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

时间:2022-08-21 07:16:06

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

我从事了十多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深感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相对于城镇的小学生来说,农村小学生见到的人和事很少,可以提供的写作素材较少,加之农村的文化氛围本来就不浓,其父母又不能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因此写作文成了农村小学生的一大难题,经常是提笔难下、无话可写。或写出的文章字数也够,段落也多,就是平平淡淡,枯燥乏味。经过十多年的磨炼,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望各位同门批评指正:

一、提高教师自身认识,既要教育学生,也要"教育"家长。

著名的捷克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我们老师去上作文课之前应充分备好教案,在脑子里思考到底要怎样教之后,再走进教室。

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较为贫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写作中常常出现言之无物等弊端,达不到新课标的习作要求。其实农村的孩子在写作上有得天独厚的农村生活环境,作文时应因地制宜,把握好农村乡土性这一独有的优势,同样会别有一番天地。城市里的小孩子还写不出我们这样的作文呢!

我们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不能缺少了作文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农村小学生也能得到许多课外读物。每个学校配备了图书,每个区域都有书店。家长们是买不起一本作文书、一本童话故事书……吗?肯定不是。此时此刻,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家长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二、紧贴农村生活,开展工作。

紧贴生活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要途径。生活永远是作文的第一源泉,离开了生活的作文,必然会空洞无物。城里的小学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车,可是他们一般很少有机会看到鸡、鸭、牛、羊、猪等,农村小学生就可以多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状况,然后写《我家的鸭子》或者《我家的小牛》,写起来就有话可说了。农村的孩子长期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青山绿水,梯田楼角,这秀丽的景色在学生的头脑中会留下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同时,乡村的孩子也有许多趣味无穷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春天采花,夏天摸鱼,秋天摘果,冬天捕鸟;还有砍柴割草,喂猪放羊,播种施肥,打谷收豆,这些饶有情趣的生活都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这些农村司空见惯的劳动生活,也会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当学生提笔作文时,就会如涓涓清泉汩汩而出。

收集农村语言。农村是语言的天堂,指导学生收集农村语言,并学会运用,会避免他们作文时语言枯燥无味的弊病。具体方法:①收集农村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采摘农作物的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等。这是人们对大自然观察总结的结果。"挂羊头,卖狗肉。""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多嘴杂,你嘴出姜,我嘴出蒜。"这是人们处人处事方面的谚语。②体会农村语言,教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乡里人家如何用简易平实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不断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

三、认真修改作文,适时夸奖,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正确与适时的夸奖一定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修改作文要到位,在班级里组织评讲,充分肯定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增强写作的喜悦感。一次作文评讲中,一位学生写出这样一句话:弟弟听见妈妈的声音从屋里跑出来了。他说经过思考后他将"跑"改成了"飞",更体现出弟弟的可爱、活泼和即将见到妈妈时的迫切心情。看到学生用词如此准确,我着实感到欣慰。学生听到我的夸奖,更加树立了对写作的信心。

四、 扩大习作阵地,让练笔的机会多起来

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学生对农村的生活耳濡目染,亲身体验,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他们把所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样年长日久,学生的联想就会丰富,思路就会开阔,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如果农村的作文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就会写出富有农村泥土气息的佳作来。

单凭一学期8篇作文的练笔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大训练量,增多练笔机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渐渐提高。我在班上开辟了下列习作阵地:1、日记。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交给老师,老师择优朗读评讲。2、在班级墙壁上开辟"班级佳作欣赏栏",不定期地把学生的佳作张贴出来,并加上评语,供全体师生欣赏。

总之,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要教师用生活的热爱去感染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就一定会改变农村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作文将真正成为他们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上一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下一篇:以学生为本 体现德育教育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