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8-20 08:26:50

摘要:声乐演唱气息的运用,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起主导、关键的作用。而气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声音的好坏,因为气息不仅决定声音的音质与发挥,而且气与字、气与腔、气与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气息;咬字;腔体;情感

歌唱是用声音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表现手段,是人们用来抒发和交流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感表现的是内在和外在刺激的反映,身体的全部有关机能都是参与的。歌唱的艺术之所以能够引起广大听众的浓厚兴趣,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在精神和思想上带来极大的快乐与享受。声音是建立在自然放松呼吸的基础上的。呼吸能否自由与放松决定着声音的好与坏。意大利美声学派有这样的说法:“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这说明了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及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这个道理。声音的准确、优美和纯正,表情的丰富多彩,都取决于正确的呼吸。因此,有气才有声,有声必有气。

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中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唱歌是应该保持自己的气息,将气息分配在所发生的一定数量的声音上,而每个音都有它特定的高度、长度、强度,所以呼吸要随着音的高、低、强的变化而变化。在唱一首歌曲时,歌唱者只能在乐句间或休止时换气与吸气。可见歌唱中的呼吸是相当严格的,在气息与咬字、气息与腔体、气息与情感之间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一、气息与咬字

气息与咬字是指气息与歌唱咬字、吐字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咬字与吐字同时都需要气息给予它们支持。所有的字都需要在气息的轨道上走动和过渡转换,用气把字贯串起来。歌曲中并不是每个音符都是有字的,常有一个字占用两至三个音符,有的占用的更多。

如在《草原之夜》一曲中,在第二句歌词中“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一句歌词中,“琴”字就占用了十一个音符,跨越了四拍两小节。当“琴”字唱出之后,其余的十个音符就是琴字的拖腔。在拖腔部分只保留“琴”字的韵母,并以很轻柔、流畅、连冠的声音带过去即可。这时就需要有足够的气息给它以支持,气不可太浅,如果气息不足失去支持就会声跌字落。这首歌曲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但是如果字咬的过狠,气息给的过猛的话就会失去平衡,使声音冲散走形失去它应有的优美和抒彩。气息不但支持每个字,而且直接影响着字的力度感,如轻重、断连等语气都与气息紧密相关。没有气就没有字,可见气发挥引字、导字的作用。

二、气息与腔体

共鸣需要腔体与适当的气息作为共鸣体,所有的共鸣体都需要连同一气。共鸣腔体不仅互为相通,而且在歌声发声时也要积极而又松弛地打开。发声要靠共鸣而不能靠力量把声音唱出来,是依靠气息的支持使声音扩大与宏亮。沈湘教授曾经说过:“共鸣状态与呼吸状态特别密切,好的共鸣状态就是深呼吸的状态。用深呼吸的感觉把腔体打开了等在那儿唱,好的共鸣音响就出来了”。

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我亲爱的宝贝》一曲中第43小节“我不完成复仇任务决不回来”一句中出现了一个长乐的华彩。在演唱时需要非常准确、干净,华彩的旋律不要慢,但也不要因句子长怕气不够就往前赶,唱长音时不要往外推着唱,而要放在共鸣腔体中,气息通过一定的力度经声带使这股气流在共鸣腔体中,气息通过一定的力度轻声带使这股声流在共鸣腔里震动,产生共鸣效应,从而美化声音的表现。这句华彩是需要用两口气来把它演唱成功的,需要用饱满的气息给予支持,如果失去了气息的支持和共鸣腔体的结合,声音也就会变得单薄和苍白,就会失去它本应有的勇敢之前的精神和无畏的气概,就会很难完成这段华彩的演唱。

由此可见气息与共鸣的关系就如同鱼与水的关系,谁都离不开谁,两者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共鸣不仅需要腔体,而且需要腔体里的空气,因为空气是使声音传导和发生震动的媒介物质。由此可见共鸣是发声器官各部位协调动作的结果,孤立的强调某一种是不正确的,需要坚持把气息和共鸣混合发声的原则。

三、气息的力度与情感

气息是随着感情而产生的,感情是随着气息而变化的。这也就是传统声乐艺术所要求的“因义生情,以情引气,因气出声”它高度概括了“情”与“气”的密切关系,说明人的喜、怒、哀、乐……都与气息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歌唱欢快喜悦的歌曲时,气息的力度不是很大,呼吸的运用是灵巧自如的就可以。不要用很大的气息把声音唱出来,那样声音就失去快歌曲应有的灵巧,活泼的感觉;在歌唱愤怒和仇恨满腔的作品时,气息的力度要求大些,具有冲击的气势。只有用饱满的气息作为支持,才能唱出洪亮富有激情的音乐效果。

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的咏叹调“这个或那个”是一首公爵介绍自己既是一位很有身份的人又是一位非常花心的公子。是一首节奏感非常鲜明、非常欢快喜悦的歌曲,在唱这首歌曲时节奏要拿得很稳,呼吸的运用是灵巧自如的就可以。不要用很大的气息把声音唱出来,那样声音就失去歌曲应有的灵巧,自由的感觉。歌曲的最后一句“我也不会拒绝爱的诱惑”的节奏感觉要非常准确,非常清楚的。因为它是一句高音到“c”的乐句,所以要在换口气时把气息吸到底,气息要给足,不要慌,气息要坚持到底不可以漏气。

四、气息的吸入与发出

声音要放在腔体的管道里震动,要唱得非常轻松和帅气。要充分的体现出主人公风流潇洒的性格。在歌唱中,赞叹时气息要饱满;亲切时气息则要柔和。这些感情变化的同时气息也要随着不断进行着调整与变化。人有喜怒,气有刚柔。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是人的情感表现与乐感表现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进行弱音还是强音控制,都不需要声带用力帮忙,否则,就会越帮越忙。所以在吸气与呼气时,必须要领会与掌握正确的方法。首先,吸气时要注意自然适度,不要强制用力,避免造成紧绷僵硬的状况,要使呼吸器官各部分自然伸缩,吸气即不可过多,也不可以过少,即不可以过深,也不可以过浅,总之要均匀适度,使发生在适当的力度控制下,能保持一定的弹性。 其次,呼气时要控制得当,要保持住吸气后的控制状态,这样就需要吸气时有支持点。就是用小腹的收缩力量支持住气息的发挥,使气息呼出能根据演唱用气的多少而变化。声音要圆润,全在于呼吸的力度控制,从而使发音共鸣、吐字行腔,都有气息的支持。只有气息的充足,才能够自如的运用发声。

爱德华•约翰逊曾经在歌唱的艺术中说过:“每个歌唱者必须掌握三项必不可少的技巧,呼吸、母音和共鸣。这三大要素,一旦牢牢掌握之后,就能够同时获得好的声音。”由于声乐学习不同于其它乐器的运用和有效控制,因此,技巧的训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工作,哪怕是最好的“自然声音”也是众多实践经验和辛勤劳动学习的成果。这段话说明了正确的发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呼吸基础,声音的运动是与呼吸密切配合适度调整的。当然要掌握正确的发声还要恰当的运用好歌唱的共鸣,使声音圆润、明亮并富有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要适度地调整气息与共鸣腔体的和谐统一,使声与字贯穿在气息当中。科学的发声方法是要使发生器官的功能得到正确发挥,养成习惯性的控制能力,从而使声音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惟正著.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2]余笃刚著.声乐艺术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肖复兴编著.音乐欣赏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4]周自明著.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本质意义.《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一篇:视唱练耳教学的后续练习研究 下一篇:戏剧服饰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