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8-20 04:02:22

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 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38―01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打工谋生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于是农村小学中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留守儿童。而随着留守儿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和生活问题的不断出现,这一特殊群体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不容乐观,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和教师普遍关注又很难去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造成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

1. 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差,因受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这种学习态度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习惯。

2. 监护人的监管不力。

(1)临时监护人大多数是年高体弱的老人,缺乏教育留守儿童的精力和能力。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一般较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重物质和生活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的管束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

(2)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偏低。这些临时监护人,绝大部分从不辅导或不会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孩子的学习上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3.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甚至包括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读书无用,打工致富”的思想。父母由于文化程度低,同时受到社会上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不能意识到读书对孩子的长远发展的影响,也不鼓励孩子进一步深造。一部分留守儿童也受到影响,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愿望产生了消极的看法,把获取经济利益当成了学习的主要动力,甚至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把外出父母现在的职业当成了自己的理想,错误的观念导致其学习动机不强。

4. 学校管理措施不力,教师教育方式单一,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习。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为了达到某些硬指标,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标准定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迫使教师一味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一天下来往往感到身心疲惫,根本就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材施教往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对策

1. 让父母参与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关系融洽,即使双方都在外务工,在孩子心理上也会减少他们的不安全感。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是“陶冶、塑造教育”,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终生受用。为了孩子能够顺利社会化,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人,父母们最好在孩子还处在小学低年级时,认真考虑外出方式。实在没有办法,至少要有一位留在家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训导孩子,为其提供机会,使其锻炼身体,练习语言表达,增强认识和社交方面的能力;使孩子与其周围亲属、邻居、社区和社会构成纷繁复杂的环境相适应;向孩子传递社会目标与价值准则,使孩子朝着父母和社会期待的目标发展;培养孩子待人处世的本领;指导纠正并帮助孩子制订自己的目标,计划自己的行动。

2. 强化学校与教师的功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生存现状以及教育法律上的不健全,是造成留守儿童对教师的亲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重要原因。学校为了升学率,教师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会自然不自然地将一些不遵守纪律而且学习差的学生定为“双差生”。而在这个定义中,往往以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应付性较强;交友没有选择性,喜欢成群结队、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常沉迷于请客、看光碟、打游戏机中,为了拓宽留守儿童的情感满足空间,学校和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在他们的学习、交友、业余爱好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多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增强留守儿童与教师间的亲密程度,让他们能把学校看作是自己的另一个家。编辑:郭裕嘉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别让教育沦为“富人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