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广西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0 03:02:31

现阶段广西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国家及自治区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完善,广西各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然而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

一、现阶段广西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人数随之增长。为更好地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问题,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随后,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多个文件,建立起了较完备的资助政策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广西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近几年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对广西高校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以广西近三年的国家奖助学金数据为例,如下表:

单位:人、万元

资助项目

年份 国家励志

奖学金 自治区人民政府

奖学金 国家

助学金

人数 总金额 人数 总金额 人数 总金额

2011年 16607 8303.5 2000 1000 154880 46464

2012年 17646 8823万 2000 1000万 164568 24685.2

2013年 18877 9438.5 4000 2000 176054 52816.2

注:数据来源于教育厅文件

同时,广西各高校均在校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开展新生入学通道、暖心工程、特殊困难补助。以某高校为例,2013年该校在校生人数将近16000人,贫困生人数约为7800多人,约占在校生人数的49%;申请并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人数将近6980人,总金额约为4095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名额共5749个,资助金额达1856.9万元,受助学生约占在校生人数的35.9%,约占贫困生的73.7%;该校2013年共设置了将近2408个勤工助学岗位,同时为将近1000多名学生提供了暖心工程、特殊困难补助等。

二、现阶段广西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贫困生生身份难以界定

贫困生认定是实现贫困生资助的重要前提。目前各高校一般采取班级―院系―学校的三级认定方式。由贫困学生向班级提交生源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及《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然后班级组织开展认定会议,认定结果经院系审查评议后公示五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提交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汇总报学校审核通过,同时建立贫困生档案。但学校却很难把握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一是民政部门出于某些考虑,为学生出具假证明或是不负责任地任由学生自行盖章。二是申请认定的人数多,尤其在广西这一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学校很难实地去调查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广西某高校为例,提交申请的学生占到在校生的70%,这使得学校无法深入去调查。三是当前广西各高校还没有探讨出有效的量化指标可以界定学生的贫困程度。

(二)国家助学金名额难以公平分配

国家助学金名额逐年递增,为部分贫困生解决了苦恼,但庞大的数字也给高校带来了困难,高校难以公平地去分配这些名额。由于学生生源地不同,专业不同,学习费用不同,贫困程度也不同,学校无法衡量这些贫困的学生分布在哪些院系。各高校普遍采取的分配方法是按各院系的贫困人数,或各院系的总人数,或是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但这样未必能发挥真正公平的作用,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某院系得到的名额较多,但是真正贫困的学生很少,而另一院系得到的名额较少,真正贫困的学生却拿不到资助金。

(三)社会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的资助方式均以政府资助为主,这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广西师范大学设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校友和社会各届及友好人士对该校的办学发展捐赠,其中一部分用于奖励和资助学生。尽管有些高校也设立了校友奖学金、校友助学金,但社会资助力度十分弱小。这有企业和个人的意识问题,有缺乏政府鼓励引导的原因,也有高校自身的问题。

(四)资助体系构成部分未能有效整合

广西各高校建立起了较完备的资助体系,但资助体系的构成部分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奖助学金。各高校也设立了勤工助学,开设了绿色通道等,但资助力度远不如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力度。在学费减免方面,很多高校甚至没有实行这一政策。由于国家对资助体系的构成部分没有明确的比例规定,这些构成部分未能被有效整合,其发挥的作用也参差不齐。

(五)经济资助与能力资助未能协调发展

广西各高校大部分资金投入到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上,忽视了贫困生能力资助或者是能力资助力度不大。贫困生诚信缺失、能力不高,资助育人的效果不明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获得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能力。虽然近几年广西部分高校也开始探讨对贫困生能力资助的问题,开设技能培训课程、鼓励贫困学生创业等。但能力资助发挥的功效还不明显,仍需加大对贫困生能力的资助力度。

三、完善广西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建议

(一)加强高校与地方民政部门的有效沟通

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不真实,直接影响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要求加强对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确保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可靠。加强高校与所在民政部门的有效沟通是贫困生认定的有力保障。民政部门要做好调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材料。民政部门在认真核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对属实的情况予以盖章,还应做好相关的记录。高校应积极搭建与民政部门的交流平台或载体,如网络社区、QQ群、飞信群等,将信息进行互通,减少信息不对称。

(二)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细化国家助学金分配指标

贫困生认定不只是高校的事情,还涉及到政府、社会等。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时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构建贫困生认定的多级网络,同时构建起定性和定量指标。在国家助学金名额分配方面,应将院系总人数、院系贫困人数、专业特性、地域、学费等因素纳入分配中,合理分配国家助学金名额。

(三)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完善的以政府资助为主导、以社会资助为辅助的资助体系

长期以来政府作为绝对的主角推动着我国资助体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只靠政府来推动资助体系的发展会造成政府压力过大。政府应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到资助体系建设中去,增强资助体系的助力。政府可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鼓励民间慈善家、企业主和社会组织等参与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对这些慈善家、企业主和社会组织给予一定的荣誉或者政策上的优惠。

(四)优化资助模式,实现资助体系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

虽然各高校已经构建起了完备的资助体系,但没有实现资助体系内部的有效整合。高校应着眼于整合各种资助方式的综合效果,进一步完善各类资助方式的运行机制,探讨各种资助方式的有效份额,使资助体系发挥的作用能实现最大化。

(五)加大贫困生能力资助的力度

贫困生能力资助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主要是实现从“资助”到“自助”的转变,甚至可以实现“他人资助”到“资助他人”的转变。因此,高校要加大贫困生能力资助的力度,根据受助学生的能力欠缺状况,运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学习技能培训或社会实践,提升贫困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广西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2ZZ022。

作者简介:黄启慧,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黄培英,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 下一篇: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