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洛克的教育惩罚

时间:2022-08-21 05:49:31

浅析洛克的教育惩罚

摘要:洛克(1632---1704)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科学的教育惩罚思想、惩罚原则以及正确的惩罚方法。浅析各个部分的内容,启迪与引导我们在实施"惩罚"时注意惩罚手段的科学性,正确认识教育中"惩罚"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惩罚 鞭挞 责骂

一、洛克的教育“惩罚”观

(一)“惩罚”的重要性

洛克非常重视教育的价值与作用,他曾说过:“日常所见的人,之所以有好坏,有用无用之分,十分之九都是由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也是教育之故。洛克认为儿童只有做了邪恶的事情时才值得加以制裁,实施惩罚的目的是为使儿童的内心感到羞辱,明白自身行为的错误性。

(二)错误的“惩罚”手段及造成的负面效应

1、鞭挞

不恰当的鞭挞实质上会形成负面教育效果:第一,从儿童的心理上看,儿童原本对某些事物充满兴趣与爱好,因为这些事物而使他自己受到惩罚,其后果是儿童对该事物产生厌恶感;第二,从儿童的性格特点来看,奴隶式的管教使得儿童心中的怨气被压制下来,长时间的压制会使儿童的性格变得自闭、孤僻。

2、责骂

洛克认为责骂是不可取的,特别是无理的责骂(即:未能提出使儿童屈服的理由)。时间一长,没有说服力、没有理智的责骂对儿童将不再起作用;另外,教育者在盛怒责骂时常掺杂一些粗暴的言语还有一些不文明的举止,儿童往往认为这是从权威教育者语言中学来的,将其作为“榜样”进行学习,进而转变成自己言语的一部分。

3、要求儿童记住许多规则

我国的法律与法规明文规定了许多约束成人行为的规则,而成人往往会运用这种思想来约束和要求儿童,让儿童记住许多规则。对儿童而言,晦涩难懂的文字与死记硬背的规则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总是容易被遗忘的,不仅无法起到惩罚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儿童的压力。

(三)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惩罚

错误的惩罚方式只能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了一层皮膜,儿童对于痛楚的核心仍没有触到。其效果只能是惹恼儿童,并对错误的惩罚方式产生反感。真正使儿童内心产生羞耻和畏惧,才是有效果的约束;能使儿童的羞耻心与畏惧心产生,才算是真正意义的惩罚。因此,真正的教育惩罚要做到两个方面:第一,要树立威信。在儿童年龄较小时凭借畏惧,取得支配他们的精神力量,到了子女年岁稍长之后,就要用友爱维系这种力量;第二,实施惩罚时要彻底触及到儿童的心坎,使他们的意志变柔和,变驯良。

二、教育惩罚原则

(一)及早性

管教儿童应该从极小的时候开始,这个时期被称之为关键期。威信一旦树立对于儿童日后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只有儿童在年幼时知道服从,长大后遇事就会有一定的判断力。因此,实施者应该在儿童年幼时树立威信。

(二)有效性

不恰当地压迫会使儿童感到厌恶,甚至产生负面效果。若想起到一定的效果,应当在恰当的情境中教育、引导儿童,将责骂、鞭挞等要求儿童去改正转变为儿童心甘情愿地改正,因此,要设法引起他们改正错误的欲望,实施更有效地教育、教导。

(三)针对性

实施惩罚时要对儿童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衡量,根据所犯错误的程度来判断实施惩罚手段的轻重;另外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儿童实施惩罚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对初犯的儿童,不必过度惩罚,而对已经提醒过后又重犯的举动,应当思考运用有效的惩罚方法。

三、科学的教育惩罚方法

(一)名誉给予法

洛克认为名誉是离德行最近的真正原则与标准,拥有较高的名誉是每个人所希望的。同样,名誉给予法对儿童也一样适用,给予儿童一定的名誉是儿童心理强有力的刺激,是隐形的一种鼓励与指导。儿童有时为了保全或维持自己的名誉、维持别人给予自己的好评与赞扬而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行为。

(二)空间给予法

儿童的天性是天真的、幼稚的,他们喜欢玩耍,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做一些天真的傻事是可以理解的。在教育儿童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与自由,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鼓励,只要他们做到了尊重他人且没有不良的行为,实施者可以减少惩罚的力度,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成长。

(三)说服教育法

“说服”法是洛克极力倡导的,但它使用的前提是在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之上。“说服”法是在惩罚儿童时,态度要镇定,行为要合理,能让儿童懂得实施惩罚的目的,这种口头上的开导比鞭挞等惩罚方式更有效,而且有耐心的说服教育在精神上会感染儿童。

四、洛克的教育“惩罚观”对当代教育惩罚的启迪

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应该实施惩罚,洛克的观点是肯定的。惩罚是必要的,不过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首先,实施惩罚时,实施者要树立威信,这种威信与尊严在儿童幼年时应确立,以便儿童在心里上信服;其次,实施惩罚时尽量多采用“说服教育”,使用简洁明了的、在儿童理解范围之内的语句说服儿童,使儿童彻底地屈服,明白自己的错误之处,以便于儿童今后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如果儿童所犯错误较严重,可以考虑运用鞭挞、责骂等手段,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使儿童引以为戒,注意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

参考文献:

[1]纳坦-塔科夫.邓文正译《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M].北京: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

[2]约翰・洛克著.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牛金成.《论洛克教育惩戒思想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

[4]谢德新.《洛克惩罚教育的心理学诠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

[5]程雅慧.《从《教育漫话》看洛克》[J].教育发展与研究,2010

[6]陈方平,张赛东.《教育体罚:局限、替代和执行》[J].现代教育科学,2011(7)

[7]谢得新,邵英.《洛克惩罚教育的心理学诠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上一篇:融画于文 图文并茂 下一篇:语言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