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心理化的途径总结

时间:2022-08-20 11:52:02

高中数学教学心理化的途径总结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各门学科教学都受到挑战,其中,数学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数学本身的特点,一些复杂的定理以及较难的计算题,使学生总是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毫无生机。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学心理化的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心理化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理念;针对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可谓无处不在。人们住的房间涉及数学中的图形知识,人们走路的快慢又可以直接变成一道数学题目,人们吃的东西同样也与数学有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数学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学好数学非常重要。怎样学好数学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尝试着心理化教学的合理运用,逐渐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因为它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教学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而逐渐喜欢上数学课堂,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近几月的学习成绩制作成一个表格,然后运用数学的方式寻找这些成绩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一种线性关系,在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成绩与计算成绩的时候,学生就会发现数学这一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更会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学生的心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也会影响到教师对课堂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就会大大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丰富课堂内容,增强针对性

在数学教科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由教师口头上的讲述与解释的话,学生很难理解得非常透彻,为了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就应该适当丰富一下课堂内容,使学生在丰富的知识体系中,准确掌握知识要点,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讲解解析几何中的直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中发现一些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例如,墙角的三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同时他们也在三个不同的平面之内;天花板两边的直线是平行的,并且这两条直线永远都不能相交等例子。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寻找相关的例子,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说出自己找出的例子,这样,不仅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信心,还能够提高他们探索与发现的能力,调动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发散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三、运用“第二课堂”,加深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第二课堂也非常重要。有些学生在课堂中没有理解的知识,往往能够在第二课堂中得到非常透彻的理解,第二课堂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影片,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与探讨,对知识有一个更加完美的构建体系。对于一些社会理论,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调查,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为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用三维动画的模式为学生播放轴对称图形对称的具体过程,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理解得更扎实。这种“第二课堂”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也会对知识进行总结,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基础就会越来越强。这种方式能够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这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数学课堂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四、通过实践,巩固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要将它合理地运用到生活当中,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讲解排列组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色彩的盒子,然后再将选盒子的形式列举到卡片上,让每个小组算出每个形式的取法个数,在计算与排列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进行巩固,这种实践与运用,使数学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深的印象,就课堂的效率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于高中数学较初中、小学的数学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就是难度加深,其次就是内容更加复杂,为了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好,教师就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方式,使数学教学条理化,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进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汪基德,宫火良.教育信息化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科学出版社,2011-10.

[2]陈习林.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两大瓶颈[J].新西部,2011(10).

上一篇: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开展 下一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