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时间:2022-08-21 06:10:16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一、巧妙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小结时,先巧妙地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什么呢?”。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情趣盎然。通过这样的提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动了思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提问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

例如“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问。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2,y=2(x-1)2及y=2(x-1)2-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

三、提问要精而准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都是一些诸如“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站在发挥形式的主观能动性角度上,多设计一些能启发他们思考、拓展思维乃至创新的应用、综合型的问题。

四、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合理分配被问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提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获得成功;对中等生提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激励上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关系。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微山县驩城镇第一中学)

上一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舍得——教学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