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音乐康复作用

时间:2022-08-21 07:26:57

儿童自闭症音乐康复作用

儿童自闭症症状多样:刻板行为,不能接受改变,无法集中注意力,智力发展障碍,语言发展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缺乏与他人的目光接触,情感淡漠等等。音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体验,似乎更能绕过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障碍,成功地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渗透他们的潜意识,并激发其有意识的认知行为,促进自闭症儿童与环境建立关系,改善其原本的自闭状态。因此,音乐治疗成为最常用的儿童自闭症干预治疗方式。计算机音乐制作主要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以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为控制手段和信息交流语言、以合成器、采样器等电子乐器为音频终端的一种音乐制作方式。从制作的技术角度来看,它涉及音乐声学、音乐编辑学、音乐录音学、乐器学、律学、电子学以及数字化的计算机技术等,属于音乐学的一个新型应用学科。

一、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与周围环境的积极联系

自闭症儿童往往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因为缺乏正常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他们很难与外界建立关联,导致无法与他人交流、无法与社会协调一致。音乐治疗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建立起与环境的联系,提高对社会的适应程度。一例自闭症儿童,在若干次的音乐治疗过程中,对于治疗室的环境,如家具、乐器,以及治疗师等等,都完全不予理会,每次进入治疗室,他便会安静地坐在墙角的一把椅子上,如果治疗师不与其发生身体接触,他几乎会保持这个状态,一直到治疗结束,似乎与环境完全隔离了一般。但对于音乐,他却有一定程度的倾听,一旦音乐响起,他便会将头转向播放音乐的方向直到音乐结束。虽然,治疗师并没有从他脸上看到情绪的变化,但他还是注意到了所听到的音响,说明他对音响是有反应的,在初期的音乐治疗过程中,他仅仅可以和音响建立一定的联系。基于这个情况,治疗师希望通过音响的变化,从简单乐器入手,进一步扩展其与环境物体的关联。于是,我们通过音乐制作软件,制作了八小节极简单的旋律,长时间重复,并以三角铁和定音鼓这两种音色交替呈现这段音响,且做了音量的处理,三角铁音色的音量较弱,定音鼓音色的音量较强。使用三角铁和鼓这两种音色,我们是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两种乐器都较常见,易于在治疗现场提供给自闭症儿童;第二,两种乐器都是打击乐,不需要前期的学习准备,方便演奏。我们在自闭症儿童进入治疗室之前,先在他的固定位置面前放置了三角铁和鼓,他进入治疗室之后,依旧坐在了“他的位置”上。于是我们开始播放音响,同样的旋律,两种不同音色配以各自固定的音量,不断交替出现,可以看到自闭症儿童在专注地倾听。此旋律在两种音色下重复几次之后,治疗师走到他身边,当三角铁音色的旋律响起时,治疗师便轻轻地演奏三角铁,当鼓音色的旋律响起时,治疗师便用鼓棰重重地击打鼓面,治疗师根据音响反复演奏着两种乐器,他开始转回头,看着治疗师演奏。治疗师第一次停下演奏,回到电脑面前,音响仍在继续,该儿童的眼睛在乐器上停留了一会儿之后,将头转向了电脑的方向,继续关注音响,并没有任何尝试演奏的迹象。于是治疗师在间隔了一段时间后,再次走到自闭症儿童身边演奏乐器,并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当治疗师第二次停下演奏回到电脑面前时,他没有再去看电脑,而是盯着乐器看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开始模仿治疗师的样子,自己敲击演奏面前的两种乐器了,虽然,他在两种乐器之间的切换并不及时,演奏也很拙劣,但可以看到,自闭症儿童终于开始尝试与乐器建立积极的联系,终于开始与音响以外的环境物体建立关系。这次成功的治疗活动之后,我们尝试进一步扩展他与环境的联系。首先,在音乐制作软件中,我们保持音色不变,在变化音量的同时,调整音响的速度,播放并引导其模仿演奏;之后,再添加、变换其它多种乐器音色,引导其通过对音色的听觉辨识,区别认知不同乐器。

二、对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作用

一例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不管治疗师如何跟她说话,都不开口发出声音,总是非常的安静,但她对音乐的反应非常好,从她的表情里,可以明显地看到,她已经进入意识到音乐的状态了。于是我们尝试使用了前一病例中的音响,简单的八小节旋律,在三角铁和鼓的音色下不断交替,不过在该病例中,首次使用该音响时,没有加入任何音量或速度的变化,当音响播放了几遍之后,治疗师开始跟唱:三角铁音色响起时,治疗师跟唱“叮叮叮……”,鼓的音色响起时,治疗师跟唱“咚咚咚……”。治疗师反复间歇地跟唱之后,自闭症儿童在治疗师的一次停止跟唱后,自己开始模仿治疗师,尝试跟唱音乐。于是,我们在音响的速度上、音量上做了很多细微的调整变化,引导其更加深度地倾听,并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相继使用了各种不同的音色,并配以不同的拟声词,来引导她跟着音乐变换着语言哼唱,这一方式非常有效,大大拓展了自闭症儿童语言的丰富程度,她打破了以往绝对安静的无语言状态,一旦听到音乐,就会时不时地跟着哼哼。音乐制作软件中的音色却非常的丰富多样,甚至是无穷无尽的,音色的设置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易行,几个简单的菜单操作,便可以随时改变并选择所需的不同音色。计算机音乐制作在这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三、对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改善

自闭症儿童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行为障碍,表现为刻板并且很难接受改变,所以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病情进行干预时,应特别注重对其刻板重复行为的干预和改善。一例对音乐一向反应良好的自闭症儿童,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治疗师如何引导,始终不肯改变其重复动作。在一次音乐治疗活动之前,我们在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中准备好一段音响,此音响是同一旋律的大量的重复,在每次重复时赋予其不同的音色、速度、音量,以及不同的音高调性,数次不同形式变化后的旋律再连接上未作改变的原旋律。在音响的强烈对比下,治疗师陪同她做其总是反复不断的一个简单舞蹈动作,并观察其刻板行为的细微变化。在旋律改变音量时,自闭症儿童不自觉地加重或减轻了自己的舞蹈步伐;随后音乐的速度又有了变化,并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努力跟着音乐的节奏调整了自己的动作频率。当旋律在音高调性上作出改变的时候,自闭症儿童眼中流露出思考并有些迟疑的神情,这时治疗师适时地进行了行为引导,当旋律音高整体提高时,治疗师在其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加上了向上跳的腿部动作,其中的迟疑顿时消失,开始愉快地跟随治疗师模仿其更改后的动作;当旋律音高整体降低时,治疗师在其原有动作基础上加上了下蹲动作,她兴奋地继续模仿治疗师的动作。看到自闭症儿童的刻板动作有所更改,我们继续播放了音色改变后的旋律,她先是仔细聆听,然后开始有些茫然,此时,治疗师开始根据自己对该儿童的了解判断,较大幅度地改变动作。在小型敲击乐器音色下,治疗师做了轻巧灵活的简单手臂动作,她可以很快改变原刻板动作开始模仿治疗师;旋律变成凝重的管乐音色时,治疗师再次改变动作,开始了简单有力的腿部动作,经过小小的停顿她再次开始模仿;音乐再次改变为柔和的弦乐时,治疗师开始做缓和优美的全身动作,此时,自闭症儿童完全停下开始看着治疗师,经过一分多钟的观察,开始试图模仿治疗师,尝试几次后,可以部分模仿出新的动作,此时,治疗师也立刻调整简化了自己的动作,让她感觉到自己已经可以完全模仿出治疗师的新动作。在此次音乐治疗中,治疗师根据音乐的改变加上自己恰当的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进行了准确的引导,并使其有所改善。

儿童自闭症的音乐治疗对治疗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它没有绝对固定的模式,没有明确的方案,需要治疗师不断地观察、分析,并根据不同自闭症儿童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反应做出即时准确的判断和引导。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正迎合了音乐治疗的这种特殊要求,它可以根据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需要,即时地通过计算机,在音乐制作软件中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既减轻了治疗师音乐治疗活动之前的大量案头准备工作,又由此可知,希望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参与,可以给儿童自闭症的音乐治疗带来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上一篇:谈论计算机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 下一篇:广告设计一体化教学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