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编研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时间:2022-08-21 01:43:20

浅谈档案编研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配备研究人员,加强对档案的研究整理,有计划地组织编辑出版档案材料,在不同范围内发行。”因此,档案编研工作是各级各类档案馆重要工作之一。“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成事之本,档案编研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编研工作的成败。为更加有效地整合档案资源,使档案编研工作更合乎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编研队伍自身建设。笔者试就档案编研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粗谈一些认识。

一、档案编研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理论素质

档案编研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善于鉴别真伪,而这种能力正来源于编研工作者的理论政治素质。档案编研工作者只有关注时势和准确把握国家方针政策,编研成果才能有高度和深度,才能更好地资政育人。

(二)专业学识素质

专业学识素质是档案编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编研成果的质量。

1.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一个合格的档案编研工作者能在编研时对档案具有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思想,能发现档案具有的价值和潜在价值。编研工作者还要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档案专业知识,特别是对其所在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了如指掌,编研时目标明确。

2.熟悉馆藏档案。档案编研工作者只有对馆藏档案的内容、种类、结构充分了解,做到如数家珍,编研时才会有的放矢,才能充分利用馆藏编研出符合各方需求的成果。

3.掌握一套背景知识。档案编研工作者主要需要掌握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编辑等方面的一些背景知识。尤其要精通编辑学知识,掌握编辑规律,熟悉编辑部的运行管理制度,了解关于出版方面的方针、政策、出版法规等。

(三)职业道德素质

“板凳宁坐十年冷”是档案编研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档案编研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意识有时比技术更重要。档案编研工作者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一要爱岗敬业;二要乐于奉献、淡泊名利、摒弃浮躁;三要谦虚谨慎、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四)时代素质

时代要求档案编研成果仅有丰富翔实的信息资料还远远不够,独特的编纂视角、优美的行文、精美的装帧一样不可或缺。这就要求档案编研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情况,保持与时代同步的“脉搏”,编研出符合时展要求的作品。

(五)心理素质

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艰苦、清苦、辛苦的工作,日复一日埋头在故纸堆里,难以保持工作的激情。档案编研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果敢的意志品质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克制自己紧张、烦躁的情绪,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保持饱满的工作激情。

二、档案编研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

(一)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种发展动力,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结构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势,就要学习新知识、新思维,在工作中提升,取得自身不断发展。档案编研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这样编研出来的成果才能有用武之地。

(二)熟练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熟练驾驭语言文字,是一个档案编研人员的基本功。档案编研人员要根据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对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进行组织完善、编辑加工。特别是文字的表达,应当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要书之有情,言之有物。编研成果既要有翔实的资料,又要有可读性。

(三)营销攻关能力

在现实中,虽然档案编研的出版经费大多靠财政拨款,发行靠赠送或靠行政手段,档案编研可以不管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只管编书、出书,可是长此以往,所谓的编研成果多多,甚至堆满了库房,又能起到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呢?只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档案编研人员不能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应该具备相应的营销公关能力,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资料、设备等优势,从事一些与档案编研相关、相近的咨询、服务、编辑等经营性项目。这样既可以提高档案编研队伍的素质,又能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四)开拓创新能力

档案编研工作者创新能力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要把编研工作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去思考,把编研工作从过去的埋头编史修志转变为编制多种档案的全社会服务,使我们的编研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档案编研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任重而道远。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档案编研工作者,已成为当务之急。做一个新时期复合型档案编研人才,这是我们档案编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漯河市档案馆)

上一篇:工程施工时间的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论大学生创新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