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卫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21 02:50:17

城市环卫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对城市环卫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城市环卫建设管理的对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环卫;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环卫规划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目前城市环卫建设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市环卫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足,欠债较多

近几年来,虽然政府加大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诸多因素环卫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欠债较多,导致环卫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

1.1缺乏专项规划

过去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不够重视。规划部门在做总体规划时,即使考虑了环卫规划,但由于环卫部门与设计部门之间缺少合作和沟通,使环卫规划的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1.2 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用于城市环卫设施建设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很多环卫设施项目虽有规划,但缺乏资金,难以实施,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乡镇更是无暇顾及。

2、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难以落实

就目前我国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面临三难问题,即:选址难、建造难、环建难。究其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城市居民对环卫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卫意识淡薄,城市环卫规划在落实过程中不被广大居民所认可。此外,我国城市环卫规划建设还不够科学,缺乏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小区规划建设的总体考虑,导致城市环卫工程建设严重影响城市的与小区建设的总体布局,成为一种不和谐的因素,导致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当中遭到了居民以及工商业者的反对甚至是破坏。

3、环卫设施比较陈旧,破损还较为严重

在此以30平方千米的建成区面积,约30万人的城区人口的某城市为例:

对于垃圾转运站,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定要求:在1平方千米,要设置1座小型转运站。根据这个规定,应该至少30座转运站存在着,该市各式转运站现有14座,因为分布不合理,数量还少,工人由垃圾点运送至转运站,有的距离更甚达到2.6km,使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增加。

对于公共厕所,按照公厕设置标准,在每平方千米应该多余3座,按照此标准,该市应至少有90座水厕;通过某次统计,该市一共有58座旱厕及水厕,25座水厕,33座旱厕;因为公厕数量较少,水厕率还低,破损还厉害,分布更不合适,一些地段2km还没有公厕,与公厕设置标准相当不符合,“文明路”也是不文明的。

4、城市环卫队伍素质低下

城市环卫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思想保守并且政府对环境卫生事业重视不够,市容环境卫生行业社会地位较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民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政府对环卫队伍也进行了调整。虽然人员结构有了较大变化,队伍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城市环卫工作者文化程度和整体素质依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依旧是制约城市环卫改革体制进程的重要因素。

城市环境卫生是公益性强、社会性强、政策性强的服务性行业,组织管理工作应该是政府行为,政府在新旧体制转轨和卫生事业走向市场现代化的时代下,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多年来,政府对城市环卫事业的投资没有形成直接的经济效益,更没有明显体现政府政绩,导致地方政府不能充分认识环卫事业的重要性,使得城市环卫任意发展。

二、城市环卫建设管理的对策

1、保证投资倾斜与另外的优惠政策的实行

对于环卫设施建设,其要依据国民收入比例,进行建设改造资金的优先安排,政府每年财政预算的增加比例应该低于环卫设施建设与维护费用的每年增加的比例,需要实行一些政府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个人或者单位进行资金自筹,确保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应该减免税收,对于外资利用、产品价格确定与信贷,合理实行优惠的经济政策

2、完善环境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改造和管理

当前,城区环卫设施的总体水平仍不能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要加大城区环境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抓住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机遇,利用新建、道路改造及小区的规划建设的有利时机,逐步实现新建、改建道路和小区环卫设施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在新建改建公共场所时都要按规定规划和配套建设环卫设施,棚户区改造、道路拓宽改造时对现有需拆除或标准较低的环卫设施要一并进行补建和改造,完善各类环卫设施配置,提升环卫设施功能。环卫设施建设与改造采取激励政策,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环卫设施建设和改造步伐。新建公厕和垃圾收集设施的建设,要搞好规划,按年度任务认真抓好落实;加大对非环卫管理的街巷和城中村公厕改造接管工作力度,通过协商共同改造整修,完善接管公厕的服务功能,达到方便群众、共享良好设施服务的目的。延伸公厕管理范围,通过行业管理、组织协调,逐步将公共场所、沿街公建等内部公用厕所对外开放服务,促进公共设施资源共享,解决城区公厕数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提升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环卫设施数量和水平。要大力提高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按城市发展需要,应早筹划新的垃圾填埋场的规划,加快落实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在市区主次道路两侧现有果皮箱要及时进行保养维护,并按需增设果皮箱,尽快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让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3、统一管理权责,健全管理体制

进一步明确城市环卫设施管理的权利和责任部门,确保城市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强化我市市容环境卫生处的管理主体地位,市容环境卫生处也要建立全面监管、有效制约的机制手段,加强对市容环卫具体管理单位的日常监管与考核,统一对我市环卫设施管理的权利和责任;各个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相应主管部门或代建单位应及时落实日常市容环卫工作,明确责任单位,加强日常监管与考核,彻底消除市容环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和死角,做到全面管理。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环卫作业推向市场,建立符合环卫工作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市容环卫具体管理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规划制订有关的管理措施

根据城市环卫面貌比较差的缘由,应该积极制订以下的管理措施:首先要制订居民管理措施,因为许多城市居民是才经过农转非的农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及生活水平比较落后,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比较低,再加上城市的地域比较狭小,人情关系还比较紧密,乱倒垃圾与损坏卫生的许多事件经常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所以在规划内,强制性的环境卫生条例应该存在,同时还要进行专门宣传政策的制定;其次还要合理制订车辆管理措施,灰土车、运煤车需要限速行驶,要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尘土,不能飞扬到地面,进而影响卫生;最后要适当制订基建项目管理措施,尤其对于对环境卫生有直接影响的沿线工程,应该和环卫部门协商处理渣土及施工工期的问题。

5、加快培养环卫科技建设、技术人才

需要培养出拥有良好素质的一支职工队伍,同时环卫事业发展一定要取决于环卫科技发展,积极建设出高等水平的环卫科研所,使更加多的优秀人才参与环卫事业,还要掌握环卫信息,合理发展环卫科技,给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卫设施对于城市环保工作至关重要,在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只有完善好环卫设施规划和建设,才能为我国城市化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才能创造更好的市容市貌,为市民提供更加卫生,更加舒心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文军,李旭英.试论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J].规划师,2008年8期.44- 46.

[2] 崔宁,高文玲.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A].环境卫生工程,2009 年1期,11-13.

[3] 陈海滨,刘晶昊.小城镇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9, 10(3):148-150.

[4] 冯蒂 . 苏州市工业园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规划 [J]. 环境卫生工程 ,2002(12):196-199.

[5] 张志宏 . 北京市海淀区环卫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考 [J]. 环境卫生工程 ,2006,14(2):30-32.

上一篇:论述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技巧 下一篇:石家庄某四星级酒店真空排水系统设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