液(浓度为10%)静脉滴注,2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d。

1.4评价标准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情况评价患儿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3]。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情况 经研究资料显示,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呼吸困难、肺部湿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 经研究资料显示,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情况,且在用药治疗过程中逐渐消失,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肺部组织及呼吸系统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其免疫系统较为薄弱,较易因气管黏液发生阻塞而发生窒息或呼吸困难等现象[4]。儿科治疗新生儿肺炎过程中发现此类患儿具有起病急且病情发展较为迅速的特点,患儿在发病期间多出现咳嗽不止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质量并增加患儿家庭的生活压力。本研究中选用氨溴索为主要治疗药物,采取不同的给药方式以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经研究资料显示,对照组单纯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呼吸困难及肺部湿音消失时间明显多于研究组两组给药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证实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气道治疗,可加强其气道的性以促进肺部活性物质的分泌,同时通过静脉滴注治疗还可有效避免肺泡的萎缩作用,消除体内氧自由基的活动以有效防止患儿肺部组织受到损害。氨溴索可有效调节患儿呼吸道的黏液分泌作用,改善呼吸道表层的纤毛活动,稀释气道内的分泌物,患儿在用药过程中且资料显示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两组给药方式同时进行,有效治疗患儿的肺部感染情况的同时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减少患儿家庭的住院支出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效果明显[5]。本研究用药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情况均未影响治疗效果,患儿在连续用药治疗过程中不良症状有所缓解,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可有效调节患儿呼吸道的黏液分泌作用,改善呼吸道表层的纤毛活动,稀释气道内的分泌物,患儿在用药过程中能够将分泌物咳出,其中患儿治疗中出现的痰液堵塞、腹泻、恶心等情况可能是由于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与病菌反应引起,不危害患儿的生理机制[6]。根据患儿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有效改善和避免情况,需经过临床进一步研究并解决,以有效改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适感,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用药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炎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立明,刘海燕.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135-1136.

[2]姚彦莉.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1,26(29):4614-4615.

[3]吴海燕.盐酸氨溴索与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协同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58-59.

[4]姚兴联.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 18(6):769-770.

[5]周婷.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3,07(14):156-157.

[6]高斓焱.氧驱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14,38(2):359-361.编辑/许言

上一篇:如何有效进行慢阻肺疾病的护理探讨 下一篇:基层妇幼保健院在职护士学历教育质量的现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