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8-20 03:28:12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学成绩也在逐年提高。但是,在这些成果后面却也隐藏着一些问题。

特别是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教师虽然在努力地寻求提高教学成绩的方法,却仍然走不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误区,教师和学生都苦苦挣扎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最后,造成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累,致使有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有的干脆辍学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

一、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失去热情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德华・亚皮尔顿说:“在我看来,一个人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热忱的态度还比专门的知识来的重要。”也就是说,热情是支撑生命的元素,是完成一切伟大事业不可缺少的动力。在英语课上,我们让大多数学生所缺的,就是这种热情和动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教师无法顾及大多数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往往是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在小组活动和结对活动中,得到老师指导的也往往是这部分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是教师教学成绩的顶梁柱,而那些学困生们,被遗忘在角落里,课下得到教师的辅导机会也少,久而久之,是这部分被学生对英语课失去了兴趣,失去了热情,干脆破罐破摔,上课的时候,他们不再听教师的讲课,不再完成教师所留的家庭作业,仿佛英语这一科与他毫无关系,他们自顾干自己的事情,时间长了也就成了违反课堂纪律的主力军,干扰教师的讲课,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效果,考试的时候,抄上几笔就算了,因为英语试卷比较好抄,就一张地答题卡。甚至,在优质课上,这部分学生也只是陪衬,对话练习和回答问题都轮不到他们,他们也只是在那里随声附和,别人在分组练习或讨论时,他们在那里东看看,西瞧瞧,无所事事,也只有一起朗读时滥竽充数。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和能力的关系小,和热心的关系大,因而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赞许,或许,你在无意中会改变某个学生的一生,让他们每个人都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深入了解课上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不要让学生对英语课失去希望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多一些赞许,少一些批评,要给自己的每个学生一个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品味成功的喜悦,哪怕是最差的学困生,帮助他记住一个单词,再加上你的鼓励他也会燃起学好英语的希望。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记住不要扼杀每个学生的希望,在课上,要坚持和每个学生互动,即使这位学生说得语法不对,音不准,也要给予他希望,也要会对他说,说得很好,以后要多发言,说的会更棒的,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多元化,不要单凭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就否定学生的进步,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与适当的激励,给他们以后的学习鼓鼓劲。英语作为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本来是用来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说得多了,口不羞了,学生才会有学好英语的希望,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享受这个过程,使他们的每一节英语课都上得愉快。

三、英语要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法国物理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要让学生学会排除干扰,养成集中精力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学校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也一一俱全,但教师用得却很少,问题是学生在这些专用教室纪律不好管,教师组织教学就很费劲,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就很少用,致使这些教室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起来。但是反过来想,这些农村孩子,对这些专用教室比较好奇,感到新鲜,如果久了,自然而然地也就没有新鲜感了,也就不再摸着摸那了,教师再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英语课感兴趣了,教学的容量也会变大,成绩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四、英语课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有一颗健康的心

现在的社会充满着竞争,有竞争,就意味着有人成功,有人就会失败,但同样也充满着机遇。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相对于自己的母语来说,学习英语的困难要比学习母语的困难要多得多,学生面对失败的机率就高,大多数学生最后放弃英语,就是因为一次次的失败造成的,同时也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最终选择放弃。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对待学习中挫折和失败,要真正知道每个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做到因材施教。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压力,要从心理上开导他们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人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事事无法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令人沮丧、感到意外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怀着乐观的心态去耐心等一会儿,就会发现,我们所经受的每一个考验,所做的每一份努力,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就会不知不觉把我们带入希望的境界。因而,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告诉学生,即使你现在不会一个英语单词,但只要你会认得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也不要灰心,只要你长期坚持,有一天你有可能英语翻译。

上一篇:初探情景式教学模式 下一篇:浅谈政治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