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接头病害预防与整治

时间:2022-08-21 01:27:55

浅谈铁路接头病害预防与整治

[摘 要]结合目前邯钢运输部工作中实际养护经验, 分析我公司铁路接头产生病害的原因, 在对接头病害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铁路线路病害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铁路接头; 线路病害; 预防整治

中图分类号:U2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01-01

0 引言

铁路线路是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的基础设施,钢轨和轨枕通过联结零件构成框架结构并满足一定的轨道几何尺寸, 以此来共同支撑机车车辆的安全运行。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和自然条件对线路的影响,常年在大自然中,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加之在机车车辆的动态运行下,线路随时会出现钢轨接头病害。路基、 道床随时发生变形,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计划维修、 紧急补修和重点整治比例安排的不合理,维修方法不当,以及周期性的大、 中修工作未能够及时进行,因而对铁路线路造成诸多病害。列车开行后,造成轨道结构及其部位的破坏速度较其它线路加快。 线路变形加剧。给行车带来了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就铁路接头病害,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整治措施。

1 钢轨接头

钢轨接头是指铁路轨道上通过夹板、螺栓、弹簧垫等连接件将两根钢轨连接起来的地方,用以保持轨线的连续性和平整性。接头处所不仅要承受列车的动静荷载, 还要承受轮轨对其的横纵向冲击力和钢轨热胀冷缩的温度应力。因此,线路接头作为铁路线路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是线路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常见接头病害

1)低接头病害:此病害多发生在线路捣固不良地段,尤其是曲线下股地段。严重时将会造成钢轨高低错牙、接头夹板弯曲或折断。

2)轨顶面马鞍型磨耗:一般长200.0~300.0mm,深2.5~6.0mm。此现象在混凝土轨枕地段较多、较明显。

3)钢轨破损:淬火区轨顶面剥落、掉块和螺栓孔裂纹。

4)接头零部件不良:夹板螺栓松动,弹簧垫层变形或缺损,混凝土轨枕挡肩破裂。

5)接头处道床不良: 道床板结, 溜塌沉陷,出现翻浆冒泥。

3 病害整治措施

3.1 整治低接头

3.1.1 垫板整治低接头

利用炎热天气,在接头处4~6根轨枕上,分别垫上3.0mm厚的木垫板,经 7d左右的行车,待钢轨小腰地段的垫板压实后,再把3.0mm垫板换为5.0 mm 垫板,此类方法直到换为8.0mm时,才能撤除垫板,在接头处的8根轨枕范围内进行清筛起道。接头起高10.0~12.0mm,再从两端小腰向接头加强捣固,做好顺撬。经列车碾压后,再加强一次捣固,并夯实。如此反复数次即可整平低线路接头。

3.1.2 夹板整治轻微低接头

据现场调查发现,80%的接头夹板都存在1.0~2.0 mm下弯量,因此,可以采取上弯夹板的方法整治轻微低接头。为了不改变夹板的金相组织,不出现细微裂纹,上弯量不得大于2.0 mm。现场同时更换相对接头上的四块夹板,并且使其上弯量一致,此方法可以整治轻微低接头病害,在维修中收效良好。

3.2 整平接头轨面

3.2.1 打磨修理的方法

当接头轨面出现马鞍型磨耗后,磨耗量超过1.0 mm时应及时进行打磨,尽快消灭早期的接头不平顺。在日常病害整修中,通过采用焊补和打磨的方法,改变轨道上存在的接头病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打磨时,应从高处向两端延伸,直到磨至要求的深度为止;打磨后应检查轨面高度是否与小腰部位的钢轨高度一致,面是否凹凸不平,是否达到光滑、平整、均匀等要求。

3.2.2 焊补修理的方法

当马鞍型磨耗量达1.5~2.0 mm并存在其他缺陷时,可采取气焊进行修补。焊补前应先整修好钢轨接头,打磨钢轨飞边;焊补后用1m的直尺检查焊补部分高低是否超过0.5mm。

3.3 接头综合整治

钢轨接头病害原因复杂,仅靠某一个单项整治措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因此,根据接头的构造弱点,我们采取均匀轨缝、锁定线路、搞好垫层、上紧螺栓、加强捣固、及时清筛、道床饱满、路基排水等综合的防治方法来提高接头的整体性和平顺性。对于线路接头出现的微小变形,针对性地采取消除折角、矫直低弯、焊补轨面等方法,最终达到全面整治的目的。

4 结束语

铁路线路接头病害非常普遍,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在铁路运行使用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合理安排并利用好线路三修(计划维修、经常保养和重点病害整治)的比例,以及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接头病害,保障运输行车的安全畅通。

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在维修作业的组织上,实施以定人员、定设备、定质量、 定安全、定指标、定职责为内容的“六定”记名式管理。通过这种记名式管理,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使生产任务和安全职责层层得到落实,最终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从而保证各项生产和安全指标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薛丽萍.重载铁路轨道受力分析与养护方法探讨[J].太原科技,2007.

[2] 薛成兵.浅谈重载铁路线路的养护[J].煤炭技术,2008.

上一篇:浅析森林资源的培育与养护 下一篇:浅谈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