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配乐艺术中情感的渲染与升华

时间:2022-08-21 08:19:44

谈电影配乐艺术中情感的渲染与升华

[摘要]一部成功的电影不仅要有好的剧本和好的拍摄手法,还要有电影配乐艺术,音乐是人听觉情感的诉求,好的电影一定是蕴涵了深刻的情感并使得观众产生共鸣,而音乐唤起人内心情感的能力要比其他的方式更为直接和准确,因此电影的创作中配乐的选择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电影配乐渲染情感氛围,升华人物形象,让观众从听觉感受中体会到视觉画面的深刻意义。本文阐述了电影配乐的发展历程和配乐对电影情感表达的具体作用,并结合了多部经典影片的配乐赏析,了解电影配乐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配乐;电影;情感;渲染

随着电影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影拍摄手法、拍摄器材的升级以及后期制作技术的提高,电影从视觉上给我们带来了更为震撼的享受,而在一部成功电影的背后,不仅仅是视觉效果震撼了观众,带给观众更深厚的灵魂触动的是电影的配乐,有声电影从其崭露头角到现在的发扬光大,电影配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影片制作人的重视,通常在影片当中,出现特定人物和特定情节时,总会播放特定的配乐,电影配乐对于影片的情节和人物都有一定的塑造能力,通过配乐来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使得人物在整个电影中凸显出来,更加形象和具体,电影配乐是电影情感的有效表达手法,优秀的电影配乐与电影的人物和情节是密不可分的,情感的表达通过二者结合更为深刻。

一、电影配乐艺术概述

(一) 电影配乐是什么

电影配乐是电影音乐艺术的一部分,电影音乐包括电影主题曲、片尾曲和插曲以及非歌曲性质的音乐元素,电影的配乐主要指的就是没有歌词,通过声乐旋律、电子音乐旋律以及乐器旋律等方式出现,用于配合电影情节和人物,以带动影片发展的音乐运用,在电影中,电影配乐与影片的画面具有较强的联系性,不同的情节和人物适用不同的配乐节奏,电影配乐通过对影片情感元素的渲染和烘托,有助于观众对电影的感受和理解。电影配乐也是音乐创作的一种,音乐的创作遵循的是作者自身的情感,而电影配乐则侧重于影片塑造人物和情节的情感,配乐在创作时不能脱离影片的情感,配乐的创作要主动迎合电影,使得影片和配乐两者交相辉映,具有整体效益,除了主动迎合创作之外,电影配乐也可以从已有的音乐当中,选取和影片相适应的音乐片段,起到呼应的作用。

(二) 电影配乐发展史

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早期电影是不存在电影配乐艺术的,以无声电影为主,仅仅只是在影片中设置了一小部分的对白、环境声音,例如开门的声音、打雷的声音、物品掉落的声音、大笑的声音,等等,通常采用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方式来呈现,虽表现形式简单,但通过声音的表现能吸引观众更多的注意力。一直到20世纪初期,电影配乐艺术开始飞速发展,电影配乐的创作和技术日渐成熟,配乐的发展带来了有声电影,自此,有声电影不断变革和创新,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有声电影的高质量追求使得影片制作人开始重视电影配乐的创作和运用,在不断的摸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电影配乐的创作方式和运用模式。1934年,影片One Night of Love的同名主题曲获得了奥斯卡颁发的最佳音乐奖和最佳原创作曲奖,奥斯卡奖的颁发也奠定了电影配乐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为日后电影配乐的发展带来权威的鼓励。

二、电影配乐对电影效果的具体作用

(一)营造真实场景

迎合影片的场景需要,是电影配乐的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也是电影中最常见的配乐现象,我们将其称之为电影的描绘性配乐。像武侠电影里兵器打斗过程中交接的声音、兵器划过空气的声音,枪战电影中的枪声,赛车类电影中车辆急转、飞驰的声音,都属于这种情况。描绘性音乐的出现,可以增加电影的立体感,辅助影片对观众的视觉冲击效果并生动地展示电影场景中的各种现实情况。对于描绘性配乐来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影片节奏的高度贴合。故而在电影情节急转、故事的进度发展紧密而关键的时候观众常常会发现影片也同步采用了节奏快速、紧凑的配乐;而面对轻松舒缓的景致性画面时,取而代之的又是温馨、优美而舒缓的配乐。在配乐得当的情况下,描绘性音乐能够帮助影片实现场景的准确、有力表达。

(二)渲染影片氛围

如果说描绘性音乐的必要性体现在它对于影片某种层面上的空白的补充,使得影片显得更加完整,那么“渲染型”配乐的最大功用则在于它能够使得影片的氛围变得更加立体、丰盈而多层次。电影是一种充分融合了视觉与听觉因素的艺术形式,在视觉效果给观众以直接刺激的同时,声音对于氛围的渲染可以帮助这种刺激更加有效地调动起他们的情绪。这种将音乐糅合到画面中的做法不但能够充分地肯定画面所想要表达情绪,更加有助于将这种情绪具体化,让它像一颗正在蜕变中的爆米花一样膨胀开来。即便有时候这样的糅合是细微而不明显的,但却同样可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却深入其中的效果。

以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名作《泰坦尼克号》为例,在影片的最开端,有一段空旷柔和的女声哼唱,宛如天籁。虽然这个片段持续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而且影片中也没有马上对这段配乐的设置作出明确的解释,但是通过这段看似无意但实则精心设置的音乐,观众们的心里可以隐约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在完成整个观影过程以后会在对电影的回味之中显得尤为强烈,观众们会恍然明白这段配乐中的悲剧含义与悠远情怀。

而对于电影中未设置台词对白的场景来说,音乐几乎是它最好的语言,人物的悲伤与欣喜,环境的开放与压抑以及主题的悲喜,都可以从声音的配乐中获得清楚的解读。这种做法不但会使得人物的情绪突出,也能够达到极致的渲染效果,电影想表达的情感也必然会激荡在观众的心里。同样以《泰坦尼克号》为例,在主题曲和许多大场景的配乐上,导演别具匠心地选择了圆号为主演奏乐曲,圆号沉稳、悠扬而富有力度的音质特点加上高水准的原创曲目,使得整部电影的基调既富有灾难片的大气、悲壮,又透露出人类爱情的伟大能量与力度以及这些大情绪之外的无限愁绪与悲伤。

(三)升华人物情感

对人物特点及其情感的表现是电影配乐的另一大显著作用。针对于电影人所展开的配乐不但可以体现出人物定位与特质,还可以使他们显得更加生动和鲜活。华特·迪斯尼出品的人物传记型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在女主角单独出场的许多场景里影片都配置了相应的音乐,这些音乐全部都具有激昂、欢快而不失轻松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了女主人公矫健的身姿、不输给男子的责任感,和温柔、俏皮的女儿天性。可以作为对比的是,在电影中的另一个角色——王爷出场的时候,影片为他配置了一段短促、低沉的管乐演奏,当场体现出了角色尊贵的身份和威严古板的性格。而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每当有男女主角共同出场的画面,影片就会响起经典配乐《我心永恒》,这首悠扬、缠绵的乐曲,让观众一次次地体会到了男女主角内心热烈奔放的爱恋情怀和生死相许的伟大情感。

三、经典电影配乐赏析

(一)《东邪西毒》的孤独音乐之旅

1994年,王家卫导演出品的金庸武侠系列电影《东邪西毒》上映,《东邪西毒》影片的内容几乎脱离了原版的小说情节,仅仅只是从小说中抽离出观众熟悉的人物,上演了一段英雄背后的故事,影片颠覆传统的情节以及倒叙和插叙的表达手法,使得《东邪西毒》这部影片的人物心境和情感更加难以体会。然而王家卫凭借《东邪西毒》这部影片获得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电影配乐提名,可见在这部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打破传统的情节设置和人物描写,还有电影配乐与影片契合深度以及它们所渲染出的影片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具体来说,电影配乐主要采用了普通乐器和电子音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高超的电影配乐创作能力,将《东邪西毒》影片中的孤独的江湖情感以及人物之间的性格色彩以及命运的不确定性诠释得淋漓尽致。

《东邪西毒》影片中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则应当算是主题曲——《天地孤影任我行》,这首主题曲的曲风与影片的整体意境非常契合,从曲调中传出的广阔与悲凉,无疑描绘了一幅命运多舛的江湖的图画。片头曲一出,便将观众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带到了广阔无边的沙漠中,与影片人物的情感纠葛在一起,令观众深深进入电影当中去。《天地孤影任我行》采用了电子音效的表达方式,融合了具有年代和江湖气息的悲凉箫声以及激昂而沉重的打击乐,通过鼓声开场,先展现了江湖时代的大侠情怀,通过配乐与影像的完美结合,观众也瞬时屏住呼吸,等待着影片的高潮的来临,作为影片的主题曲,《天地孤影任我行》这首音乐创作无论是从其名字还是从曲风以及旋律来说,都透露出浓厚的江湖时代气息,从电影配乐的风格上也与影片的格调相互呼应,将江湖纷争中的孤独和寂寞,命运的多变、情感的言不由衷和哀怨通过配乐的渲染更加生动形象,使得观众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

(二)《大话西游》诙谐情节与深刻配乐的完美结合

《大话西游》与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创作有一定的相似处,《大话西游》抓取了《西游记》中的关键人物,讲述了西天取经的后传故事,并赋予了孙悟空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大话西游》在1994年初上映的时候反响并不很好,直到今日这部经典影片才得到观众的认可,《大话西游》是一部充满着周星驰式无厘头的喜剧片,但是观众之所以奉之为经典的主要原因是影片中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影片中“爱你一万年”的经典台词以及深刻、独特的配乐至今被观众称颂。

《大话西游》的情节和台词也许和一般的爱情电影相差较大,以至于在上映的初期甚至被观众认为庸俗和无厘头,但如果你细细品味影片当中的时空穿越和人物的情感追求,用心感受电影音乐渲染的角色内心活动,将不难体会到,《大话西游》在影片中营造的浪漫、哀怨、雄壮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喜氛围可以说达到了爱情电影中经典之作的水准。

对于电影来说,声音的魅力,尤其是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改善电影在视觉刺激上的两难境地。具体来说,某种层面上,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影片在对观众加以这种刺激的时候,常常不得不考虑其限度问题:太过强烈的视觉刺激会使得影片落于俗套,太过婉转柔和的话又难以承接起电影的整个情节。所以说,电影需要音乐,特别是需要好的、相得益彰的音乐。而对于《大话西游》这种看似无厘头而实际内涵深刻、看似轻浮而实际严肃、看似是一部喜剧而实际上是在以喜写悲的电影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好在《大话西游》的配乐并没有让人失望,它不但有效地渲染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与心绪流转,更加迎合了电影画面效果对它的期待。电影中有许多外景拍摄于深秋的宁夏,苍凉昏黄的画面,老旧照片式的质感,辅以传统乐器二胡、箫等乐器的演奏,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激起心中跨越时空一般的惆怅。

[参考文献]

[1] 李霞.电影配乐:电影中的灵魂所在 [J].魅力中国,2010(03).

[2] 周毅.电影配乐艺术[J].山东文学,2009(10).

[3] 李钢.配乐不是“配角”:电影配乐风格[J]. 程序员:游戏创造,2005(05).

[4] 黄雅,潘豫伟.纯音乐与电影配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试析[J].电影文学,2008(12).

[5] 闫恺.负载电影灵魂的音符:斯皮尔伯格作品之威廉姆斯配乐研究 [D].保定:河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尹娜(1978—),女,河北承德人,硕士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李红(1968—),女,河北承德人,硕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上一篇:奥斯卡金像奖影片中的音乐研究 下一篇:电影《傲慢与偏见》话语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