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语教学带入有声的世界

时间:2022-08-21 02:49:44

【前言】把英语教学带入有声的世界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长此以往,形成阅读能力与听力的失衡,甚至出现了说的能力超越听的能力的奇妙现象,手段高的甚至可以侃侃而谈、自圆其说,这是我们长期演习朗读背诵所造就的临时英语,是我们长期研究语法结构所造就的临时英语,让老外弄懂毫无问题,但我们听不懂别人,甚至听不懂自己...

把英语教学带入有声的世界

语言包括语音信号和文字符号,通过语音信号学习语言,即通过耳朵学英语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是不够的,造成英语教学由来已久的低效率,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就算读了英语专业、甚至上了研究生,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作为主科的英语,耗尽了莘莘学子最大程度的精力和耐力,最终都没有产生质的飞跃。留学生们则表现的一枝独秀,无论是中学阶段出去的,还是大学阶段出去的,都能在短时间内轻松度过语言关。

其次是英语教学的片面性,能读会念英文书面文章、翻译性地理解英文含义,甚至在文法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这是多年来的英语教学所取得的不可磨灭的成果。然而却在交流方面表现出极端的滞后和不协调,或许能艰难地听懂一点,或许能费力地说上几句,再多一点就不行了。社会意见一大堆,不搞英语教学的批,搞英语教学的也批。比较通俗的说法是哑巴英语,其实,哑巴英语背后还有更让人难言的聋子英语。

这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道理。什么样的工艺流程,造就什么样的工艺产品。什么样的教学过程,造就什么样的教学后果。什么样的老师,造就什么样的学生。最后一句话来自一名学生的童言无忌:“老师,你说从小学英语最好了,你怎么不教你儿子说英语呢?”

随着英语热的不断升温,许多中学甚至小学幼儿园纷纷打出双语教学的招牌,实际操作却大相径庭。现实是我们的英语教师能念会讲,远远达不到自由驾驭英语的能力。离开教材便没什么可念,离开文法便没什么可讲。当然,广东籍教师可以轻松地进行双语教学,在地语和国语之间任意转换。

推行双语教学的设想没有师资力量的保障,因为英语教师的学习经历也不例外,是早读念出来的,课后背出来的,满脑子灌的都是自己的声音。缺少对大量英语语音信号的吸收、感觉、识别、内化。听与读的区别还表现为,在听的时候,学生通过语音信号识别语义;在读的时候,是在通过单词和语法结构已经知晓语义的情况下,反复呤诵自己的声音。“早读”其实不如“早听”。

长此以往,形成阅读能力与听力的失衡,甚至出现了说的能力超越听的能力的奇妙现象,手段高的甚至可以侃侃而谈、自圆其说,这是我们长期演习朗读背诵所造就的临时英语,是我们长期研究语法结构所造就的临时英语,让老外弄懂毫无问题,但我们听不懂别人,甚至听不懂自己,不信录上一段,一试便知。

听力教学正在得到重视,但远远达不到有所突破的程度,学生们只是一边边的听、一边边地跟读与教材同步的那盘原版磁带,所谓的标准发音。需要指出的是,听力发音是两个概念,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会发音还是听不懂,而能听懂却肯定会发音,也肯定能说真正的英语。

还需要指出的是,内在的听作为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准比外在的说更妥当。在教学实践中,英语老师喜欢性格外向的孩子,这些孩子比较活泼,敢于发言,敢于造英语,尽管他们与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一样,甚至和他们的老师一样,听不懂别人,也听不懂自已。因为他们自以为已经学会了英语音标,就象学会了汉语拼音,可以自由地说英语了。其实是忘了,早在认识拼音之前,他们就掌握了汉语的精髓,并且都是通过大量而不同的语音信号而自学成才的,靠的是耳朵的感觉,心灵的感觉。

现行大纲很不适宜,追求所谓语言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因为效率极低,只好把教学法目标从小学阶段待续到了研究生阶段。提供给学生的是一套标准教材,一套标准磁带,一套标准考卷和一个似会似不会的英语教研组。这是现有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必要的,但在这种模式下学英语简直是浪费光阴。

这种模式不仅不能消除听力障碍,甚至歪曲了英语的真实性。因为任何语言都蕴含着魅力无穷的文化,更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更加宝贵,而我们的翻译教学却把英语扼杀在汉语里,变成了发音不同的汉语。“Morning came”,被注解为“天亮了”,“天”在那里?“亮”在那里?难道我们的思维狭隘到容不下“早上来了”么?如果当初的翻译家不把“星期”译成1234567,我们不就可以从月亮日上班,到太阳日休息了?如果不能接受英语这种新奇而别扭的思维方式,学英语还有什么意义?

在诸多方面的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缺少语言环境是问题的关键,所谓语言环境其实是诸多人群讲地道的英语,不断地从各个侧面对学习者实施语音信号的刺激,而学习者就在试图弄懂他们的过程中,通过片断性的语音吻合得到不同语音的不同含义,逐步领略听懂的快乐,并通过更大量的语音信号走向突破英语的快车道。

我们不能够把那么多老外安置在校园里,却可以把他们的声音拷贝出来,进行编号处理,现有教材算一种,其他流行教材也算一种,还有很多的有声读物,我们把这些资料一视同仁,剪辑成语音片断,每一个片断设置一个编号,同文本图片资料一起制成便于查阅我英语听力的卡片。

这些卡片没有重点,难点之分,更不要求反复跟读,但是量特别大,大到永远也听不完的地步。这是特意为学生而建造的一个以英语为主题的语音资料库,以及从任何一点都可以开始的学习手段,设想我们能够营造这个语言环境。

关于英语学习的误区首先是学习单一的误区,即只能进行单一的书本英语学习,不接触英语电影、小说、广播、诗歌等,使英语学习成为与现实没有联系的枯燥活动;其次是精而不泛,抱着一两本教材,不大量接触广泛的英语世界,好象没有写入教材都不是英语。其实,广泛阅读比唯一精读重要的多,广泛视听比唯一精听重要的多。没有量变则永远没有质变!

语言实际上是一个点线面的关系。一本书是一个点,一盒磁带是一个点,无数个点组成一条线,无数个点组成一个面。通过精学固然会有所突破,但是没有泛学是根本不行的。一套课本和一套磁带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大量阅读和听取各种各样的东西,阅读和听取大量的有声读物,看得多了自然会写,听得多了自然会说。

初学者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随时随地学英语的机会,学会自己主动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象,读书报读小说,与操英语者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要多读英语简单读物,多听简易录音,读的材料要浅显,听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越快越好,听的越多越好,说的越随意越好。阅读量和听取量太小,拘泥于教材系列的“精耕细作”,产生不了语感。多读和多听是唯一的出路。

通过大量的“听”来学习新知识是最坚实的途径。学英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接触了多少英语和什么样的英语。阅读和听取的语言材料最容易得到,在我们日常接触的英语里就有,在许多课本里就有,在不少录音里就有,就等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学习英语,就是要学习英语特有的的表达方式。英语是英语,汉语是汉语。要分清英语与汉语的表达方式,不要把二者混同起来。

好学生都不是在课堂上由老师“教”出来,而是靠老师在课堂内外“导”出来的。就学习英语而言,不要把“宝”都押在课堂教学上,而是靠自学。要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生活的范围有多大,你的英语学习天地就有多么宽广。随时听取大量的英语有声质料,你实际上就已经“生活”在这个“英语世界”里了,还犯愁没有东西可学?经典作品要听,通俗作品也要听,因为后者的语言更新鲜,更有时代感。

上一篇: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策略 下一篇:对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