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因和谐而高效

时间:2022-09-07 09:11:16

化学课堂因和谐而高效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质量,除了要做好“教学六认真”以外,教师还要调动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积极性,运用前卫的理论引领教学,运用先进的方法指导课堂,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构建和谐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和谐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的教学;真正的学生发展,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构建和谐课堂既是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是学生自主发展、促进课堂实现多维高效教学的保证。

一、联系现实,建立“生活化化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要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化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化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化学的信心。”以学生身边常见的物质作为实验药品,做一些生活中的实验,例如“蛋壳的性质实验”“纯碱、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的酸碱性实验”“铁钉锈蚀实验”。这些实验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学生探究和思考化学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再如利用课本中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类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联系。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通过现场对比,既丰富了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这样既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又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使绿色化学的教育作为一条线索贯穿整个化学教学。

二、转变角色,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里,教师是讲台上的“独语者”,课堂生活实际是一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教师是课堂话语的霸权者,学生只有听话的权利,他们实际上成了张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有时即便学生有些自己的创造,也被教师按自己的要求“格式

化”。而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交往中的“对话”,它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信息背景和知识经验,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角色由旧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的知识王国,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以《原电池》一节新授课为例,教师一进入课堂即在讲台上放一个大苹果,然后在苹果上分别插上两根学生熟悉的铜芯、铝芯电线,再接通灵敏电流计,当学生惊喜地发现:一个诱人的苹果居然也能产生电流时,那种兴奋、那种疑惑简直无法言喻。教师趁热打铁,告诉学生:只要有足够的锌片、铜片和番茄汁,我们完全可以自己造出一块“水果电池”,其电能足以点亮一只手电灯泡,同学们如有兴趣,课后不妨试试。令老师意想不到的是,同学们在活动中自发地展开了科技竞赛,比谁的电池接的灯泡亮、亮的时间长。通过自主实践,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轻松和愉悦,无形之中培养了自身的探究意识、创造动手能力。

三、注重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要让学生“愉快”,教师必须首先“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善于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提供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过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1.要努力改革实验方式,即要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

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如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实验、Cu2+的显色实验等,有些定性实验可放在滤纸上完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

2.改进教材中部分实验

在实践中感到教材中规定的一些实验效果欠佳,这些实验或耗时多,或装置复杂、操作繁琐,或可见度太差、成功率低、不安全等,总之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对这些实验应该加以探索与研究,使得实验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安全省时、更符合教学要求、更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当然,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以显露,行为得以认同时,才能形成真正活跃、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敏勤.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研究,2006.

[2]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李兰芬.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教学研究,20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曹集初中)

上一篇: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方法摭谈 下一篇: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