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08-21 05:39:37

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极为重要。

一、设计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引起探究的动

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来刺激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常见乐器,如鼓、吉他等,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亲身体验发声时物体在振动;在“凸透镜成像”一节中,教师可要求每位学生带一个凸透镜,找出成像规律并动手自制望远镜;在“串联电路”这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接一个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当学生亲手连接电路,并看到小灯泡发光时,他们非常兴奋,会对电路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将学生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引导学生自行探究,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但学生在学习时会以自己的认知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物理知识的传授,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参与过程。“实验探究”可以深化学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

比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讲课前,我便对学生说:“咱们做一个硬币跳高的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后,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开始玩,不大工夫,只听学生惊喜地叫道:“呀,硬币跳起来了!”“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呢?”我不失时机地问,“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性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丝丝入扣,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学生也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三、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

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思维。例如:在“运动的描述中”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那时的飞机没有座舱盖),飞行员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

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用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境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境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如“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探究前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沸腾现象,看谁说得全面。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

总的来看,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的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

境界。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夏县三角中学)

上一篇:化学课堂因和谐而高效 下一篇: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