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

时间:2022-08-21 01:24:43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摘要: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本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实践,从平台的运行模式、运行效果等方面做了介绍。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33-02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课程设置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2]。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良好的研究平台。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意义

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一个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是体现其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先进、高效和开放运行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是一流大学的标志。传统医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并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只要完成“规定动作”即可,故注重课内实验,轻视自主学习[3,4]。上述观念在强调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的今天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改革当前传统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平台既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搭建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

1.分层次运行模式。(1)基本实验技术培训。实验中心选取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和鉴定、DNA提取和鉴定、RNA提取及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蛋白质提取及western blot、动物疾病模型制备等,专职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通过基本实验技术的培训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2)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建立实验方法,完成选题及实验的全过程。在实验进行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和启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最新理论与技术、最新方法和手段并应用到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3)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实践。第一,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综合设计实验的基础上,中心鼓励学生申报院级、校级和省级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排教师指导,提供实验场所、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为各项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第二,选送拔尖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中心依托学院科研实验室,为动手能力强、对教师的科研课题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机会。在老师直接指导下,本科生围绕部分课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直接参与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学科提供优秀的研究生后备队,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中心已组织数十名学生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系统科研训练,具备了基本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在读研读博时能更快地开展课题研究。(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参与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中心不断培养并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科技竞赛,如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等。参与竞赛的同学充分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获奖与否,享受过程中的苦辣酸甜,为学生成长积累了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2.平台运行的坚强保障。(1)人员保障。平台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凝聚了一批热衷于本科生实验教学的教师和教辅人员,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人员相对稳定、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较高、热衷于实验教学、充满朝气的实验教学团队。这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嬷敖岷系氖笛榻淌Χ游橐约耙滴袷炝贰⑺刂式细摺⑾喽晕榷ǖ氖笛榧际醵游椋为保证平台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制度保障。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时,优先考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在组织、制度及管理方面有保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建设与管理、经费投入、教学质量监控和鼓励实验教学改革以及规范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相关政策。实验中心始终坚持“管理机制―质量体系―评估制度”三维并举,保证中心“以人为本、高效集约”的运行,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3)经费保障。学校每年均投入固定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费和教学消耗费,专款专用。学校也建立了激励机制、奖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行机制,优先保证中心在人员配备、经费配套等方面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实验中心建设环境,激励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三、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接触科研,学生们自觉自愿去学习、去探索。在创新实验活动中,鼓励广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设计自己的课题,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新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准备实验动物、安装调试实验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研训练中,学生首先要确立实验目的,围绕实验目的查阅大量文献,最终设计出详细的项目方案并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实验技术方面的问题时,需拓展思维,分析解决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生们无论是申报科研项目还是参加各级竞赛,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在团队协作中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取得的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生设计和完成创新性实验近60项,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9篇,多次获得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五、结语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科研态度,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值得在更多的医学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凤兰.高校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4,(15):281-282.

[2]成丽,杨祖幸,汤洁,李峰,汪宏,吴勇.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66-168.

[3]郭静,周红,吴晓燕,郭军.基础医学分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29-531.

[4]徐曾春,.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82-85.

[5]周锦兰,王宏,聂进.多层次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4):16-18.21.

上一篇:职业教育治理的缘起、实践困囿及推进路径 下一篇:基于教学微生态理论例说多媒体教学的正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